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性学习与基础护理教学协同发展研究

2020-08-31 22:42王柳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协同发展

王柳

【摘 要】服务性学习和传统课堂授课不同,服务性学习是通过社区的配合及支持,提供多种多样的工作场所,面向各类人群进行护理实践。《基础护理学》中强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都要得到提高,所以为了加强基础护理学基础教育,服务性学习和基础护理应该协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服务性学习和基础护理教学协同发展的应用以及产生的效果,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基础护理教学;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识别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8-0175-01

服务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教学方法及理念,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为其制定学习目标并提供有效服务,将学习和服务工作相结合。在基础护理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还存在许多局限性,而服务性学习和基础护理教学的结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所以对于两者协同发展的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对以后的基础护理教学也有着借鉴作用。

1 服务性学习的特点

1.1强调学习者和被服务者的互惠

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以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将患者作为资源来对待,而学生则把患者当做临床见习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患者一直是作为示范模板为教师和学生进行服务,却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益处。服务性学习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缺点,通过社区提供的工作场所,让教师和学生走进社区为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让患者得到真正的医疗服务。

1.2强调学生的反思结果

服务性学习中学生的反思包括服务前、服务中、服务后的反思。服务前要求学生提前明确服务目标,服务中将反思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服务后反思是指在服务活动结束以后做出总结和讨论,为今后的服务性学习提供经验保证[1]。

1.3提前确定学习内容

在服务性学习中,教师的教学内容都是提前确定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大纲具体要求展开,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此外,教学内容贴近社区患者的具体疾病和治疗情况,更加符合患者的需求。

2 服务性学习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学生通过实验室学习和临床实践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常就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护理学习中以及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2]。服务性学习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育工作者也一直在寻求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效果有更新的突破。相关教育工作者在做了实验以后发现,基础护理教学中引入服务性学习的方式对于学生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成绩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护理技能。

3 服务性学习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3.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服务性学习主要的特点是将学习内容融入到患者的实际服务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内容贴近社会和生活。大部分教学内容都和护理实践有关,比如为患者测量血压、进行康复治疗等,可以为学生营造实际工作场景,在学习中对患者的需求进行及时反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减少患者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满足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服务性教学方法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增强学生理论和实际结合的能力

基础护理教学在课程结束以后,学生对于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知识仍然掌握的不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容易遗忘,实践操作也不够丰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服务性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教学场景,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对护理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也更加扎实,通过服务性学习这种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成绩同时对于实践操作也熟练掌握[3]。

3.3增强社区和学校之间的联系

学校作为开展服务性学习的实施者,社区则是服务性学习的主要场所,两者均是服务性学习中重要的部分,应该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努力配合让服务性学习得到更好的开展。在服务性学习开始以前,学校和社区要根据学校课程的安排和社区患者的病种等时机情况,讨论学习目标、制定服务对象和教学内容、开展的活动方式。将服务性学习融入到学习性学习中,同时也可以满足社区的需要,而学生的参与可以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使社区和学校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发展。在学习服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有了保障,社区的护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4 服务性学习在基础护理教学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4.1服务性学习场所的选择

服务性学习的场所一般会选择在社区进行上门服务,既可以及时帮助社区中有需要的人,还可以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通常服务性学习选择的場所离学校较近,减少师生往返时间。同时选择的场所中需要相关服务人员的配合,积极与学校合作,确保教学工作的完成[4]。

4.2注重反思的开展

学生在服务性学习中的反思是学习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学生在实际学习总的收获通过反思的结果来呈现。通常情况下反思要在活动后进行,让学生总结服务性学习中的学习心得,注重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效果。每一次学习时间结束后都可以写一份反思日志,内容包括学习的收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工作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于本次学习的体会和建议,为今后的评价和改进提供依据。

结束语

对于基础护理教学来说,有了服务性教学的帮助,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服务性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断完善,两者相互补充、促进,协调发展。目前很多院校都将服务性学习和学校课程结合起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内容和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会进一步加强服务性学习和基础护理或者其他课程的融合,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贴心服务,同时也加强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云.开放式教学和服务性学习引入基础护理学教学效果初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7).

[2] 杨娜.翻转课堂在中职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9):89-90.

[3] 陈丽萍.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中职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168-169.

[4] 刘芹英.基于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路,2018(11):196-197.

猜你喜欢
协同发展
农业与旅游业协同发展路径探析
河北省对接京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研究
协同发展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民办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教学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浅谈区域发展协同机制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探讨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智能电网技术和分布式发电技术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