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问学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

2020-08-31 14:58赵永攀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问学民间故事要素

赵永攀

统编本教材采取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结构,更加注重语文要素的落实和重建,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抓手。什么是语文要素?全国小语会理事长陈先云认为,“语文要素就是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包括基本方法、基本能力、基本学习内容和学习习惯”。笔者将从我校开展的“问学课堂”阐述落实语文要素的基本策略。

一、紧扣“问”,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核心问题

“问学课堂”强调和关注的是“问题化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围绕学习内容主动提问,大胆提问,多方求教,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为了避免出现教师在课堂上设计问题过多、过于琐碎的现象,“问学课堂”倡导提炼和设计核心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围绕课程内容明确语文要素,并围绕语文要素设计出一个核心问题,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核心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子问题,构成“问题单元”,最后根据每一个“问题单元”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搭石》一文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根据这一语文要素结合课文最后一句话“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个核心问题:“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根据这一核心问题又可以分解出一个个子问题:(1)上了点年岁的人发现有的搭石不平稳,会做些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美好感情。(2)一行人是怎样走搭石的,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美?(3)两个人、老年人和年轻人分别又是怎样走搭石的?从他们的身上,你又发现了什么样的美?

在教学结束时,还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写了一行人、上了点年岁的人、两个人、老年人和年轻人走搭石,除此之外,走搭石的还有什么人呢?在他们身上,你又发现了什么美?请用一段话写下来。”安排课堂练笔既是加深学生对乡亲们美好情感的理解,又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抓住核心问题,能够整合统编本教材中应该落实的语文要素,激发和推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二、立足“学”,围绕单元整体,深度迁移学习

“问学课堂”的“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为基础,根据学情制订教学方案和学习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地“学”、快乐地“学”、真正地“学”。

在统编本教材中,语文要素是贯串整个单元的教学主线。因此,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应把语文要素贯串于整个单元的教学之中,循序渐进地根植在学生的心中。同时,教师还要在单元首课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开展深度迁移学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统编本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安排了三篇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学生要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必须要先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因此,在开展《猎人海力布》的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从中去感受民间故事的奥秘,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1)课前诊问:说出几个你读过的民间故事,并说说这几个民间故事的特点。(2)课中导问:从猎人海力布救小白蛇、救乡亲们两件事中,想一想:哪些可能是真实发生的?哪些可能是虚构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民间故事的特点。(3)课后追问: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海力布的故事也流传到现在,从中你认为民间故事又有着怎样的特点?

这三个问题紧紧围绕民间故事的特点展开,层层深入,从而归纳出民间故事具有想象奇特、情节曲折、从生活本身出发、对有贡献的人是一种纪念等特点。在了解民间故事特点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练习: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教师要引导学生聚焦海力布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通过角色表演、增加情节等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复述。

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时,就可以采用迁移训练,让学生利用《猎人海力布》一课学到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发挥想象,把情节说得更具体。学生可以采用大胆想象、续编故事、合作表演等方法,将“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讲具体,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深度迁移学习要求教师具有整体教学意识,把每一个单元看成一个完整的教学链。教师应珍视学生的学习起点,根据学情开展教学,用旧知为新知架起学习的桥梁。

三、“问学”融合,围绕四个维度,提升核心素养

“问学课堂”是由“问”引发一种求知、求解的愿望与要求,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学”的课堂。“问”与“学”是一对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如何在“问学课堂”中落实语文要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从四个维度入手。

1.根据语文要素制订教学目标

统编本教材清晰地确定了“教什么”的问题,这就为“问学课堂”指明了方向。从三年级开始,在每个单元的首页中清楚地写出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如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导语指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根据语文要素,对于《穷人》一文,我们就要制订这样的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心理描写、人物对话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2)尝试运用小说的写作方法续写《穷人》。科学地制订教学目标是落实语文要素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

2.根据文本特性设计教学问题

不同的文體对于同一题材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在开展“问学课堂”教学时,要基于文本特性,设计与语文要素相符合的问题。如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景阳冈》一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第23回改编的,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异,比如“筛酒”“但凡”“官司”等。本文是写人的文章,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武松倔强、粗鲁、勇武而又机敏的英雄性格。针对这一文本特性,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和现代意思不一样的词语,并试着解释意思。(2)细读课文,思考一下:武松在店里喝酒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上山打虎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这两种人物形象有矛盾吗?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3.根据编排体系确定教学起点

在统编本教材中,语文要素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因此,教师要整体把握教材体系,熟悉语文要素的具体分布,确定适合学情的教学内容。比如“复述”这一语文要素,二年级要求借助图片、表格等讲故事,三年级要求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复述练习,四年级继续安排复述练习,让学生形成详细复述能力,并开始了创造性的复述练习。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观潮》课后练习题“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选择印象最深的和同学交流”,就属于创造性的复述。到了五年级,创造性的复述练习要求更高,如五年级下册《军神》要求“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心理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复述内容、提示形式、提示线索在统编本教材中作了巧妙的安排,梯度上升,教师要根据编排体系,确定教学的起点。

4.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式

统编本教材的内容,设置了单元导语、阅读注释、课后习题、阅读链接等,这些都为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开展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比如统编本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安排了“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批注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批语的形式写在书的空白处。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写一写。再比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阅读策略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在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后面的习题中都有“分小组讨论交流问题清单,说说有什么发现”,这就需要在课堂上采取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形式开展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问学课堂”中“问”是导向,“学”是核心。学生“问”的过程是在“学”,“学”的过程又在产生新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采取多种形式落实语文要素,既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够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浙江台州市月湖小学)

责任编辑 宋园弟

猜你喜欢
问学民间故事要素
让民间故事成为培养幼儿文学想象力的沃土
十只金鸡(彝族民间故事)
问学模式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让学生在课堂自然生长
从“问学”走向“学问”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课堂教学中“导问”的策略研究
哪双是自己的脚
中国为何少有民间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