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凤
摘要:家庭教育该与幼儿园教育的互补,可使幼儿更加健康的成长,树立良好的品质。因此,本文针对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做出了进一步探究,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园;互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260-01
幼儿生活最重要的两个场所便是家庭和幼儿园,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幼儿在家时,会受到家庭成员无微不至的关爱,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为幼儿接受教育的两个层面,对幼儿教育均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园教育会影响幼儿的未来成长以及发展,所以要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使其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并使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统一,实现一致性,实现幼儿教育的互补以及结合,以便幼儿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
1.家庭教育为幼儿教育奠定基础
从孩子的角度进行分析,家庭中最亲密的人便是父母,并且家庭也是幼儿最熟悉的环境,父母与幼儿之间不需要孩子有特殊的适应期,孩子在稳定以及熟悉的环境中,可逐步完善品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1]。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于事物有着非常强烈的感知,喜欢模仿,所以父母便是幼儿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父母需要在合适的时间以及场合引导孩子,在批评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语言用词。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品格形成,智力发育以及能力发展等有着关键性的影响。
幼儿在刚面对幼儿园时,会产生抵抗心理,有些幼儿因为没有快速适应幼儿园,甚至变得沉默寡言,有些敏感。如果在家庭教育中,可为幼儿去幼儿园做好相应的准备,会使其焦虑有明显的减少,使幼儿园入园之后的适应时间缩短,尽快融入到幼儿园的环境中。因此,在幼儿没有进入到幼儿园之前,父母需要幼儿做一些准备工作,可有效减少幼儿的焦虑,使其缩短进入幼儿园之后的适应时间。在幼儿未进入到幼儿园之前,可为幼儿多讲述一些幼儿园的故事,带幼儿多感受幼儿园的气氛,也可以带幼儿到幼儿园参观,使其与幼儿园老师多接触,可帮助孩子减少陌生感,更快融入到幼儿园的生活[2]。
2.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巩固和延伸
2.1 家庭环境的布置与幼儿年龄特征要符合。
从物质环境角度进行分析,需要对幼儿园的环境布置进行参考。装置幼儿的方面,需要将幼儿的年龄特征给予体现,不可过于成人化。墙面引用的色彩,应用多样化并且柔和、鲜明。多放置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和卡通图案,以便为幼儿带来更加充分的触觉刺激和视觉刺激。此外,在房间的角落,可为幼儿设置一些活动的区域和图书角,并时常帮助幼儿变换方面布置,与幼儿共同创设计美好的小天地。
2.2 家庭作息时间与幼儿园相符合。
有些幼儿在幼儿园非常听话、乖巧,但是在家里却没有礼貌,人性。还有些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习惯非常好,但是在家里会挑食,吃饭的时候看动画片、边吃边玩等。这是由于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不一致导致的。
有些家长的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所以当幼儿提出一些要求时,会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所以在无形中便纵容孩子。因為有些家长太过于溺爱孩子,不舍得让孩子自己动手,所以孩子在家会懒惰、依赖父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差别,使得幼儿的表现有很大差异性,容易使其失去生活地理性,在生活习惯方面有着非常强的依赖性,长此以往便会养成没有礼貌、自私和懒惰的性格。
因此,家长要时常与幼儿教师沟通,对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有所了解。如:了解幼儿园不可挑食、吃饭不可吵闹、吃完自己收拾碗筷等。并在家继续执行这些规则,以便对幼儿的生活习惯进行巩固和保持[3]。
此外,在学习方面,家长还要及时了解幼儿在最近一段时间当中的学习安排,以便积极配合幼儿园,帮助幼儿巩固学习成果。例如:幼儿园需要学习色彩,家长便可以在家庭游戏或者生活中帮助幼儿认识色彩。
3.抓住时机锻炼幼儿各方面能力
幼儿离开幼儿园之后,家长可以围绕孩子的学习以及生活,谈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在幼儿园都做了什么游戏?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等。鼓励幼儿重复知识,描述当天的事情。这样,不但可以对幼儿的叙述能力进行培养,还能使其巩固知识。例如:问幼儿今天在幼儿园听了什么故事,幼儿回答《雷锋叔叔的故事》,之后可以诱导幼儿,重讲自己也想听,让幼儿给自己讲一讲雷锋的故事,并提问从中学到了什么品质。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提升能力,并树立信心。
4.结束语
总之,幼儿园的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幼儿来说都非常关键,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共同合作,保持一致,才能使幼儿更好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等,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艳.试分析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课程教育研究,2017(01):11-12.
[2] 李芙蓉.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1):264.
[3] 孙利.家庭教育该如何与幼儿园教育实现互补[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