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旭,柳芸菁,刘菁菁
(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山东潍坊 2610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对关节损伤严重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年升高[1]。其早期症状有晨僵、对称性小关节肿痛、低热及疲劳等,实验室指标中ESR、CRP、RF 等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RA 的治疗目标是临床缓解,即没有临床症状或疾病活动[2],早期干预可抑制关节畸形的进展。 一般采用常规药物处理, 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慢作用药物[3]。 随着中医的发展,针灸理疗逐渐在RA 的治疗上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针灸理疗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越来越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我们关注。 通过对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期间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诊治的RA 患者106 例进行研究,表明针灸理疗联合常规药物不但可以使RA 患者疗效更好,对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也有明显优越性,有利于患者的康复,现报道如下。
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诊治的RA 患者106 例,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共53 例,男12 例,女41例,平均年龄为(59.13±2.56)岁,平均病程为(7.05±3.02)年;另一组为对照组,共53 例,男14 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60.16±2.19)岁,平均病程为(7.02±3.08)年。 纳入标准:(1)符合临床上RA 的诊断标准;(2)患者同意使用针灸理疗。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其他疾病;(2)临床资料不齐全。
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治疗的循证性诊疗指南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对照组单用常规药物治疗: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31020644;用法:每周口服1 次,每次7.5 mg)、来氟米特(国药准字H20000550;用法:每日口服1 次,每次10 mg)、美洛昔康(国药准字H20 020217;用法:每日口服1 次,每次7.5 mg)。 以上药物每4 周为1 个疗程,需连续服用2 个疗程。 研究组在用常规药物的同时加用针灸理疗。
针灸疗法:穴位,主穴是对足三里(双)、三阴交(双)、风池(双)及关元进行针灸治疗。 局部中指关节的穴位为八邪;腕关节穴位为内关、合谷、阳溪及外关;肘关节穴位为手三里、曲泽、少海及曲池;肩关节为天宗、肩腧及肩贞;髋关节为承扶、秩边及环跳;膝关节穴位为阳陵泉、内外膝眼及血海;踝关节穴位为绝骨、昆仑及解溪;趾关节的穴位为八风。 进针方法,使用针的型号为0.25×40.0 mm 毫针,通过单手进针法进行操作。 主穴(提插补法)及配穴(平补平泻法)进针并捻转得气后使用艾条灸10 ~15 min,以皮肤潮红为最为适宜。 14 d/疗程,总共6 个疗程。
物理疗法:在患者常规药物的基础上给予中频脉冲、中药熏蒸等物理治疗方法。
患者的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数及活动障碍数等临床型指标,ESR、CRP、RF 等实验室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压痛明显减轻,握力明显增加,关节肿胀、晨僵情况有效缓解;有效,压痛减轻,握力增加、关节肿胀、晨僵情况有所缓解;无效,压痛无减轻,握力无增加、关节肿胀、晨僵情况未得到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人数/该组患者总人数×100%。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计量资料两组间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 表示, 利用t 检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利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的疗效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比较[n(%)]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关节肿数量及关节活动障碍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相应指标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比较(±s)
表2 两组临床症状治疗前后比较(±s)
?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ESR、CRP 及RF 差异不大(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比较(±s)
?
RA 是最为常见的风湿免疫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患病人数多,女性多于男性[4],通常有关节疼痛、功能损害和生活质量下降,并有进行性关节破坏的危险。 其发病机制与基因[5-6]、药物[7]、免疫[8]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但尚未完全明确。 该病早期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会遗留不可逆转的关节畸形,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故早期对RA 患者进行干预尤为重要。
RA 患者的一般治疗方法为非甾体抗炎药及慢作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等药物,该治疗方法可缓解炎症,减慢疾病的发展进程,但长期服用会有一定的副作用。甲氨蝶呤作为国内外所认可[9]的RA 的金标准治疗药物,为常用的慢作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之一,但长期服用,会引起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大剂量应用甚至会引起高尿酸血症肾病,导致血尿、蛋白尿及尿毒症等。 由于RA 患者需长期控制病情,因此,选择一种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与常规药物联合应用尤为重要。近年来,针灸理疗[10]因为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在缓解RA 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康复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针灸理疗属于中医治疗方法的一种,为中华文化的特色,是中华医学文化的宝贵传承。 中医针灸又分为针法及灸法。 针法是首先明确穴位的位置,继而将毫针刺入穴位,辅之以捻转和提插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灸法是将燃烧的艾条置于穴位附近,通过熏灼穴位对穴位进行刺激以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11]。 张镭潇等[12]研究表明针灸理疗可以对RA 病人的免疫功能进行调节,对血液流变学进行改善,对于改善微循环及增加皮质醇的分泌方面亦有一定作用,因此可以用于治疗RA,控制RA 病人的病程进展。
中医认为RA 属“痹症”[13],其病因是由于人体抵抗力下降或出现免疫功能紊乱导致人体内部没有足够的正气抵御风寒湿等易侵犯人体的因素,当风寒湿侵入人体,使得人体各循环不能正常运作,经脉闭塞,从而出现的一系列关节麻木僵硬、不能屈伸及关节活动障碍、肌肉出现肿胀疼痛、低热及疲劳等表现。 而针灸疗法可起到活血、疏通经络、缓解炎症、促进有害物质排出及中和体内的风湿寒等邪气的作用。 由于其可有效调控免疫系统,起到缓解类风湿病人肢体僵硬、关节疼痛肿胀的作用,可有效地促进RA 患者临床缓解及康复。 物理疗法可使关节局部升温,有利于疼痛肿胀部位的活血化瘀,驱逐风寒,从而使患者循环瘀滞部位畅通,有助于RA 患者的康复。 针灸理疗对于RA 患者的作用效果较好,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 针灸理疗不但能对RA 患者进行对因治疗, 对于RA 患者后期出现侵及神经导致的神经痛等并发症的康复治疗也起到重要作用,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RA 患者由于炎症累及神经导致的下肢神经痛症状,对于肢体疼痛状态的恢复有较好的康复作用。
在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34%(50/5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3.02%(4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3, P<0.01)。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关节活动障碍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ESR、CRP、RF 等指标的恢复程度要优于对照组(P<0.01)。该研究观察了研究组及对照组在加用针灸理疗前后病人的临床疗效、症状及ESR 等指标上的区别,发现针灸理疗对RA 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恢复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对减轻关节疼痛肿胀方面有更好的改善,利于RA 病人的早期治疗与康复,可以用于临床推广。 针灸理疗为RA 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病情稳定的RA 病人,特别是合并神经损伤导致肢体疼痛的,可以在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联用针灸理疗, 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对于RA 病人的病情缓解及康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 针灸理疗对RA 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及ESR、CRP 等实验室指标的改善上作用确切, 有利于病人早期康复,且副作用小,价格低廉,但同时应结合患者情况,个体化治疗,对病人的病情进行早期评估,避免疾病的早期恶化及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