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颖
诸葛净
江南传统乡村聚落的研究是学界热点之一,从社会、经济、建筑等角度展开的研究都有着十分丰硕的成果。明清时期水网密布的江南乡村因其发达的商品经济,成为经济史学者关注的焦点;[1]20 世纪30年代费孝通在江苏吴江开弦弓村的调查,让江南水乡的村落进入社会学的视野,并在之后的研究中成为探讨乡村治理和城乡关系的样本;[2]而江南水乡以水为主干的空间形态特征,为建筑和城市学者所关注,并成为中国聚落遗产研究和保护最早的范例之一。[3]近百年的研究大大地推进了对江南传统聚落的理解,但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对江南水乡聚落的固化认知。江南平原地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内河水网,是交通运输的主要通道。人们所熟知的江南水乡聚落,主要分布在这些区域。
然而,“江南”是个多元的概念。长江三角洲的江南水乡有着丰富的地貌,山、湖、江、海构成聚落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上,在这些聚落中也发展出多样的产业。正如滨岛敦俊(Hamashima Atsutosh)指出的:江南三角洲不能简单地概括,“微地形”的差别会导致聚落形态和规模上非常大的差异。[4]在苏州城西的丘陵区,丘陵和太湖形成的地形环境是一种与平原水网不同的“微地形”,地形的不同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差异。本文关注的是太湖之中苏州东山、西山(下文简称为东西山)两岛上的聚落。在江南的水网系统中,太湖是储水的湖泊,因湖面风浪大,并不作为水网交通中的主要通道。因此,从某种角度而言,东西山的聚落并不处于陆地水网交通体系之中,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的限制,它们也未能广泛参与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的活动;但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加入国家经济体系,因而造就了它们不同于平原水网地区江南水乡聚落的特征。
太湖东西山又称洞庭东西山,位于苏州城以西约40 km 处,是太湖中最大的两座岛屿。近百年来,东山因泥沙淤积,其东北部逐渐与陆地相连;西山位于湖中,最高峰海拔约336.6 m,为太湖“七十二峰”的最高峰。在以水运为主的时代,东西山从地理区位上来说,处于平原(陆地)水网体系的末端,太湖在江南商业网络中也处于边缘的位置。(图1)
明清时期,由于远离陆地、交通不便,东西山并未广泛地参与到江南高度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分工活动中去。东西山两岛的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号称“五山二水二地一田”①参见薛利华主编的《洞庭东山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43 页,形容“地”应指用于果林培植的山。,可以种植水稻的土地极其稀缺,丘陵地适合果木的种植,所以当地的产业以果木、蚕桑和太湖渔业为主,商业和手工业并不发达。
在宋代之前,东西山为世外隐逸之地,人口稀少。北宋末年,北方移民随着宋室南迁,定居东西山岛。南宋至明,生齿日繁,人口大增②宋苏舜钦《水月寺纪略》载“(西山)地占三乡,户率三千,环四十里,民俗真朴”。弘治年间东山有居民7 359 户,西山有居民10 726 户。参见参考文献[5]第97—98 页。。在相对稳定、封闭的环境中,移民们为了对抗自然环境和外来的抢掠,一直保持着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明代中期的《震泽编》描述了东西山的宗族村落,“兄弟析烟亦不远徙,祖宗庐墓永以相依,一村之中同姓者至数十家或数百家,往往以姓名其村巷”。[5]79
在这样的背景下,东西山的聚落在选址上呈现出共同的特点。聚落大部分被山体环绕,分布于山麓地带,位于山和湖之间。金其铭认为形成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和水源供应、防洪条件和靠近田园等要素密切相关。[6]从聚落与地形的关系来说,山与湖构成了东西山聚落选址的限定要素。岛上山体的下部是山麓冲积的缓坡地,地势比较平缓,井泉资源比较丰富,适合居住与耕种。而太湖一方面是与外界联系的通道、渔业生计的倚靠,另一方面又是水患的来源,因此,东西山聚落一方面与太湖保持不远的距离,另一方面又显示出对太湖的敬畏。大部分传统聚落设有直达太湖的码头,便于捕鱼劳作和出行。但又很少紧临湖滨,大多居于5 ~10 m 等高线之间的山麓地带,恰好高于太湖警戒水位①东西山太湖的正常水位在3.10 m 左右,警戒水位为3.60 m,最高水位纪录为5.08 m(1999 年东西山遭遇的历史上百年未见的特大洪水时的记录)。参见东山镇志编委会编《东山镇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132 页。,且地形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水。(图2)
因为地形的限制,东西山的聚落体系以分散的、中小规模聚落为主。东山山体呈长圆形,村落环绕山体四周,“村坞之绕于山麓者亦北浅而南深,浅不及半里深不过二里,舟行湖中可望而知也”[7]194;西山山体比较复杂,不过聚落的分布和规模也大致如此。东西山聚落中常见的生计以农耕和渔业为主,没有大规模的工商业活动聚集的需求,因而,在明清江南市镇迅速涌现的时代,东西山一直没有形成镇级的聚落②民国时期,因为行政区划制度的变化,东西山始设镇。,仅在位于交通节点的聚落中形成了一些集市,比如东山岛东北角的东山镇(即今天东山镇的位置),是岛屿与湖岸的连接点,作为东西山聚落中最靠近陆地的地方,此处形成了东西山两岛上最大的集市。此外,东山的杨湾(上杨湾、下杨湾的合称)、陆巷和西山的东河、镇夏,是连接岛内和两岛之间的内部交通节点,也形成了集市,不过规模远小于东山镇。③“西山市场至小,虽以东宅河为第一,犹不及东前山十之二”。见参考文献[12],卷五第28 页。东山按照山体形状分东西两侧,东侧称前山,西侧称为后山,此句所指的东前山即指今东山镇区的集市;东宅河即东河。
与山、湖的位置关系也决定了聚落的基本形态类型。山是聚落的屏障,太湖是出行的通道,位于湖山之间的道路,是岛上的聚落之间日常联系的通道。按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聚落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位于山形内凹的湖湾处,东西两山均有20 多处湖湾,这些聚落主要分布在山体环抱中,一面朝向湖湾,聚落格局随地形布置,山坞深度比较大的地方可以形成网状格局;一种位于环湖道路两侧,一侧为湖,一侧为山,道路穿过聚落中心;还有一种是在山体间的山坞之中,与太湖不直接相临,由于主要道路通常从山坞间穿行而过,所以山坞聚落大部分也是沿着主要道路展开。后两种类型的聚落,在形态上多呈以一条主路为中心、两侧为垂直于主路的支巷的鱼骨状格局。东西山聚落的名称,也体现出所在地理环境的地形特点,清《太湖备考》称“山中居民之地,有曰湾、曰坞、曰村、曰巷之不同”。[7]凡例二湾、坞、村、巷是东西山聚落最常用的四类名称,湾、坞强调湖和山的环境特点,如明(月)湾、周坞等;巷、村强调聚落的形态特点,围绕环山要道发展起来的村落,常以巷、村为名,如陆巷、翁巷、东村等。(图3—图4,表1)除了这四类名称之外,东西山还有以里、堡等命名的村落。
图1 东西山的位置(图片来源:白颖以曹允源纂、苏州文新公司1933 年版的《吴县志》卷首“吴县总图”为底图绘制)
图2 东西山聚落的分布,图中紫色圆点处有比较重要的集市、聚落(图片来源:白颖以陈述彭、滕俊等编制,科学出版社1958 年出版的《中国区域景观典型图:太湖东西洞庭山》第2—3页“东西洞庭山地形图”为底图绘制)
图3 东西山几种主要的聚落选址(图片来源:白颖以陈述彭、滕俊等编制,科学出版社1958 年出版的《中国区域景观典型图:太湖东西洞庭山》第2—3 页“东西洞庭山地形图”为底图绘制)3a. 湾;3b. 巷;3c. 坞;3d. 村
图4 东西山聚落类型图(图片来源:白颖在江苏省住建厅提供的东西山航拍图上绘制)4a. 湖湾聚落:明(月)湾4b. 湖山之间聚落:陆巷4c. 两山之间聚落:植里
表1 东西山村落名称分类表(根据《太湖备考》整理,引自周岚等编著《乡愁的记忆——江苏村落遗产特色和价值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第34 页)
水、码头和街巷,是典型的江南平原地区水乡聚落中共有的构成要素,“因水成街、因水成市、因水成路”[3]。水是穿过聚落中心的河道,是构成空间骨架的最主要的元素,同时承担着内外两方面交通的功能。主要道路一般沿河设置,成为水网的辅助。水陆转换的码头设置在临水建筑和临水街巷中,几乎直接通达每一户人家。商铺沿着河道一侧的主街呈线状展开。
水、码头和街巷也是东西山聚落中重要的空间要素,但是,独特的交通方式使东西山聚落产生了与平原地区水乡聚落不同的空间特色。与太湖的联系对于聚落的生产生活来说非常重要,太湖既是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也是渔业生计的依靠,除了饮用水之外的生产生活用水也主要来自太湖。由于太湖湖面广阔,风浪大,船只无法停泊,于是,开挖伸进陆地的尽端水道形成港口,方便船只停靠。这些由太湖伸入陆地的尽端水道被当地人称为浜或港,河浜上岸的场所被称为浜场。河浜的宽度不一,有的与普通河道尺度接近,也有的形成比较大的水面;河浜伸入陆地的长度,取决于聚落离太湖的距离,几乎所有的河浜都直接连通到聚落。山上汇集下来的雨水,也经由河浜进入太湖。(图5)
图5 东西山河浜与聚落关系图(图片来源:白颖绘制)
河浜一般都与聚落的主要街道相连,连接到主要街道的一端或者连接到主要街道的节点部位,人和货物经由河埠登岸。浜场往往是聚落中最主要的公共空间。货物的交易在浜场进行,贸易活动比较繁盛的聚落,浜场周边聚集着一些商业建筑。河浜提供水源,因此传统聚落内的消防机构水龙间往往设置在浜场附近。由于产业和贸易方式的变化,今天东西山聚落浜场的面貌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58 年,南京工学院师生的调研记录了当时还保存完好的东山杨湾港和陆巷蒋湾港的浜场,据此可以了解传统浜场的空间特点。[8](图6)
图620 世纪50 年代东山传统浜场空间示意(图片来源:参考文献[8],第26 页)
杨湾处于东山东西两侧陆路连接点上,杨湾浜场位于杨湾“L”形主街的转角,是东山全岛比较热闹的浜场,码头的东侧是消防机构水龙间,登岸后进入浜场门,长条形的小广场周围有饭店、商店、茶馆、猛将堂①传说中刘猛将是灭蝗将军,猛将信仰在江南一带非常流行,东西山的猛将堂里供奉有数百座刘猛将神像。等建筑。陆巷是东山西侧的一处大聚落,有三条河浜伸入村内,蒋湾港是其中比较次要的一个,蒋湾浜场周围没有公共建筑,只是用于停船上岸的小广场,岸边的券门通往陆巷的主街。
东西山岛内不同聚落间的联系主要依靠陆路,陆路系统包括顺着等高线的平缓的环山道路,和垂直于等高线的向山内延伸、翻越山岭的山路。陆上的道路把聚落连接在一起,穿过各个聚落的道路同时也构成聚落内部交通骨架的主街,建筑沿着主路延伸排布。聚落的位置和环境,决定了主街及其两侧的建筑是沿着湖边展开,还是向山坞内延伸。
东西山聚落中的主街宽度一般在2 ~4 m之间,多为石板或者青砖铺砌,在路面下设暗渠或者在道路一侧设明渠排水。由于商业并不发达,除了东山镇区有商业店铺形成街道较为连续的商业界面,东西山其他聚落的主街两侧的界面多为比较封闭的实墙,只在临近浜场处才会出现少量朝向街道打开的店铺等商业建筑。杨湾“L”形主街上,东西向街道长约600 m,以一层为主的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向街道的西段,南北向的街道长约900 m,两侧均为民居建筑的高大围墙。(图7—图8,表2)
综上可见,水、码头和街巷这些重要的空间要素的形态、组合方法、在空间格局中的作用以及最终形成的空间格局,在东西山聚落中与在平原地区江南水乡典型聚落中有非常大的不同。因水网的复杂性,平原水网地区的聚落整体形态更为多样,因为河道的存在,主街附近的空间一般比较开阔,跨越河道联系两岸的桥梁以及随处可见的码头,构成平原地区江南水乡标志性的空间意象。而东西山聚落在形态上则比较单一,沿着主街两侧设支巷的鱼骨状布局方式占了绝大多数,狭长而封闭的街道和渔船汇集的浜场,构成东西山聚落典型的空间特点。
明清时期的江南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人均耕地较少,有研究认为这是促使江南乡村在明代中期以后走上商品经济道路的原因之一。②如黄宗智提出的明清时期江南的人口压力,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生产,并导致经济过密化增长。参见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7 页。明初东西山的人均耕地数只有苏州府人均耕地的一半,交通又非常不便,早在宋代[9],东西山就出现了离开故土外出行商的人,明清时期外出经商更是蔚然成风。在外经商的东西山人,被称为“洞庭商帮”,活动范围近至苏州,远至全国各地。“西山商人活跃在楚头吴尾,从事的行业主要是绸布和米粮业”,将苏州生产的绸布运到富产米粮的湖广,再将粮食运回苏州。在苏州枫桥“米艘日以百数,皆洞庭人也”。“东山商人主要活跃在运河沿线和开埠前后的上海”,在清代主要从事绸布业、钱业以及其他新式行业和充当外国银行、洋行中的买办。[10]经商所得的财富,让洞庭两山成为吴县最富裕的乡村。明嘉靖年间的《吴邑志》谈及吴县赋税繁重时提到“吴惟兹两山为上乡,而木渎次之,横金又次之”[11]。至民国,东山仍然是“殷富甲于全郡”,李根源在民国十八年(1929)游览洞庭东山,见“房屋整齐,人家至万余户,无一茅茨,全国中实所罕见”。[12]
洞庭商帮促进了东西山聚落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重视防御性。因太湖位于苏浙两省交界,湖面广阔,难于防守。东西两山孤处湖中,常受湖匪骚扰。从明中期至民国,由于拥有大量财富、名声在外,匪患尤甚。明代曾在东山设巡检司,清代设太湖营,负责太湖守备,并在一些村内设“汛”③汛,是清代兵制里绿营兵最底层的驻防编制,大约数人到数十人不等。驻防巡逻,然而由于湖中救援不便,所以各聚落的建设极重防御性。
图7 东山杨湾聚落格局图(图片来源:白颖根据杨湾地形图绘制)
图88 a. 东山杨湾南北主街(图片来源:白颖摄影);8b. 东山杨湾东西主街浜场附近的店铺(图片来源:同图8 a)
表2 东西山部分代表性聚落主街统计表
聚落善借自然地形,将村落隐藏在山体围合之中,尽管离湖的距离不远,但从湖上看不到村中建筑。例如位于西山东南端的明(月)湾,区位上极为偏远。村落向山坞内延伸,三面环山,仅村口斜着向湖面打开,村口河浜旁的“众家地”为全村共有,地上植树,葱郁茂盛,被称为“一湾之案”,山和树环抱,从湖面上看,村落几乎完全被隐藏起来。(图9)
图9 西山明(月)湾村口(图片来源:同图8 a)
东西山聚落普遍设有由浜场门、巷门和住宅围墙形成的防御系统。沿着河浜设墙封闭,墙上开门,可以随时启闭,构成聚落的第一道防御——浜场门。巷口设置巷门,形成第二道防御。西山东村的栖贤巷门,是面阔一间、进深三架的明代木构建筑,后檐柱之间还留有曾经安装门扇的痕迹;东山的杨湾保留了多处巷门的洞口,多为在砖墙上开券洞的形式。在重要的巷口,或者住宅入口的门屋上方,设用于登高瞭望的更楼。(图10)建筑的外墙构成第三道防御,建筑外观总体封闭,外墙上的门窗洞口,常在木板外包砖,兼具防火防御的功能,且窗洞很小(图11)。
图10 巷门与更楼,从左至右依次为西山东村栖贤巷门、东山杨湾浜场巷门、杨湾居巷巷门、杨湾更楼(图片来源:同图8 a)
图11 东山陆巷建筑外墙上的窗(图片来源:同图8 a)
其二,强化宗族观念。东西山的聚落多为移民聚落,本就有比较强的宗族观念,商帮则进一步强化了宗族观念。身处外地,乡党、家族形成的关系网络对于经商来说十分重要,因此他们在经商的城市,建造会馆凝聚商帮组织,在故乡则体现为对宗祠的重视。东西山聚落中,祠堂是非常重要的建筑。明(月)湾村吴、邓、秦、黄四大家族的祠堂,位于村口和主街的重要位置。东村最大的家族徐氏的宗祠,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为东村商人徐联习组织族人所建①见《东园徐氏祠堂记》,详见参考文献[13],第375—376 页。[13]375-376。徐联习年轻时往来苏、湘间经商,晚年回到东村居住。②见《徐东村处士传》,详见参考文献[13],第398 页。[13]398宗祠位于东村西侧村口,坐北朝南,背倚张家山,前后四进,前堂后寝,规制完备。(图12)
图12 西山东村徐氏宗祠大门前廊船篷轩(图片来源:同图8 a)
其三,建设公共设施。在商帮的参与和财力支持下,东西山聚落内的道路系统、排水设施、消防设施等均有系统的建设。明(月)湾的石板路号称“前门后门砂条石,洞庭西山第一家”,总长逾1 km,为乾隆三十九年(1774)集全村之力修建而成,共使用了4 500 余块条石。因原来的排水系统不畅,每当大雨之时,“涧壅而溢,汛滥道途”,故“移旧涧于街中,而复深之广之,疏通水道,纡迴蓄缩,至末流而复归于一涧。上覆以砂石,比次整齐,平莹莫匹而街道一新”③见《明月湾修治街埠碑记》,该碑现位于村口清风亭内。。(图13)东山各聚落在清末已普遍设救火会,“前后山各乡镇俱有设置,旧系水龙,民国后改用帮浦(即水泵)吸水,或设会所,或寄于猛将堂内,乡民均能踊跃,闻警齐奋而出。”[14]147-148东山陆巷村口河浜边还保留着“北区洋龙公所”。(图14)
图13 西山明(月)湾石板路(图片来源:同图8 a)
图14 东山陆巷北区洋龙公所 (图片来源:同图8 a)
其四,民居建筑重装饰。东西山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这些建筑强调装饰性,且木作、砖作和彩画的工艺都非常考究,是商帮财富的体现。陆巷惠和堂(图15)是王氏家族的住宅,现存建筑建于清代,正厅为扁作抬头轩样式,内四界月梁上的山雾云、抱梁云、棹木等构件均有雕刻,轴线一侧的书楼天井照墙上也使用了工艺极为复杂的透雕。(图16)晚清到民国之后,上海成为新的经济中心,东西山商人聚集于上海,上海的新式建筑很快影响到东山。民国十一年(1922),在上海做棉纱生意的金锡之回乡建造了春在楼(俗称“雕花楼”)。春在楼延续了东西山建筑重装饰的工艺传统,又使用了大量的彩色玻璃,是当时受西方影响的上海建筑时尚的体现。(图17)此外,由于东西山聚落拥湖山之胜,前萦太湖,背倚青山,同时又为著名的太湖石产地,在住宅中修建园林特别兴盛,其中不乏名家手笔。如东山翁巷商人翁彦陞在明万历年间所筑的集贤圃,俗名“湖亭”,据说邀请了当时江南著名的造园家张南垣修筑,“亭榭水石之胜甲吴下”,董其昌等曾往来其间。[14]138
上述这些特征,也成为明清时期中国其他地区形成的商帮聚落的共同特点。宋代之后,聚落中的人离开乡土,在市镇之间从事商业活动的现象日益普遍,这些商人以乡土为纽带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十大商帮”。影响比较大的有“徽州帮”“山西帮”“广东帮”等,太湖东西山的“洞庭帮”也位列“十大商帮”之中。[15]这些商人多来自地狭人稠的乡村,长期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中从事特定类型的商业贸易活动。商人寓居城市,家族和户籍仍在故土,用经商获得的财富回乡买地造宅,反哺乡里。明代以后,这些商人在故里掀起了空前的乡土建设高潮[16],因此在明清时期形成了一批商帮聚落。山西、徽州等地的商帮聚落均注重防御性、注重公共设施建设、建筑考究。
本文研究了太湖东西山聚落的特点,它们虽然身处江南,但从具体的地理环境、产业特点到聚落空间形态,都与以往研究中为人所熟知的江南水乡有所不同。与明清商品经济活动较为繁忙的典型水乡聚落相比,从选址、形态及空间构成要素等方面来看,东西山聚落孤处太湖中,仿佛与世隔绝,聚落高不近旱,下不近水;主街封闭内藏,山巷幽深宁静,更像是古老的世外桃源。
东西山聚落的特点源于太湖流域多样的微地形环境。本文的研究说明,对于传统聚落来说,地理环境的微小变化,对聚落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传统聚落中,地理环境和其决定的交通方式,决定了商品经济在聚落发展中的作用,以上各方面又都对聚落形态产生影响。“水乡”是江南聚落的笼统概括,但随着水乡概念被固定化之后,江南水乡聚落形态的丰富性就容易被忽略。本文所研究的东西山聚落,提供了多样的江南水乡的另一种样本,可以丰富人们对传统江南聚落的多元认知。
图15 东山陆巷清代建筑惠和堂平面图(图片来源:白颖根据刘森林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15 年出版的《大运河:环境 人居 历史》第135 页“东山镇惠和堂一层平面图”绘制)
[6]金其铭. 太湖东西山聚落类型及其发展演化[J].经济地理, 1984(3): 215-220.
[7]金友理. 太湖备考[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8]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史教研组. 东山与浦庄人民公社自然村调查与居民点规划[J]. 建筑学报, 1958(11): 25-29.
[9]范成大. 吴郡志[M]//中华书局编辑部. 宋元方志丛刊:第一册[M].北京: 中华书局, 1990: 961.
[10]范金民. 太湖厅档案所见洞庭商人的活动[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2): 21-24.
[11]杨循吉. 嘉靖吴邑志[M]//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十册[M]. 上海: 上海书店, 1990: 702.
[12]李根源. 吴郡西山访古记:卷五[M]. 苏州葑门曲石精庐版. [1926]: 12.
[13]王维德. 林屋民风(外三种):上[M]. 侯鹏, 点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8.
[14]叶承庆. 乡志类稿[M]//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8[M]. 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
[15]斯波义信. 中国都市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37.
[16]陈志华, 李秋香. 中国乡土建筑初探[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图16 东山陆巷清代建筑惠和堂梁架与砖雕(图片来源:白颖摄影)
图17 东山民国建筑春在楼的彩色玻璃(图片来源:同图16 )
Synopsis
Jiangnan is a diversified cultural-geographic concept with complicated micro-topographies which led to a variety of settlement patterns. Located to the west of Suzhou City, the East Hill Island (Dongshan) and West Hill Island (Xishan) in the Taihu Lake are not in the watercourse network of Jiangnan, and the settlements on these two islands have som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the topography affected the forms of the settlements on Dongshan and Xishan. The two islands are mostly covered by hills, and the settlements are distributed at the foot of the hills. In order to prevent floods, almost all the settlements are located at 5-10 m above the sea level and keep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Taihu Lake. Restricted by the topography, settlements are not large in scale and are scattered around the hills. The settlem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hills, the lake and the roads, namely those at bays of the lake, those between the lake and hills, and those between two hills. The settlements at bays may form a net-like layout, while the other two types are mainly fishbone layouts, with one main street and several lanes perpendicular to it.
Secondly, the uniqu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settlements of Dongshan and Xishan led to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t from waterfront towns of Jiangnan. The main street and small waterways that extend from the Taihu Lake are the two major public elements in the space of the settlements in Dongshan and Xishan. Since the life of the residents on the islan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aihu Lake, each settlement has a narrow waterway that connects the village with the lake, and the quay square at the end of the waterway becomes the most important public space in a settlement. The traffic on the islands is mainly on roads, which become main streets as they pass through the settlements. Because of the underdeveloped commerce, the main streets in most settlements are flanked by solid walls.
Because of the scarcity of arable lands, the villagers began to engage in trades in big cities before the mid-Ming Dynasty, forming the influential Dongting Shangbang (Dongting commercial guild). Their wealth made Dongshan and Xishan become the richest rural area in Wu County, and they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ttlements there. Defensive elements were emphasised in aspects such as the siting, the lane gates and the watchtowers. The ancestral halls were prosperous and conspicuous in the settlements, which were important for the businessmen to maintain their genealogical relationships. Public facilities such as the road system, the drainage system, and firefighting devices, were managed and ensured by the businessmen. The dwellings of the businessmen’s families were luxurious and delicate, many of which are well preserved today.
In the typical waterfront town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atercourse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which frames the pattern of the settlements. Main streets and main markets are along the watercourses. Comparing with the prosperous waterfront towns under the commodity economy of the Ming and the Qing dynasties, the settlements in Dongshan and Xishan were more like an ancient utopia. Secluded from the world by the lake, they stayed away from both the water and the dry land. The main streets were enclosed, and the lanes leading to the hills were deep and tranquil.
Su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ttlements in Dongshan and Xishan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settlements in Jiangnan by providing another kind of sample of the diversified pattern of settlements in this 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