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策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2020-08-27 07:38朱卫宏
文理导航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整改措施道德与法治

朱卫宏

【摘 要】近年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引入生活化的案例增进教学效果,吸引学生注意,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可是收效和预期却有着鲜明的差异,出现了诸多误区。本文就将从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入生活化的案例出现的几大误区,以及如何针对误区进行有效整改这些角度,展开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案例;出现误区;整改措施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科和生活的联系,给学生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强他们对学科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所谓生活化的教学,是指在实际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培养学生参与生活的主观愿望。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融入所学知识,有效陶冶自身的道德情操。因为本身学科课程就是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的,道德与法治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同时又用来指导生活,因此,假如脱离生活本质的情境,那么教学必将走进死胡同,我们的课堂也终将成为一潭死水。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上述出现的诸多问题,努力探索一条科学有效的生活化的教学之路,力求提升我们的教学效果,增进课堂师生的互动。

一、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生活化教学出现的误区分析

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丰富多彩,课堂融入生活话题成为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堂魅力的来源。任何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思路都是纸上谈兵,它不仅失去了这些资源的丰富性,也导致课堂丧失了应有的生命力。在实际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的预设和收效大相径庭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设定目标虚化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基本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做到有效的和谐统一,但是有时教师却为了硬性创设生活化的案例标新立异,却大幅度脱离了学科的特点,人为割裂了三维目标。如果忽略了生活化案例的主旨,便导致课堂的教学主题没法落实,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所以这样的创设情境势必会导致教学目标偏离我们的课程标准。例如在学习《网上交友新时空》时,如果仅仅围绕敏感话题展开讨论,把关注点都放在网络交友的负面新闻里,只给学生呈现多种多样的案例,但是如果没有做好网络交友的实际方法指导,就会导致教学目标出现严重偏离。

(二)探究形式空洞

我们所处的生活是由诸多鲜明生活的事件构成,这是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载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到虚拟的生活情境。初衷是为了给学生营造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唤起记忆,加强生活感受,然后发表意见,得到结论。但是部分教师在具体的生活教学实践中,假设的情境是虚拟的生活,没有认真做好设想,因为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矛盾冲突,便不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激烈思想斗争,导致探究没法得到落实。这样的教学思路是非常不利于教学的内化的。例如在学习《法律伴我们同行》时,如果选取的网上事例涉及到的法律知识学生不熟悉,便难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呈现流于形式

教学中选择生活化的案例素材是从我们新课程倡导的回归课程的理念而出发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出现为生活化而生活化的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误区。我们课堂上采用的生活化的案例,没有采取合理的取舍,只是简单的呈现出来,哗众取宠,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挖掘和深化内涵。那么自然对所学的知识只能停留表面,浮光掠影。例如在教学《让家更美好》一课时,如果仅仅是出示多样化的生活情境图,给学生讲述家庭的温暖,感受家人亲情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流于形式的教学,不会给学生心里带来多么积极的影响,而应该切切实实地引导他们实际奉献和付出,才能够体会到付出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对家的感悟也会更加深刻。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进生活案例的有效策略

针对教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诸多误区,在进行教学改革时,不妨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规划好科学、合理、系统的教学目标

教学中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的有力指导。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做到科学合理规划。应该让学生做到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从他的最近发展区向外拓展,不要给其制定过高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我们不仅要把国家立德树人的标准与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相契合。要根据国家的发展层面的目标来确立学科的教学目标。还要在符合上级教育目标的基础上,与学生自身发展需要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同时,还要能做到理想与现实互相结合。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要源于生活,同时又要高于生活。设定的目标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的浅显易懂,让学生感受到它的可实现性,但是要避免平庸化,体现目标的先进性和理想性,引导学生向更高层面去自我努力发展。如在教学《凝聚法治共识》这一课时,不仅通过真实案例呈现,让学生总结出从社会层面需要遵守的法规,还能够从校园和家庭的角度,做好法治意识的渗透。

(二)课堂教学素材选择要精心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面广量大,包含了国情、法律、道德、心理等诸多方面,而且其中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其自己独有的逻辑体系和广泛的知识内容。我在教学时由于时间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可能对于这所有的体系没法完全系统的教学,应该是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寻找适合学生发展规律,并能够促进其终身发展的教学体系。例如在学生七年级时,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发展情况,首先从学生面前的实际问题出发,给他们提出“做好学生,成为好公民”的基本要求。在做好自己的基础上,再沿着他个人成长的轨迹,有序展开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乃至个人与祖国之间的教育。这样的整个內容循序渐进,有一定自身的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特别乐于接受。

其次,我们选择的教学案例应该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的特色,反映社会的生活。每一个时期的道德与法治的教材都是与时俱进的,教材的版本在不停地变化,不断剔除落后的旧知识,把社会中崭新的观念、方法、问题纳入到教材的体系中,因此,我们应该在深刻理解教材的编写理念时,能够正确处理好丰富的社会生活案例,让现实生活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重要来源。

再次,我们可以筛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有其特殊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积极思考,并且增强本学科的强大吸引力。在传统的教材体系中,一般会引入理想化人物典型。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学生身边真实发生的鲜活人物和事例,用亲切朴实的话语娓娓道来,让学生树立标准的价值观念,增强课堂探究的实效性。

(三)选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中选择生动的生活案例只是课堂成功的第一步,我们还应该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和真实的生活案例之间直接实现对话,互相交融,真正把生活的案例变成学生的精神食粮,体验到深刻的学习和研究的乐趣。教学行为是一个互动交流的活动,在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敞开心扉,接纳信息,是构建互相包容的课堂关系。引导师生根据生活案例,针对一些挑战性、开放性的话题展开激烈的辩论或者是研讨,可以促进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和深入性。如在教学《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时,我们便围绕“我的好朋友”这样的话题,展开探讨。谈一谈心目中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自己不想和别人做朋友的原因是什么等,在谈话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明白友谊的真谛。

三、结束语

生活化教学策略是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最佳选择,它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只有做好素材的甄别和筛选,才能够把作用发挥到最佳。

(江苏省如皋市实验初中,江苏 南通 226500)

猜你喜欢
整改措施道德与法治
新形势下电厂环保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进入状态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浅析黔南民族地区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
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规检验结果的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