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媚
【摘 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取微创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筛选65例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电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所有患者微创介入治疗,33例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结果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分别为3.03%和21.85%,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能够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保证治疗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加快预后恢复速度,有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6-18--0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腰部疾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该疾病有很多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牵引、药物及物理治疗等,但这些方法的治疗效果较慢,无法根治疾病,很容易反复发作,引发会阴异常、大小便障碍、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现阶段,临床上广泛采取微创介入治疗,并基于此实施有效护理干预,保证临床效果[1]。此次我院主要围绕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采取微创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65例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电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符合腰椎间盘突出诊断标准,且对本次试验均知情,并愿意与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33例,包括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22-68岁,年龄均值(45.20±2.27)岁;对照组32例,包括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23-69岁,年龄均值(46.28±2.15)岁,研究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按照临床情况,实施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包括以下几点。
1.2.1 给予术前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疾病特征,并做好相应记录,对于患者的内心想法,护理人员还应给予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对治疗疾病存在的不良心理。除此之外,应告知患者手术流程、疗效,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给予积极、正确的回答,消除患者的不确定。护理人员还应提前告知患者手术中可能出现下肢放射性痛、腰部胀痛等症状,要求患者在手术中维持合理体位,术前对设备的齐全性进行检查,保证患者充分休息,维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1.2.2 给予术中护理。
告知患者将软枕垫在腹部加大椎间隙,将薄枕垫在头下面,在身体两侧或腹前放置双手,更加方便的进行后退扫描监测CT床,告知患者在出现不适感后,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情况下,辅助医生进行病变节点定位,并做好消毒工作,提前做好一系列准备工作,在手术过程中,对各种器具进行合理调整,并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给予患者鼓励,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与此同时,还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若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告知医生。每间隔3-5分钟,在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做趾屈、背屈、踝关节屈伸,促进血压循环。护理人员还应询问患者是否出现麻木感、触电情况,防止损伤脊髓和神经根,若有以上症状出现,应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手术中有意外情况出现。完成手术后,在患者进行短暂的休息后,送回病房,办好相应手续。
1.2.3 给予术后护理。
给予患者常规麻醉,之后给予护理干预,监护患者心电情况,提供供氧装置,做好相应记录。将无菌床单垫在患者手术切口下面,携带引流管患者要接好引流袋,防止受压、拔脱及管道扭曲,时刻保持通畅的管道。术后3小时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注意患者伤口情况。告知患者注意休息,活动过程中保持平行的脊椎,还应告知患者多饮水,食用高蛋白和具备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术后维持良好心情,若有疑问,应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保证整洁的病房,鼓励患者多锻炼,主动配合医护人员。患者每间隔2小时换1次体位,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按时清洁皮肤,增强患者抵抗力。对患术前改善情况细致观察,为预防神经根粘连,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于术后1d做支腿抬高训练,但在这过程中要防止过度活动,引发神经根水肿,告知患者在1年内不久坐久立、参加剧烈活动。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感觉障碍、肢体瘫痪[2]。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数据用SPSS21.0软件整理,定数资料用[n(%)]描述,行x?检验,定量资料用()描述,行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65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分别为3.03%和21.85%,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现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有效治疗形式为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的优势,在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不会留下瘢痕,该治疗方法能够保证治疗安全性,降低损伤,缩短住院时间,不容易反复发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也被更多的患者所接受。但微创介入治疗在治疗前会使患者出现不良情绪,需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治疗配合度,保证护理质量[3]。本次试验结果显示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3%,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由此說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保证治疗效果,加快预后恢复速度。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中应用临床护理,能够消除患者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有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胡桂莲, 李彤, 冯蓓,等. 射频靶点热凝联合臭氧髓核消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体会[J].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3):4-5.
常玉萍, 蒙碧艳, 刘春花.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脊椎微创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 特别健康, 2017, 4(15):128-129.
谭志斌, 谢广渊, 潘伟城,等. 脊柱微创介入镇痛术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2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