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之于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非常重要,語文教师要把课前预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掌握课程标准的目标尺度,吃透教材的编排意图,领悟文本的核心内容与价值,还要熟悉学生认知特征和学业水平,并将各种复杂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设计出高屋建瓴的教学方案。
预设就是事前的谋划。教学预设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必做的一件大事。这件事做好了,就事半功倍。怎样才能使课前预设颇具高效性呢?
一.掌握课程标准的目标尺度。教学首要明确“教什么”与“教到什么程度”这两个问题,而这两个问题,课程标准都有具体的说明。课程标准是教学的纲领性文献,不尽对课程的性质做出了明确的界定,还提出了教学的新理念;不尽对教学提出了总体目标,还分学段对总目标进行了分解与细化。语文教师教的是语文,所以,要始终让教学走在语文的路上,不要被目前流行的所谓“语文是百科全书”的思想所迷惑,把语文课教成思想政治课、历史课、科学课、音乐艺术课,荒了自己的地,肥了别人的田。要始终把握语文课程性质:即“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的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要载着字、词、句、篇这些有价值的货物,在语言文字的应用这条轨道上行驶,在行驶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化魅力,培育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了这些,就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语文教师要解决“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一问题,标准也有明确的尺度要求,教师不能随意提高或者降低,比如,朗读,这是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一种阅读方法或者是教学方式,标准就有明确的层次要求:第一学段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仔细观察后我们发现,这三个阶段的要求,只是个别词语的变化,但这些微小的变化,却反映出不同的尺度。第一学段的“学习用”,就说明学生没有自主运用的能力,需要老师教,是在老师“教”之中的“学”,即跟着老师学,边学边用,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强调教师是学习的主导。第二学段的“能用”,就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意在让学生尝试运用普通话朗读,不再是边学边用,而是以学生的自我运用为主,兼顾老师的帮助。第三学段的“用”,说明学生完全能够脱离老师,进入独立运用的状态了。这些不同的字眼,正是教学中的目标尺度。另外,标准中“了解”、“理解”、“有所感知”、“领悟”、“学习用”、“学会用”等大量的词语,都是对“度”的要求,教师要准确把握。唯有如此,方能使教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二.吃透教材。这虽然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应该是长谈常新的话题,因为教材的编排体系和文本内容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变化,教学理念也随着改革深入而不断更新,要达到“透”的程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首先要与编者对话,要解读编者的意图,比如,同样是一首古诗,编排在一年级和编排在三年级,就有不同的意图,不同的目标要求。再比如,同样是语文教材,苏教版、北师大版、人教版,各自有不同的编排体系。其次,教师要与文本对话,要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信息,以提纲挈领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比如,教学《丑小鸭》,就应该抓住文本中一个不起眼的“啊”字,让学生在反复拼读之后,感悟出丑小鸭的“惊喜”,这个“惊喜”,不尽是丑小鸭由丑变美的瞬间发现,而且是文章层次的“分水岭”——前面写“丑”,后面写“美丽”。只有教师把教材吃透了,才有学生吃透教材的可能性。
三.熟悉学生。这也是一个旧话题。许多老师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自己天天和学生打交道,哪有不熟悉的道理呢?其实,学生的每一天都是新的,反过来说,每一天的学生都是新的。老师的所谓熟悉,只是表象而已,对于学生内心的东西,老师是非常陌生的。比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人来回答,或者是个别学生才回答,或者是全班学生都能回答,这就说明老师不熟悉学生。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能不能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解答,能不能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答,老师应该非常明确,但实际情况确实恰恰相反。
预设就是要把课程标准、教材、学生这些复杂的因素集于一体,按照教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行整合,先在脑海里构想出一个大致的框架,然后用文字把所想写成教学设计固化下来,再反复阅读与修改,定型之后作为一种预案,最后在课堂上根据特定的情境灵活运用,这样,才能够让教学显示出高效性来。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中川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