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唐代边塞诗具有多元的思想内容与多变的表现手法,展现了边塞征战、边塞生活和边地风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边塞诗的英译研究对于我国文化“走出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促进全球文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然而现在国内对于边塞诗的英译研究近乎空白,目前面世的诗歌英译著作中,罕有以边塞诗为主题和研究对象的著作。本文就边塞诗的特点、边塞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做了探讨。
关键词:边塞诗 英译研究 翻译理论 翻译
盛唐期间的边塞诗,作为中华文化卷幅中最为磅礴大气的一页,反映了大唐王朝的强盛气象,体现了古代人民忠心爱国、坚毅勇敢、顽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隅大放异彩,值得我们探索和传承。然而通过检索发现,当前国内对边塞诗的英译研究数量不多,且存在一些翻译的不足,本文主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边塞诗的特点
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光辉历程中,唐诗显得尤为精彩夺目。唐诗渊薮人文,种类多,数量大,但以高适、岑参等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具有昂扬、恢宏的气度,因而与田园诗派、山水诗派齐名。边塞诗作为唐文化的重要体现,寄托着报国立功、豪情壮志、相思别情等情感,渲染了一个时代的凌云激情、纵横风云,为中华文化的绚烂画卷留下了浓墨重彩又独一无二的一笔。
在唐代,在边塞从军、立功报国成为当时人们施展抱负、实现壮志的一种出路。在此背景下,很多文人投身入幕,远赴边陲,他们的边塞经历和亲身体验有力地促成了边塞诗创作的高峰,形成了边塞诗派,为后人称道。其中涌现出很多杰出的边塞诗人,如高适、李颀、崔颢等。随着边塞诗派的发展成熟,反映边疆军旅生活的诗歌作品也蔚为壮观,边塞诗也成为唐代这个诗歌王朝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在唐代边塞诗里,可以发现许多由北疆或西域乐器、兵器、景象等组成的审美意象群。边塞诗作品中大量使用楼兰、玉门关等地理类意象,大漠等自然类意象,羌笛等乐器类意象,金甲、角弓、吴钩等战甲兵器类意象,这些意象在构造诗歌意境、表达诗歌情感和深化诗歌主题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譬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这三种乐器类意象的运用烘托出苍凉、雄浑又悲壮的氛围,突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高昂的爱国情怀,慷慨的英雄气概,饱满的战斗热情,和奇异的塞上风情,一同组成了唐代边塞诗的瑰丽雄奇。诗歌情感多是表达英雄气概、乐观精神、献身祖国、反对征战、离愁别恨等真情实感,这些对于生命的思考、灵魂的对话、真实的情感表达共同形成了唐代边塞诗悲壮的深厚意蕴,赋予边塞诗以恒久的生命力和深刻的内涵。
二.边塞诗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唐代边塞诗英译的成果主要以专著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唐诗英译作品的形式呈现,尚且没有专门的英文译集问世。其中一些唐诗译作采用了改译、归化、直译、意译等多种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法;译诗文体上主要有无韵体、韵体、自由体等。在唐诗英译作品集如许渊冲等编译的《唐诗三百首新译》等著作中含有少量的唐代边塞诗英译成果,这些边塞诗英译作品主要呈零星分布,并未形成系统,体现出研究不足、作品不集中、缺少系统化的边塞诗英译理论等缺陷。
此外,在国内外的边塞诗翻译中,还存在英译的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具体体现在脱离诗歌的直译,对于地名、官职、兵器、乐器等名词翻译标准的争议,以及忽略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英译等。
以“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的英译为例。白草生长于戈壁滩沙漠中,又称芨芨草。Witter Bynner将其译为“white grasses”。“北风卷地白草折”这句话中的“白草折”三个字凸显了句中的边疆和北风,从侧面强调了这两者荒凉广袤和严寒凛冽的特点,在这层含义上,“white”这个词显得相对单薄,不够有力,直译之后达不到诗歌原句的表达程度和效果,有失精确。胡天意思是北疆的天,一方面点明了事件发生的地点——塞北,一方面与北风对应,烘托出大漠的孤寂荒凉之感。如果简单的译为“In the borderlands”,则显得较为平淡,略去了“胡”这个词的文化背景和独特意味,失其自然粗犷之感。而许渊冲翻译时选用“Tartar”(鞑靼)来凸显“胡”字的意味,把“胡天”译为“Tartar sky”,两种翻译分别使用了归化(Domestication)和异化(Foreignization)的翻译策略,而许渊冲先生的“Tatar sky”,点明了这首诗写作的地点,使读者充分体会到身处大漠的荒凉旷寂之感。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句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乐器,Witter Bynner译作“lutes, guitars, harps”,而胡琴的“胡”字突出了这种乐器的独特性,指出它是北方民族特有的乐器,所以翻译为“Tartar lutes”更贴切。把琵琶译作“guiters”,取西方乐器吉他之意,这种翻译将东西方的乐器混作一谈,未免有些不妥。在此前提下,采用拼音的方式直接译出“pipas”,准确翻译的同时又传播了中国文化,更为可取。在“羌笛”的翻译上,Witter Bynner选择了“harps”(竖琴),有些混淆了羌笛和竖琴的概念,羌笛是一种管乐器,而竖琴是弦乐器,二者并不相似,这样翻译不够严谨。
再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涣)译文为“The Luteous River glares heavenwards to the white clouds,And a lorn pile lies by amount a hundred furlongs high.”(孫大雨《英译唐诗选》,2007)其中有四个意象,“黄河”译为“The Luteous River”,“白云”译为“white cloud”,“孤城”译为“a lorn pile”,“万仞山”译为“a mount a hundred furlongs high”,以上四个意象均为直译法。首句中“heavenwards”修饰“glares”,意思是“向天上”,表达原诗“上”的意思,翻译出了字面意思,省译了原文中的“远”。后一句增译“lies”作为动词,表示孤城位于高山里。从整体上看,译文不够简洁,没有采用韵体来翻译诗歌,从遣词方面来说,对原诗的还原度不够高;但精确表达了原诗的基本含义,符合译诗忠于原诗的基本原则。在“一片孤城万仞山”这一句中,译文增译的“lies”仅仅表示孤城存在于高山间,但并没有表达出孤城被山遮挡、不见全貌、朦朦胧胧之意。总之,本篇译文采用直译的手法,经过省译和增补等,基本表达出诗句的内容含义,但对于英译诗句修辞和氛围的把握不够好,缺少严谨性和准确性。
三.边塞诗英译存在问题的原因
很多外国学者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研究唐诗中,推动唐诗英译研究的不断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例如《神州集》(庞德著)、《英译唐诗选》(弗莱彻著)、《中国古诗选译》(阿瑟·韦利著)等英译作品。同时,外国学者对唐诗作者及作品的研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如:《李白诗歌与生平》和《中国最伟大诗人杜甫诗歌注释》(海陶玮著),《白居易的生平及其时代》(阿瑟·韦利著)等著作。但与此同时,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跨文化研究有时会造成上一章节所述的问题。此外,边塞诗的英译作品呈零散化、泛化等特点。
其次,由于国内对于唐代边塞诗英译的研究还有很大空白,翻译体系与翻译理论均未形成系统,专家专著也零星分布,体现在英译作品上的影响就如第二章节所举的例子,译作不够准确严谨。
再者,一些唐代边塞诗中的生僻名词,包括地名、兵器、官职等等,由于年代久远,一些说法和释义已经失传,或者存在于孤本典籍中,难以一一去寻找对照,给翻译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这些都提醒我们,应当重视对边塞诗的英译研究,有关文化部门应组织和引导优秀学者进行研究,设置奖励机制,促使行业内边塞诗研究的蓬勃发展,形成完备的翻译理论规范与体系。此外,学者们应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对生僻名词应当勇于攻坚克难,多查阅古籍资料甚至走访边地古迹调研、去博物馆记录唐代乐器、兵器等器具的具体尺寸、形状,以达到精确描述、准确翻译的目的。
四.结语
边塞诗英译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提示我们,首先,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研究学者们应主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树立跨文化视角,在做到“信达雅”的同时,充分考虑中英语言文化以及社会背景的差异,从多种角度翻译,使译作合乎读者的语言逻辑和思维方式,为中西文化交流搭起桥梁。
同时,作为译者,应当深刻意识到广泛阅读史料资料的重要性,不但要做到知人论世、积淀文化素养,还要致力于以边塞诗英译的深入研究来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应自觉立足于时代和民族立场,传播唐代边塞诗文化,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Bassnett,S.(2004).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Bassnett,S & Lefevere,A.(1990).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M].York:Pinter Publishers.
[3]俞平伯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
[4]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5]王振国,李艳琳.《新英汉翻译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6]趙俊英.《现代英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2016年
[7]罗良功.《英诗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8]王佐良.《英诗的境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
[9]杨元刚.《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五州传播出版社,2006年
[11]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D].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作者介绍:贾苏雅,广西民族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外语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