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英语教学和跨文化教育的融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需求,践行动态化教学指导工作,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本文简要分析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并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兴趣教学、教学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教学培养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跨文化意识
【作者简介】苏才玉,福建省龙岩市第九中学。
语言的教学要将学生的语言素养和知识运用能力作为关键的衡量指标,尤其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渗透文化教育,确保能引领学生开拓国际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的全面优化奠定基础。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对英语教学而言,词汇教学是基础教学环节,也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词汇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填鸭式的词汇背诵,要将交流能力作为词汇教学的目标,鼓励学生在掌握词汇后更好地和外国人开展语言交流。因此,词汇教学中尊重并且向学生渗透西方差异性文化十分关键。
一方面,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是不同文化结构和思维的体现。因此,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和价值。教师要将培养学生文化认知意识作为重点,从而引导学生明确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鼓励学生在明确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词汇的背诵和应用,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我国英语教学中一直存在英语汉语化的问题,学生在词汇选择以及语法应用方面存在着汉语性思维,使得英语沟通和交流一直是教学中的弱项。基于此,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跨文化意识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将优化学生的思维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有较为突出的价值,也能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全面提高。
二、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
为了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搭建完整的教学框架,确保教学内容和跨文化意识培养结合在一起,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1. 转变教学方法。为了进一步体现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价值,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思维,利用更加有效且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水平。教师要发挥“生本”教学的优势,打造学生为主导的课堂结构。与此同时,教师也要设立专题或者利用小组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确保学生能从被动背诵词汇转变为主动认知词汇背后的文化历史。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例如,Waterloo 这个词产生于1815年,是在法国滑铁卢战役后出现的,这个词有“遭受重大挫折”的意思,代表了一段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滑铁卢战役的相关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優化教学内容。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就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渗透相应的文化常识,确保学生能更好地体会课程内容。高中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学习时间也比较紧张,所以教师要利用高效的渗透教学机制提高学生的知识认知水平,在潜移默化的教学点滴中提高学生对词汇跨文化交际应用价值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在课程讲解的过程中或者习题讲解中渗透词汇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背景,从而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强化兴趣教学。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要积极落实兴趣指导教学的方针,打造更加高效合理的英语课堂,确保教师能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水平。因为高中生的课外时间不多,所以教师可以将大量的文化常识和英语知识进行分割,采用化整为零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优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每天完成相应的词汇任务,并且了解词汇背后的故事,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教师每天布置一句英语谚语或者成语等,有效引导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如“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表示进退两难,西方人将sea和devil并列,说明了对海洋不可抗力作用的敬畏。
4. 应用信息化技术。教师要将计算机技术和英语教学融合在一起,尤其是词汇教学,教师可以将单词进行词根的分解,然后介绍相应词根的内涵,进行专题词汇教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词汇认知能力,还能集中讲解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知识汇总能力,实现了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教师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要整合文化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水平,优化学生的交际能力,打造系统化的教学指导方案,确保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促进学生综合英语素养的全面进步,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玲娟.跨文化意识培养引导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长江丛刊,2019(20):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