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香
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出现了略读课文,虽然在整体数量上并不占优势,但却是编者根据单元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精心编制的,其目的就在于将略读课文打造成为单元语文要素或延展、或强化、或补充的有效资源。因此,教师要积极致力于对略读课文整体的打造,设置有效方法与有效策略,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深入文本,为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服务。
一、初知大意,支架铺垫
教师的研读和感知都需要了解文本,如果缺乏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性探究,后续的教学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形式。在深入实践的教学中,教师应努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整体再部分,然后再回归整体。进入第二学段,教材中课文的篇幅开始加长,内容也逐渐丰富,因此教师要紧扣文本的内容和主题,用搭建支架的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
比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是一个典型的复述单元,有两篇精读课文,编者通过课后习题分别提供了借助表格、示意图的方式来展开复习。教师需利用精读与细读的方式,组织学生将积累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方帽子店》《枣核》中。以《枣核》这篇课文为例,在教学中笔者设置了板块支架,首先激发经验,巩固方法。然后自主阅读,梳理文路,组织学生快速阅读,概括出课文情节的发展轨迹,主要包含了“有了枣核”“枣核勤快”“枣核聪明”“赶回牲口”“勇斗官府”,从而形成对整体内容和情节顺序的感知。最后据图串联,复述课文,引导学生绘制示意图,并依照这样的线索组织语言,讲述故事内容,从而达成简约而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前后链接,统整话题
一般情况下,略读课文都出现在精读课文之后,就是要让学生积累经验、习得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中。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待统编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不应偏颇,更不应有什么主次之分。因此,教师要从单元设置的角度出发,在前后关联的过程中进行单元的整体谋划与布局,从而提炼出单元的统整性话题。
比如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词语”。因此,在课后习题及“语文园地”中都设置了不同类型的练习题,对语文要素展开不同维度、不同层次的训练。鉴于此,笔者在教学略读课文《昆虫备忘录》时,进行了这样的话题聚焦:首先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明确单元的整体性教学方向;其次默读课文,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圈画和品析文本中的关键性词语;接着进行集体交流,紧扣课文中“款款地落下来”“折好它的黑绸衬裙”“顺顺溜溜”等词语,说说这些语言的表达效果;最后进行特色总结与引领,感受作者在表达过程中是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
三、合作探究,高效展示
语文教学一直都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尤其是对略读课文的学习,更需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落实,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深入探究中研討,形成自己独特且具有个性化的体验。
以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为例,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应定位于“名扬中外”,从字面上来看,名扬中外是什么意思?画作究竟画了哪些内容?这样一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深入学习,并紧扣课文中的核心内容进行探究,在自主性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向文本的深处迈进。有了这样的基础,笔者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维度表达,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在这一教例中,笔者以自主性阅读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能用自己的思维来感知与探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与分享,既激活了他们内在的探究欲望和表达冲动,又强化了他们对文本的深入感知与体悟。
因此,教师要像重视精读课文一样关注统编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并采用自主、探究的方式将更多的学习权利交还给学生,给学生以更加广阔而自主的表达空间,才能真正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服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洋口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