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娜
摘要:二语习得是一个复杂而又困难的过程,很多学者都在研究二语习得的机制,希望能够促进第二语言习得的认知过程。本文以二语习得的相关概念为基础,从定冠词语义、语境、句法语用接口习得为切入点,研究了二语习得中英语定冠词的过度使用现象,并针对此现象提出建议。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英语定冠词;过度使用
中图分类号:H3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6-0003-02
0 引言
英语定冠词习得是二语习得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在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中,都存在英语定冠词过度使用的现象,有些学者将其归因于句法系统损伤。但从英语习得者的层面来看,定冠词虽然词义和语法复杂、多变,但仍可习得。因此,研究英语定冠词如何习得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基本概念
1.1 第二语言
从时间顺序上来定义,“第一语言”是个体从出生便开始接触并逐渐使用的语言,在这之后学会和使用的语言即为第二语言。第二语言并不是只包含一种语言,例如,以中文为母语的个体,受到各种因素会接触和使用英语、法语、日语等各类语言,这些语言则统称为“第二语言”。在这里界定第二语言概念的目的,是将其与第一语言分开研究。第二语言的学得与习得都是以第一语言为基础。对于二语的学习,人们普遍认为母语的获得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耗费精力记忆词汇或语法,但二语习得则是一个艰难长期的过程。因此,部分学者倡导,二语学习可以将个体置于第二语言的环境中,这样个体的二语习得就会水到渠成,这便是语言教学界的“自然教学法”。研究二语习得的基础是探究第一语言习得的方法,继而逆向探究第二语言的习得机制[1]。
1.2 学得与习得
习得—学得假说来源于克拉申理论。克拉申理论的核心在于辩证看待“学得”与“习得”,并深入研究“学得”与“习得”在第二语言能力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表明“习得”是无意识的学习过程,强调信息潜移默化地传输;而“学得”是主观意识作用下的学习过程,学习显性知识。Kim教授以及相关学者通过FMRI方式研究了“习得”语言系统与“学得”语言系统在大脑皮层的活动区域。研究发现,“习得”语言系统处于大脑左半边的语言区,与母语语言系统处于同一区域。“学得”语言系统虽与“习得”语言系统同处于大脑左半球,但是“学得”语言系统是处于记忆区。因此,克拉申认为,“学得”具有监控语言运用的作用,而“习得”才是促进第二语言能力发展的动力。总结来说,“学得”是指联系、记忆等活动,“习得”是自发运用语言的过程。因此,区分“习得”与“学得”是降低语言学习应试性目标的根本[2]。
1.3 过度使用
在了解过度使用前,需先了解母语迁移的相关概念。简单来说,母语迁移是指个体的第一语言会影响其第二语言习得。这种影响分为负面影响和积极影响。以中文为例,在中文当中并没有冠词或定冠词,但是中文有定性和非定性的语言结构,如“那个人”,与英语中的定冠词有同样的指定作用。据相关研究表明,以中文这种无冠词语言体系为母语的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常出现英语定冠词过度使用的现象,即无论此处适不适用定冠词,学习者都会加入定冠词。英语定冠词的过度使用不仅受母语负向迁移影响,还跟语义、语境、语用相关。
2 第二语言习得中英语定冠词过度使用研究
该部分的调研形式为英语定冠词填空测试。填空测试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其结果较为客观,避免出现猜测结果。受试者根据每道题目的语境选择恰当的定冠词进行填空,调研对象来自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设置的题目中包含定冠词的各类用法,如情境用法、篇章用法等[3-4]。
2.1 语义中英语定冠词的语义习得研究
英语定冠词是封闭的功能语类,体现了不同语言的根本差异。定冠词the使用频率最高,占25.1%。a占10.5%。定冠词语义复杂,与名词短语连接后意义丰富。定冠词的语义可分为实指定冠词和虚指定冠词以及零冠词。研究的结果表明,受试者掌握实指定冠词的情况较好,英语水平较高的受试者的总体表现较好,英语定冠词的语义是影响学习者定冠词习得的重要因素。
2.2 英语定冠词的语境习得研究
调研结果表明,基于指定语境的情境用法较为理想,篇章用法则错误率最高,定冠词的过度使用现象也集中在篇章用法。根据王剑对中国学生英语掌握程度的分析可知,英语定冠词的篇章用法是较容易掌握的英语知识。篇章用法的概念是利用定冠词“the”来修饰前文已经被提到的事物。在本次调研中,关于定冠词篇章用法的题目可以大致分为语篇信息复杂和语篇信息简明两类。其中语篇信息复杂的题目较多,在语篇信息较为复杂时,受试者不容易掌握上下文提及事物的关联性,因此,受试者对语篇语境信息的判断有偏差,造成定冠词的过度使用。英语定冠词的使用与語境有着必然的联系,使用的正确率以学习者熟悉定冠词语义为基础,并依赖学习者对于语境的敏感程度。
2.3 英语定冠词的句法习得研究
调研结果表明,受试者的错误集中表现为零冠词的过度使用。英语学习者在进行英语学习时,会首先积累词汇,随着词汇水平的提升,逐渐接受语用和语法,最后经语法和语用的相互作用习得英语。语用与语法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语用环节、语法环节以及两者之间的桥梁,这一桥梁可称作“语用接口”。不同语言之间的接口不同,在英语中,学习者对句法功能特征的把握以及语境的敏感程度都会影响其定冠词习得。
3 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定冠词时会出现过度使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英语定冠词的语义难以界定,同时,英语定冠词的用法相对复杂,英语学习者不容易全面、准确地记忆定冠词的使用规则,一旦由于记忆错误或理解有偏差,则会导致在使用定冠词时出现错误。由此来看,一套完整、科学、可用、有效的定冠词使用规则对于定冠词习得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能够简化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还能够推动定冠词教学的发展。
4 关联理论下英语定冠词的规则
Zegarac以关联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英语定冠词的使用规则。这一规则简化了传统意义上对英语定冠词的使用环境,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了Zegarac的定冠词使用规则,提出符合以中文为母语学习者的使用规则[5]。
(1)当说话者想要表明在当前听话者的语境下,听话者完全能够推断出说话者的所指时,使用英语定冠词。将原来的“情景”改为“当前听话者的语境”。因为根据关联理论,听话者理解话语的过程就是在新信息与语境假设中寻找最佳关联的过程。语境不限现实环境中的情景或话语本身的语境,言语交际中的语境是动态的,是在互动过程中为了正确理解话语而存在于人们大脑中的——系列假设。因此,听话者是在自己当前的语境下,而不是说话者和听话者共享的情景下进行推理。(2)第二处修改是把原来的“说话者所指的是哪一样物品(动物、人)或哪一些物品(动物、人)”改为“说话者的所指”。这里“说话者的所指”既包括Zegarac所说的“某一样物品(动物、人)或某一些物品(动物、人)”,又包括某一类物品(动物、人)。也就是说,说话者的所指并不一定是非类指的一样物品(动物、人)或一些物品(动物、人),还有可能是类指的一类物品(动物、人)。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认知语境中缺少关于英语定冠词的类指用法的相关信息,而事实上,英语定冠词可以用在可数名词单数前表示一类事物。因此,英语定冠词的使用原则中应该包括对英语定冠词类指用法的说明。(3)第三处修改是在原来的使用原则上附加了一个使用该原则的前提条件,即该原则对于英语定冠词在某些习语中的使用是不适用的。
以上对关联理论下英语定冠词使用原则的补充以及修改,能够降低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的理解难度,增强英语学习者的信心。同时,将该规则的重心从“推断一个特定的概念”转移到“推断一个足够明确的概念”。英语学习者只需要立足于当前所处的语境,结合说话者的信息以及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就可以根据以上信息对说话者的本意进行推断和概括,因此并不需要考虑说话者的语境而产生语境间的混淆。
5 结语
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容易受到母语迁移的负面影响。中文中并没有定冠词体系,这对于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困难。但是研究表明,英语水平和母语并不是英语定冠词习得的决定因素,自发进行语言运用才能促成英语习得。因此,本文提出新的定冠词使用规则,希望英语学习者可以提升信心。
参考文献
[1]梅晓明,王爱民.二语习得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冲突与措施[J].校园英语,2020(1):219-220.
[2]楊卉卉.二语习得显性和隐性知识测量方法:实践与反思[J].智库时代,2019(52):252-253.
[3]曾洁,李婧.语言社会化:二语习得研究的新范式[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103-111.
[4]孙萍.语言模因论与二语习得研究[J].校园英语,2019(49):187-188.
[5]何静.二语习得中年龄差异对成年人外语学习的启示[J].现代交际,2019(22):192-193.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