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在中南大学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08-31 00:08:10夏君玫张伟伟
体育科技 2020年2期
关键词:实验班篮球实验组

余 玲 夏君玫 李 越 张伟伟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在中南大学篮球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余 玲 夏君玫 李 越 张伟伟

(中南大学体育教研部,湖南 长沙 410083)

文章以提升普通高校篮球选项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以中南大学大一本科生为实验对象,将“翻转课堂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于普通高校篮球课公共课教学中。结果表明,经过一学期的教学试验后,“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技术动作更加规范,有效激发学生的篮球课程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锻炼态度的改善和提高。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篮球课教学

《教育信息化10年发展规划( 2011-2020)》提出,要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应该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电脑和智能手机高度普及,加之高校教育技术的高度发展,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成为当前趋势和基本要求。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等低效的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中南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篮球选项班大一新生(2018级)为样本,随机选择实验对象,选择了两个篮球选项班中的70名男生作为实验对象,剔除两个选项班中有篮球学习、练习经历的6名学生,将剩余64人对半随机分成实验组(32人)和对照组(32人)。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等在线数据资源,搜索相关文献,为本研究的设计、实验与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南京体育学院张惠红等编制《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水平量表》,量表条目30项,一级指标有四个维度:厌恶学习的程度、课外自主体育学习程度、喜爱体育课的程度、课外关注体育并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量表四个主成分的a系数均在0.78,分半信度为0.813,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本研究采用毛荣建(2003)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该量表由八个维度70个条目组成,量表采用李克特五分制。八个维度的克隆巴赫系数a系数都在0.8或以上,表明该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结构方程模型也证实了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

2.3 教学实验法

教学实验时间安排在2018年10月8日~2019年1月14日,共计15周30学时。其中理论课教学2学时,实践课教学28学时。实验班采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模式。两组学生在同一天的同一个场地上课,其中实验班在上午3~4节,对照班在下午7~8节。

体质健康测试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的要求,统一采用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系统,测试的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立定跳远、50m跑和1000m跑等7项。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体质健康的成绩分别在9月初和12月底的周日上午9:00-11:00进行测试。

2.4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测的结果与分析

在实验前,笔者对学生篮球技术水平的前测采用调查访谈形式,以“是否系统学过篮球课程、是否参加过篮球训练、是否有在课余进行篮球锻炼的习惯”等对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进行了解,选择的实验对象均未系统上过篮球课程和参加过篮球训练,以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篮球水平属于同质总体。

3.2 实施“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技术的影响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篮球专项考核内容均为1分钟三秒区外投篮和1分钟三分线折返运球上篮。这两项考核指标基本能够反映篮球技术教学的基本情况,成绩评定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从表1可以看出,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存在显著差异。影响1分钟三秒区外投篮成绩技术的主要因素有动作的合理性、运动的协调性以及运用过程中的心理负荷量。实验组学生经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后,知识内化得到了加强,完成动作的自信心也得到了相应的增加,故而成绩得到了提高。姜国福研究指出,篮球教学中利用互联网平台,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接受教育的时间、学习的阶段和顺序,使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4]。篮球课堂引入“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课堂教学的时间不局限于课堂90分钟,课后电子资料的学习让学习时间得到了极大的延展。新的教学模式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更大的欲望去熟练掌握运用篮球运动技战术技巧,最终建立起终身运动的良好健身习惯。

表1 实验前后技术考评成绩比较

实验组对照组TP 1min三分线外投篮8.06±1.13*7.16±2.110.01820.0364 1min三分线折返运球上篮7.41±1.16*6.50±2.060.01710.0342 技术考评89.59±3.77**85.34±4.530.00000.0001

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3 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

表2数据显示,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指标上属于同质。

表2 两组学生实验前后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比较(±S)

注:实验前与实验后相比较 *: P<0.05;**:P<0.01。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 P<0.05;##:P<0.01

教学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在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m和1000m成绩等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这可能是因为大一新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本身较低,经过一学期的选项课教学能够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与对照班学生相比较,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篮球选项课中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该作用的差异并不明显。

3.4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体育学习兴趣是个体的主观状态与体育学习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的积极心理动力之一,将会直接影响到每个个体投入到运动之中的专注、努力和坚持程度,影响到体育学习效果。实验班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验后,在喜爱体育课的程度、课外自主体育学习程度和课外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程度指标上比实验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在课外自主体育学习程度和课外关注和参与体育活动程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加强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学习兴趣,其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学生们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篮球学习,可能更愿意参与到篮球课程之中。学生随着参与程度的提升,篮球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生的成就感可能使得他们更加愿意继续参与到篮球学习和篮球锻炼之中。这些优异的运动表现,可提升的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另一方面,“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篮球选项课,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学生练习的时间增多,有助于学生所学的篮球知识与技能的深度内化,使“健康第一”“提升能力”等教学理念得以真正落实,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讨论与分析,进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表3 两组学生实验前后体育学习兴趣的比较(±S)

注:实验前与实验后相比较 *: P<0.05;**:P<0.01。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 P<0.05;##:P<0.01

3.5 “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影响

体育锻炼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和持久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态度对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是积极的体育锻炼态度,则会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促进实际的体育锻炼行为的发生。如果持有消极的体育态度,学生则会对体育技术的学习产生抵抗的心理,从而进一步阻碍了自己开展体育锻炼。所以说,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参与性和主动锻炼意识,进而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Hansenblas研究表明,态度影响意向,意向影响行为。JiriStelzer 等提出,体育锻炼态度代表了学生对体育的理解和评价,是体育成为高效教育手段的助推力。教学实验后(见表4),实验班学生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方面与实验前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目标态度和主观标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班相比,实验班学生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班(P<0.05),表明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锻炼态度的改善和提高。

表4 两组学生实验前后锻炼态度的比较(±S)

注:实验组,实验前与实验后相比较 *: P<0.05;**:P<0.01。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 P<0.05;##:P<0.01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实验后,实验组的篮球技术技能考核成绩和技评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

4.1.2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与对照班学生相比较,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篮球选项课中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提高效果相同。

4.1.3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在学习兴趣上与对照组出现差异,实验组的学习兴趣要浓厚于对照组。

4.1.4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锻炼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篮球选项课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锻炼态度的改善和提高。

4.2 建议

4.2.1“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篮球选项课中的顺利实施,关键是需要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需掌握线上教学所需的各种信息技术,包括视频的录制和搜集、体育教学资料的优化与整合等技术。其次,教师应不断更新篮球知识,提高篮球技能,完成课堂中的动作示范,指导学生的练习。

4.2.2“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点在于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总之,一切教学活动安排要围绕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体育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地干预措施,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

5 结语

“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手段与模式,是当代教育与课堂教学面对信息化社会的适应性结果。本实验表明,篮球选项课采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我们将该模式应用于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也只是一种尝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不同的问题。作为一线篮球选项课教师要正确面对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修正和调整以促进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1]张惠红.关于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5).

[2]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10).

[3]喻跃龙,戴建波,王泽湘.大学体育教程[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4(8).

[4]姜国福.基于网络的篮球教学系统设计[J].电子测试,2014(12):114-115.

[5]HIDI S.lnterest: A unique motivational variable[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06,1(2):69-82.

[6]李京诚,徐守森,王瑞苗,等.体育学习兴趣研究新进展[J].体育教学,2015,35(8):32-35.

[7]史绍蓉,余玲.运动健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

[8] Hansenblas H, Carron A V, Mark D 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ies of reasoned action and Planned behavior to exercise behavior: 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7,19:36-51.

[9]Jiri Stelzer, James,M. Emest,Mark.Fenster,&George Langford. Attitude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A Stud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Four Countries-Austria, Czechs Republic,England,and USA[J].College StudentJoumal2004,2(38):171-178.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ombines PAD Class with Flipped Classroom in Basketball Teaching in CSU

YU Ling, etal.

(Centr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Hunan, China)

2019年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2019jy132)。

余玲(1978— ),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锻炼与国民体质。

猜你喜欢
实验班篮球实验组
Bone palsy eliminates granules to regulate Wnt/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and intervene in hormonal 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in rabbits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今日农业(2021年6期)2021-11-27 08:05:59
无抗养殖典型案例分析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08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NBA特刊(2018年14期)2018-08-13 08:51:50
篮球
幼儿100(2018年13期)2018-05-11 05:34:49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