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国学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

2020-08-29 13:40龚思敏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人文素养小学

龚思敏

摘要:苏轼曾说过“经典一部,胜杂书万本”。国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是做人最根本的学问,国学教育能让学生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国学经典;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2-0045-01

由于国学经典内容丰富,因此,最近几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掀起了一股学习经典国学的热潮。当前的小学国学经典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认为国学经典教学不能过于强调理解,而应以渗透德育教育为主。在此,我对于国学经典教学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同行一起探讨。

1.小学国学经典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师对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认识浅薄。

大部分的语文教师都认为一定要在学生对内容理解之后再进行背诵。这种认识致使学生在进行经典诵读时注意力就集中到对经典诵读内容意义的理解上。表面上,这种教授的方法没有错误,但其实违背了经典诵读教学应该遵循的模糊性原则,结果在教学目的上出现了偏差。

1.2 无法保障国学经典教学的时间。

尽管当前小学国学经典教学已经普及,但是依然有一些地区与学校不够重视,没有安排固定的时间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只有语文教师偶尔在语文课上盲目地传授一些经典诵读的内容给学生,学习没有系统性,学生精力自然就无法集中,没有了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国学经典教学毫无效果。

1.3 国学经典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繁多的国学经典中,最精华最具有价值的却不一定是最适合小学生读的。因此在篇目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到小学生所处的认知阶段、阅读能力以及语言学习水平,由浅及深、循序渐进。

2.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国学经典

我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2.1 创设国学经典教学小环境。

学校里的环境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最好的阵地之一。良好的环境有利于给学生一种心灵上的美。教师要善于利用学校里的角角落落,创设国学经典教学的小环境,从而创设德育教育的大环境。当学生感受到校园里的浓郁的书香气氛,品味到国学经典的美文,这时的学生会回味无穷,他们会感觉到校园里到处都散发着迷人的芬芳,感受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气息,这都对学生的品德提升起到了耳濡目染的作用。

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宣传栏里张贴一些国学经典内容,对学生的德育起着警示作用,更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举止的一个提醒。我们还可以把学生自己绘制的国学经典小诗文贴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告诫学生要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保护好自己的作品。一旦当学生形成了自觉行为后,就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不可以估量的作用。

2.2 举行经典诵读活动。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在诵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修养和写作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古代诗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精神,值得我们仔细地欣赏、品味。在国学经典诗词当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精髓和真正的内涵,感受古诗文所凝结的文化精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古人的名言警句,使学生自觉按圣贤的要求约束自己,身体力行去实践。经典诗词中,还蕴含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励志哲理,体现了“吾日三省吾身”、“人贵有自知之明”的立人之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使学生体验到“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处处暖人心”的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从“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中体验那种辛勤为民、毫无私心、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可见,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在声情并茂的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在平时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例如十五分钟晨诵、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读、古诗新唱等,让学生咀嚼体悟,自然就润养身心,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在无形中得以传承。此外,在学生诵读的基础上,国学课上还需做一些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让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学经典传承活动中来,增长见识,修养身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3 开展传统节日的教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进行国学教育时,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国学文化的魅力。在重阳节的时候,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手抄报。开展一次交流会,让学生汇报关于重阳节的知识,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并吟诵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在清明祭扫烈士墓和怀念亲人时,引导学生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并给孩子们介绍清明节的习俗。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特有的节日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

2.4 诵读经典故事,挖掘德育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其实基本上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都是由一個一个的故事组成的。如《三字经》,很多小学生在上小学之前就背诵过《三字经》,但是那只是一种机械的背诵,他们对于《三字经》里面包含的故事内容知道得太少。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挖掘书中蕴含的故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查资料,寻找故事原文。只要教师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说故事,听故事,就能通过《三字经》的学习,挖掘到文章里蕴含的德育思想。

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利用活泼生动的形式在学生心中播下民族优秀文化的种子,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渗透国学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道德修养,行为规范的“四有”接班人,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人文素养小学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