基于有效教学QAIT 模型的线上教学策略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2020-09-02 12:54肖适崎王雪君范玲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测试课程

肖适崎,王雪君,范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护理部, 辽宁 沈阳 11000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发生,对大学教学工作也带来了严峻挑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校推迟 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2020年2月24日正式开始线上教学工作。教研室按照学校及护理学院教学工作要求与安排,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积极探索新教学模式,在应对防控疫情的教学工作中,基于有效教学QAIT 模型,融入“互联网+”行动的思路,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制定《儿科护理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线上教学策略,经3周的教学实践,现总结阶段经验,为后续线上教学开展提供借鉴及依据。

1 研究对象

教研室2019-2020春季学期《儿科护理学》(共50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课间实习16学时)授课对象:本校护理学院103期护理本科学生,6个班级,42~47班,共174名,其中男生 8名,女生166名,平均年龄(21.35±0.77)岁。

2 理论基础

有效教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西方的教育科学化运动,要求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为目的,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需要构建新型、高效的教学模式,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文提出有效教学的 QAIT 模型[1-3],模型有“学生投入”和“教学投入”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组,前者因相对稳定可在一定程度上看为恒量,后者包括四个变量,即 QAIT 模型四个要素:教学质量(quality of instruction)、教学适当性(appropriate levels of instruction)、教学诱因(incentive)以及教学时间(time)。教学质量是指课程内容对学生更易于学习的轻松程度;教学适当性指教师能够保证学生有意识地接受新的信息的程度;教学诱因指教师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完成所学材料信息的程度;教学时间是教师为学生学习提供时间的充足程度。QAIT 模型的四个要素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教学质量侧重具体方法与组织管理的结合,教学适当性强调教学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的速度,教学诱因关注教师对学生自我调节能力的调动,教学时间与课堂管理策略紧密关联。采取策略改变教学投入中的四个可变变量,促进QAIT 模型的四个要素的优化,在各自保持高效的基础上相互作用,利于充分体现高质量教学的特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3 研究方法

教研室高度重视,护理教学管理委员会组织核心成员多次讨论线上教学改革方案,紧密结合《儿科护理学》教学大纲,根据防控疫情要求,基于有效教学 QAIT 模型,把握线上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异同,确定线上教学以长江雨课堂平台为主,毕博平台及腾讯会议为辅,制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儿科护理学》线上教学策略,具体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多项管理措施并举提升教学质量

3.1.1 组织教师开展改革方案的全员培训

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视频会议,部署线上教学实施方案,解读线上教学策略内涵,明确线上教学期间具体要求,全员培训线上教学平台应用方法,安排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软件及教学技巧的经验分享,为改革方案的落实夯实基础。

3.1.2 督导各类别教学角色完成教学准备

线上教学主要教学角色有授课教师、学生、教学秘书、助教,在线上教学开始之前,各教学角色都需要按分工做好充分准备,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具体为:授课教师完成长江雨课堂会员注册,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积极备课,制作线上预习课件、线上直播课件、线上考核试卷,下载腾讯会议等电脑及手机端软件并完成培训,每名授课教师在课前1周均进行线上试讲,熟悉新的教学方案,根据试讲时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学生完成注册长江雨课堂,加入班级微信群,下载腾讯会议等手机端软件,完成相应培训。教研室专职教学秘书提前在班级微信群向学生介绍本学期本课程考核方案,介绍线上教学期间课程的具体教学要求及评分标准。教研室还为每名授课教师配备一名助教,作为教师与学生互动沟通的助手,协助授课教师进行授课准备与教学管理。

3.1.3 制定线上教学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针对可能发生的应急教学事件拟定应对策略并组织教师进行预案演练,利于通过有序开展应急行动而迅速解决问题,如长江雨课堂平台发生崩溃的应急预案为:线上授课遇到长江雨课堂平台发生崩溃的问题,教师立即通过腾讯会议的共享屏幕功能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授课,并利用学校毕博平台的辅助功能及时将制作的语音录屏视频上传供学生学习,通过毕博平台讨论区或微信群进行学生疑问及讨论问题的统一解答。

3.2 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保证教学适当性

3.2.1 根据线上教学特点调整教学方案

线上理论授课按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测试三部分划分,每部分都结合线上教学实际来制定具体教学方案,把握与学生学习进度相匹配的教学速度。课前7天通过长江雨课堂平台发送预习资料,如预习课件、预习视频、预习试题,预习资料有效时间设置为开课前1小时。直播授课期间根据与学生互动的情况实时判断教学节奏,可以通过弹幕、点击课件“不懂”选项等收集实时反馈资料,根据阶段性授课内容课上实时发送试题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强化知识重点及教学难点。授课结束后发送课后测试题进行考核,课后测试有效时间设置为发题后7天,收题后推送正确答案并添加测试题解析,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3.2.2 制定适合学生学习节奏的考核方案

根据线上教学特点及学生学习情况,结合教学大纲,教研室在原有传统考核方案的基础之上进行了灵活调整,制定适合学生线上学习节奏的考核方案。课程线上考核方案为学生最终成绩=50%线上理论教学平时成绩+20%课间实习成绩+30%期末测试,过程性评价占70%。线上理论教学平时成绩为教师每堂理论课10分课后测试题的总成绩,占最终成绩的50%;课间实习成绩为线上教学期间教师每次课间实习课20分课后测试题的总成绩,占最终成绩的20%;期末测试为课程结束后通过线上教学长江雨课堂平台进行限时测试的100分期末测试成绩,占最终成绩的30%。

3.3 营造积极学习氛围,调动教学诱因

3.3.1 课前预习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关注学生对课程线上教学的需求,通过提前上传课前预习资料利于学生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以生动的视频、形象的图片拓展课堂学习知识的广度,以充满吸引力的预习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在线课堂学习埋下良好的伏笔。

3.3.2 课堂互动调动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

课堂学习中注重综合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线上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无法像传统面对面教学一样实时看到班级全体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教学长江雨课堂平台的信息化优势进行实时互动,教师阶段性发出弹幕及投稿形式的主题讨论邀请、通过随机点名互动强化学生对课堂进展的关注、设置阶段性课堂测试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调动学生的上课参与度,拓展课堂学习知识的深度。

3.3.3 课后反馈激励学生学习状态的提升

课后测试涵盖了10分的当堂学习效果测试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利于学生巩固学习内容并保证学习效果,学生课后有疑问可以随时通过线上教学长江雨课堂平台讨论区及微信群提问,授课教师团队随时答疑解惑。教师团队及时收集学生对于线上教学方案及教学过程的反馈意见及建议,不断完善线上教学改革策略。

3.4 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利用教学时间

3.4.1 合理规划授课时间,实现有效辐射

教学时间安排充分考虑线上教学特点,提前在学生微信群中发送进入线上课堂的二维码,避免学生在临近上课的几分钟内集中登录而拥堵,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按照线上教学计划合理规划授课时间,以线上课堂为主体,向课堂的前后时间段有效辐射,课前提醒学生及时浏览预习资料,课后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课后测试,充分利用参与预习及课后测试的时间作为课上时间的有效补充。

3.4.2 强化课堂效率,保证有效学习时间

教学时间的充足除了体现在时间长度充足,还体现在时间的充分利用上,也就是有效学习时间的保证,线上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教学策略的不同会对有效教学时间产生影响,即使课上教师授课时间相同,但会因为教学方法的差异而令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有很大差异。教师可以围绕生动、贴近临床的案例创设“线上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探究,在围绕案例情境积极进行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书本上的知识有立体感,让远程教学的师生互相吸引,努力为学生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利于强化线上课堂效率,高效达到线上课堂预设目标。

3.5 效果评价

每节课程结束后导出全部数据,按制定的考核方案整理每节课后每名学生的线上理论教学平时成绩阶段性情况,按课后测试来进行评分;总结分析每节课程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包括预习浏览、预习测试;总结分析每节课程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包括发送弹幕、点击“不懂”、课堂测试。

3.6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相关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及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描述。

4 结果

4.1 学生线上理论教学平时成绩阶段性情况

174名学生,6次课后测试的答题率为100%,每次课后测试的满分均为10分,每名学生6次课后测试的平均成绩为(9.10±0.80)分,每次课后测试满分率为60.34%,每次课后测试学习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每次课课后测试学习情况

4.2 学生线上理论教学预习情况

174名学生,6次课前浏览预习资料的预习率为90.15%,6次课前预习测试的答题率为89.75%,每次课前预习测试的满分均为3分,每名学生6次课前测试的平均成绩为(2.54±0.54)分,每次课前预习测试的满分率为85.88%,每次课前预习学习情况具体见表2。

表2 每次课前预习学习情况

4.3 学生线上理论教学课堂学习情况

174名学生平均课堂到课率为99.90%,只有一次课一人未到,而且已提前向学校请假,6次线上课堂中,长江雨课堂平台均运行稳定,未启动应急预案。在6次线上课堂中,每次课学生发送的平均弹幕数为196个,6次课学生点击课件“不懂”选项共42次。6次线上课堂中教师会根据课程进展进行课上测试,6次课参与课上测试的答题率为91.81%,每次课上测试的满分均为2分,每名学生6次课上测试的平均成绩为(1.47±0.36)分,每次课上测试的正确率为79.86%,每次课线上课堂学习情况具体见表3。

表3 每次课线上课堂学习情况

5 讨论

5.1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策略取得阶段性成果

总结分析174名学生完成6次儿科护理学线上授课后的学习情况,从课后测试成绩可以看出,每名学生6次课后测试的平均成绩为(9.10±0.80)分,成绩较好,虽然因为线上测试对于学生测试当时的状态达不到传统面对面闭卷考试的要求,但是在回答测试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复习课程知识,辨别易于混淆的知识点,从具体的试题情景中分析重点与难点,利于知识的消化与吸收,课后测试满分率为60.34%,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当堂课程知识。较好的线上教学效果也离不开预习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线上课堂的积极互动,174名学生完成6次课前预习资料的预习率为90.15%,每次课前测试的满分率为85.88%,说明绝大部分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前预习,通过浏览教师们发布在长江雨课堂平台上的预习课件、预习视频等材料,既有拟学习知识背景介绍,也有相关知识的整合呈现,给课堂学习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于师生来说都具有巨大挑战的线上课堂中,6次线上课堂每次课学生发送的平均弹幕数为196个,6次课学生点击课件“不懂”选项共42次,6次课参与课上测试的答题率为91.81%,每次课上测试的正确率为79.86%,说明通过教师的认真准备及实时讲授,学生对于不同于传统课堂的线上直播授课参与度较好,有疑惑及问题时能够通过发送弹幕或点击课件“不懂”选项进行反馈,教师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反馈与肯定,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确保线上学习的质量[4],与传统课堂授课相比,线上教学借助其统计功能可以从过程层面了解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5],虽然师生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遥远,但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与信息传递效率很高,课堂学习效果良好。通过基于有效教学QAIT 模型线上教学策略的落实,教师从课程内容上构建利于线上共享的知识点架构,以简洁直观的形式展示,适时融入生动的案例,以互动反馈的多种方式实时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及时调整授课节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把握重点,从教学质量、教学适当性、教学诱因、教学时间这四个有效教学QAIT 模型的要素入手进行优化,利于学生轻松、深入、积极、充分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学效率。

5.2 基于有效教学QAIT 模型的线上教学策略需要持续改进

从174名学生完成《儿科护理学》6次线上授课后学习情况的总结分析中可以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每节课均设置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的多种测试及参与环节,结果显示只有6次课后测试的完成率为100%,其他的环节都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如:6次课前预习资料的预习率为90.15%,6次课参与课上测试的答题率为91.81%,分析相关因素,一方面可能与考核方案中的细则有关,因为在已经告知学生的考核方案中规定线上理论教学平时成绩只与教师每堂理论课10分课后测试题成绩相关,学生对于关系到课程考核成绩的测试更加重视,做到了100%参与,而其他的预习、互动及测试就没有做到全员参与。另一方面还可能与新构建的线上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有关,因为学生如果觉得教学资料可读性差、教师的授课相对枯燥、互动的切入点缺乏逻辑性,就会导致参与兴趣的降低。结果显示新生儿黄疸这次课课后测试的平均成绩为(7.75±1.98)分,课后测试满分率为18.97%,在6次课中均为最低,而在课前预习测试时这次课的平均成绩及满分率并不是最低,值得进一步思考,一方面通过比较课程内容发现,课后测试成绩低可能与新生儿黄疸课程知识点多且与之前学过的基础课程知识关联度大有关,另一方面通过比较测试试题发现,课后测试成绩低还可能与测试题难度设置偏大有关,因为测试范围的增大及测试难度的加大都可能影响成绩。建议教师们将各个课程设置环节的目的及意义充分传递给学生,根据课程特点做好知识梳理及相关拓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各个教学环节是一个连续联动的关系,相互之间能够起到铺垫、强化、深入、反馈的作用,只有达到同质化,实现无缝隙衔接,才能够取得理想的学习成效。同时教师们也要积极思考如何打造有磁性的课程,避免因教学过程乏味、方法缺乏新意、有效交流少而让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影响教学效果[6],重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通过多种丰富的任务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过程[7],通过多种教学技巧的灵活运用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乐于参与的状态中积极学习。

5.3 在下一阶段的线上教学工作中应该不断探索新举措

后续的《儿科护理学》线上理论教学工作需要充分收集师生反馈,结合前6次课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与完善,发掘传统和新兴学习范式内部彼此互通的共同点,进行有机地整合,是需要探索的问题[8]。前几次课师生也均处于适应新教学策略的阶段,对于长江雨课堂平台、教学方案、教学方法都在经历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适应期过后,在应用新策略得心应手的基础上,教研室将继续强化对于授课教师团队教学方法及教学技巧的培训,从有效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入手,不断融入新理念,积极探索新举措,保证线上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测试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幽默大测试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新课标下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