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阳,刘易苏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国际医疗部,广东 深圳 518000)
乳腺癌是多发生于女性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更是呈现出上升以及年轻化的发展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1]。就现阶段而言,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通过手术治疗能够将病灶组织有效地切除,从而延长生命时限。但是由于手术始终是一项具有创伤性的操作,甚至部分患者需要将整个乳房切除,涉及到第二性征,会对患者心理状况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2]。除此之外,手术治疗还会不同程度地损伤局部组织,影响背阔肌部分功能,从而影响患侧肢体部分功能,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3]。因此,需要予以科学的康复措施进行干预。传统常规康复训练无针对性,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有氧康复训练具有个性化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取得更为满意的康复效果[4]。鉴于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有氧康复训练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年龄18~68岁、平均(50.42±4.44)岁,BMI 22~31 kg·m-2、平均(26.32±1.24)kg·m-2,乳腺癌TNM分期:T0—T2期21例、T3—N2期17例。观察组38例,年龄19~69岁、平均(50.44±4.43)岁,BMI 22~30 kg·m-2、平均(26.31±1.22)kg·m-2,乳腺癌TNM分期:T0—T2期22例、T3—N2期16例。2组患者的年龄、BMI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
入选标准:1)乳腺癌术后;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年龄≥18岁;4)无精神疾病。排除标准:1)无法进行有效交流者;2)伴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者;3)伴有其他良性乳腺疾病者。
1)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具体内容: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一对一示范讲解,在训练的时候亲属需要陪同,在手术后24 h患者可对手指以及手腕进行活动,术后1到3 d内则可进行曲肘、肩关节前曲、肩关节后伸等训练,此过程需要注意幅度,术后7 d进行摆臂等肩关节锻炼。2)观察组接受有氧康复训练,具体内容:①首先播放轻音乐,并平整气息,进行热身运动。将双臂在身体两侧平放、仰卧平整,尽可能将全身肌肉放松。进行背阔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面向墙面,并保持站立位,手臂自然向下垂,伸直患侧的肘关节,在拉力器的帮助下于墙壁固定高度,手部将拉力器握住并行后伸运动。指导患者将患侧向墙壁靠近,然后进行内收运动。②开展哑铃训练。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哑铃训练,患侧将哑铃握住,并行内旋转,之后渐渐增加强度,为有效增加趣味、提升依从性,还可开展太极拳(简化)锻炼。③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指导患者行鼻式呼吸,吸气时注意缓慢、细长,且同生理自然原则相符合。结合相关视频对上肢进行锻炼,同时与调息法相配合,将运动有效地配合呼吸。在住院期间内,由专门的康复教练予以指导,每日2次,分早、晚进行,每次时间约为15 min。④有氧康复训练结束后,需要行冥想放松干预。将全身放松,播放轻音乐,首先护理人员需要温柔地讲解一些美好、具有关怀性等的话语,之后患者可自行冥想放松。共干预6个月。
比较2组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情况。1)上肢运动功能:包括后伸角度、旋内角度以及内收肌力。患者取站立位,上肢自然下垂,肘关节伸直,以竖直线为基准线,确定手臂中轴线,以量角器测量。后伸角度为手臂中轴线与基准线角度;旋内角度为手臂旋内至最大角度;内收肌力采用弹簧秤测量,患者保持上肢不动,手持弹簧秤水平向外侧牵拉,取最大拉力。2)生活质量评分:根据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分判定,该表包含了生理职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4个维度,分值范围为0~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其生活质量越高。3)心理状况选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判定,SAS分界值为50分,SDS分界值为5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或抑郁程度越严重。
干预前,2组上肢运动功能各项数据(后伸角度、旋内角度及内收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各项数据(后伸角度、旋内角度及内收肌力)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表1 2组上肢运动功能比较
干预前,2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生理职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职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等)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2。
表2 2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分
干预前,2组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3。
表3 2组心理状况评分比较分
现阶段,乳腺癌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外科手术以及化疗进行配合治疗,但是术后女性性征会发生一定改变,加之长时间制动,上肢功能可能会出现障碍[5-6]。除此之外,受到化疗后毒副作用的影响,其生理以及心理等多个方面均可能会失衡,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且不利于预后。因此,需要对康复训练予以足够重视。
常规康复训练方式虽然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康复内容缺乏针对性,导致其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患者的康复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心理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将有氧康复训练应用到乳腺癌患者中的效果理想。近年来,有氧康复训练是一种将有氧运动与康复训练有机结合的训练方法,在进行有氧康复训练的时候,通常是以瑜伽方法为主,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便于训练更加具有个体化特征,经过训练,能够促进体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强度并提升运动耐力,脏器能力也能够相应提升[7-8]。除此之外,通过运动还能够对神经系统带来微电刺激,有利于放松大脑皮层,缓解内心负面情绪,通过简化太极拳等锻炼,帮助增加趣味性,不仅可调动起积极性,还能够提高依从性,从而促进康复[9-10]。在开展有氧康复训练的时候,还需注意结合患者机体实际状况,将病情稳定作为基础,然后循序渐进地开展,不得操之过急,以取得满意的预期效果[11-12]。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行有氧康复训练干预后,能够有效提升其术后生活质量,改善其上肢肢体功能以及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