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普类说明文充满语文味

2020-08-31 14:58钱建云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0年8期
关键词:说明文人类内容

钱建云

科普类说明文形式简短,集知识性、科学性、普及性于一体,深受学生喜爱。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其融合科学知识和说明要领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概括说明文内容的方法,分析内在逻辑,细心品味精彩生动的语句,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色,结合所学内容适当展开延伸,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学科普类说明文,除了让学生领会文中所传授的知识之外,还应体现出它的语文味,不能将说明文上成品德课、科学课。下面就以统编本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为例,谈谈教师如何在科普类说明文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突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一、初步梳理课文,概括大意

学习说明文,学生要读懂课文所写的内容,并且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明文的内容概括不同于其他文体,一般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去梳理:课文介绍了什么事物,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的,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最后点明了什么意义。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试读课文,再通过交流讨论后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逐渐学会概括说明文内容的方法,提高概括能力。

《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初读课文,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第1题“默读课文,结合关键句,说说课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利用圈画关键词的方式,读懂每一自然段的意思,梳理课文大意,把握主要内容。如第1、2自然段是通过选取“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美丽壮观,和蔼可亲”和“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这两个关键语句来理解地球美丽却又渺小的特点。这样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关键句,从而对课文层次进行梳理,了解课文写了哪几个部分的内容。

说明文的段落结构一般都比较清晰,是培养学生梳理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好资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逐步放手,让他们学会抓关键句提取信息,不要遗漏要点,在梳理文章的脉络中把握主要内容。

二、分析内在逻辑,体会写法

为了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各个部分的联系都很紧密,在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须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分析各个部分之间的前后逻辑关系,体会课文的写法,了解作者是如何把意思说清楚的。

如教师让学生自主研读课文,找一找第一部分是从哪些地方写了“地球美丽又渺小”,可以提示学生在第1、2自然段里去探究。先从宇航员的视角出发,抓住颜色、形状等特征感受地球的美丽,然后了解课文以列数字的方式说明地球相较于宇宙的渺小。第二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圈画并交流“课文列举了哪些自然资源”“地球给了人类什么”“人类又对地球做了什么”,从而读懂自然资源的有限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三、四部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交流,如抓住“40万亿千米”是通过举例和比较的方式来说明人类移居其他星球的不可能性;抓住宇宙员的感叹,并联系第1自然段,从感性到理性,深化對保护地球必要性的认识。在教学课文各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时,教师要提示学生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来表述,如课文的前三个部分和最后一个部分之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上“因为……所以……”的关联词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得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用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一方面梳理出各个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另一方面也厘清了写作方法,明白“保护地球”的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分析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体会说明文是怎样层层递进、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的写法,对学生今后的习作很有帮助。

三、悉心品读语言,感受特点

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又生动,说明方法多样又贴切,结构布局精心又合理,这些特点都需要学生经过仔细的品读才能感知。悉心品读说明文的语言,感受其严谨科学的特点是指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味”的重要体现。

课文中大量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教师可以联系生活经验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不同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如“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一句,使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熟悉的教室当作宇宙,把笔尖当作地球,以此引导学生感受地球与宇宙相比的渺小,从而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再如,学生联系对身边的古建筑或动植物化石的认知经验来感受“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历时之长,明白矿产资源的来之不易,体会运用列数字的表达方法显现出来的准确性、科学性。同时课文中运用了较多的连词,教学时可以采用删词比较的方式,帮助学生体会其表达效果。如教学“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句话,让学生把句中的“但是、因为、不但、还”等连词去掉后与原句作比较,进而认识到矿产资源对人类生存的好处以及保护自然资源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内在关系。课文中还有许多描写和抒情的语句,如“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的“晶莹的球体”,可让学生从文字中想象画面:在“水蓝色、晶莹”中,感受到了什么?“纱衣”是什么样的?在这样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从太空看地球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让学生通过想象,站在宇航员的角度体会地球的美丽与壮观,再结合文章中地球资源不可再生、人类目前无法移居来体会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从而感受语言的生动性。

由此可见,说明文的语言并不是呆板的、模式化的,而是非常生动的、多样化的,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才能感受到说明文鲜明、形象的语言特色。

四、结合实际拓展,学以致用

说明文的写作视角独具风格,写作方法富有特色,说明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练习,将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生活当中,让学生在快乐的阅读过程中逐渐掌握、吸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课文以此为题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学习课文以后,学生对地球的知识有了很多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拓展性实践活动。如结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这个问题,让学生设计环保宣传标语,把心中的感悟用切实可行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步:第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描述自己思考过的环保问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人们破坏资源、滥用化学品的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第二,出示宣传语示例,如“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提示学生找出宣传语的写作特点(主旨明确,语言简明,具有启发性、感染性和号召力)。学生创作出宣传标语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画一幅环保宣传画,配上相应的宣传标语,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

结合所学内容展开拓展学习,让学生学有方向。学有所引,思维就会变得活跃起来,行动也会积极主动,学习的效果也就显著提高,同时,实践活动的展开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统编本教材中的科普说明文承载着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等诸多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科普类说明文,教师要尊重文体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通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科学术语、写作方法、写作目的等,在课文提供的资料中深入学习,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让他们开展课外学习,不断地释疑解惑,让浓浓的语文味溢满学生渴求成长的心灵。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鹤涛小学)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说明文人类内容
说明文阅读专练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谁变成了人类?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