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对教师转型发展提出了社会功能转变、知识供给转变、知识体系转变、专业组织转变、学习方式转变、价值追求转变等要求。面对当前高职院校教师转型发展不想转、懒得转、无法转、无可转等瓶颈问题,文章从顶层设计、激励引导、产教协同、视野聚焦四个角度,提出预警专业调整方向、角色定位“融合”、新旧教学经验的内化、关注学生和产业的需求等举措。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教师转型
[作者简介]邓华(1977- ),男,重庆人,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重庆 4007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对接研究”(项目编号:2017-GX-050)和2018年度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重点项目“重庆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与需求”(项目编号:CQY2018GGZ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5-0081-06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模式改革的核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随着高职院校从普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型,职业院校教师只有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能力,不断进行角色转换、知识更新、教法转型、技术创新,才能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转型发展的要求
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历了专业地位确立到专业内涵发展的阶段。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特有的类型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属性必然由单一涉及“教”的教学专业能力,向包含“产”(岗位专业能力)和“教”(教学专业能力)的双重专业属性转变。
(一)社会功能转变:从单一传授知识到引领社会服务
高职院校教师是高等教育中与社会经济发展最为直接和密切的“传道、授业、解惑”专业人员,兼有高等性、职业性、区域性、行业性和应用性等属性。这些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培育的“产品”除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包括积累的技术技能、开展的社会服务、传承的工匠精神、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等。提升职业院校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受产教结合不紧密、校企合作不深入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教师“闭门教书”的现象依旧比较突出,主动服务企业、服务产业、服务社会的意识还不够强烈。产教融合背景下,除了发挥人才培养的间接社会功能外,高职院校教师还应该通过应用研究、实践研究直接带动产业技术革新、产品更新换代成为新主题。在此境况下,教师不再仅仅是学习、模仿、舶来产业知识技能的传授者,也成为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产业技术革新的引领者。
(二)知识供给转变:从供给侧知识“拼盘”到需求侧“菜单”订制
高职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规模到质量、从共性到个性的历程,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传授方式也必将从班级授课制向针对学生个体的“师徒制”拓展。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在开展人才培养时,主要依据的是教育部编制的职业院校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以及各校按照国家标准体系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这样的知识供给,大多以一个年级、一个班级的学生为对象,常常是根据现有办学条件,从供给侧提供“拼盘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拘囿于涵盖教师、教材、教法的教育标准体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知识、技能、素质需求。产教融合背景下,教师作为知识供给的主体,必须按照“专业设置应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应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应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以学生需求侧订制课程菜单,根据每位学生的知识积累、兴趣偏向、就业行业等具体需求,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目标岗位的个性化成长菜单,从而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努力让每位学生都有出彩人生。
(三)知识体系转变:从“理实一体化”到“实理全融合”
技术技能是区别职业院校教师与普通院校教师的核心属性。受政策导向、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聘用高职院校教师时,应届毕业生往往占主体地位。这种从校园到校园的空间换位,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使得大多高职院校教师存在技术技能实践不足的短板。虽然近年来高职院校已采取企业送培、跟岗锻炼等方式引导教师实现“理实一体化”的知识体系重构,然而这种短期学习培训的成效仍不尽如人意。目前实践教学大多仍为理论教学中的辅助环节,学生理实一体化的知识体系难以形成,不能满足产教融合的要求。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将实践技能放在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实“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占总课时一半以上”的要求,以岗位技术技能教學为主线,将理论知识嵌入技术技能之中,构建“实理全融合”的教学体系。
(四)专业组织转变:从“教师联盟”到“产教联盟”
“教师职业是世界上组织得最紧密的职业之一,所以教师组织在各个领域能够起着并且正在起着极大的作用。”①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组织,既有全国性的,又有地区性的,还有学校内部的,但均以校内在职在岗教师为主,来自行业企业一线、参与院校管理和教学的外聘教师、兼职教师通常未在专业组织之列。虽然职教集团、职教联盟等组织机构已成为院校与企业联系的纽带,但此层面的校企联系多停留在学校和企业管理层的沟通交流,并未完全落实到教师和师傅(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层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组织的构成不仅是在职教师单一主体,而应在校企深度合作下,由生产和教学一线工作者共同组成多元的主体联盟,共同搭建教师和师傅进行专业学习、合作沟通的平台。
(五)学习方式转变:从“一劳永逸”到终身学习
高职院校生源发展日益多元化,微课、慕课、私播课等学习资源更加丰富,面对不同知识水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经历、不同性格特长的高职学生,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艺术能否与时俱进至关重要。同时,我国正处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从产业发展规模、岗位链配置、从业人员素养需求,到产业发展政策动向、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产业集群配置,均在不断发生深刻变化。与此相应,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储备、技术积累、产业文化输出等也在快速更新升级。对于大多数从学术型院校毕业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要履行好教师岗位职责,入职后,绝不能以一套“一成不变的教材教案”“一劳永逸”。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工作责任,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时期新动能、新产品、新技术、新技能的快速迭代更替。
(六)价值追求转变:从个人职业发展到贡献社会
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坚持产教融合,必然会有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从而导致社会资本的进入,社会资本的营利性与职业教育本体公益性的冲突由此产生。对于同样的工作,高职院校教师和行业企业师傅之间必然存在薪酬待遇的差别。因此,产教融合不仅对职业院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也对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教师能否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坚守职业道德,将发展的眼光从追求个人职业发展向追求社会贡献发展转变,已成为教师能否切实明晰发展定位、理顺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面临的考验。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转型发展的瓶颈
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将“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作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的重要举措。与普通高校和中职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和学历层次多样,在转型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不想转:缺乏“竞品分析”,危机意识不足
从“竞品分析”而言,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人工智能快速发展,优质教育产品快速传播,未来优势资源强势流动等,引发了公众对“未来学校是否存在”“未来教师职业是否存在”的讨论。但是,高职教育常被贴以“高等教育低配版”的标签,高职院校教师极易处于“温水煮青蛙”的环境,缺乏自主的“竞品分析”意识,危机感整体不强,发展内驱力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尚未建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体系,高职院校教师对类型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社会角色、学科定位、专业面向模糊,主动研究产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较弱;二是产教融合需要高职院校教师持续开展新技术学习、研发、服务,工作时间必然更长,工作难度必然增强,在待遇未改变的情况下,不愿意为转型而付出;三是高职院校教师大多已经习惯于从学校到家庭的工作、生活方式,不愿参与校外的行业企业实践。
(二)懒得转:管理体制僵化,转型动力不足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不仅在‘顶层设计中阔步向前,也在一次又一次主动叩问自身命运的‘基层探索中实现着飞跃和突破。”②无论是“教育强国”“绿色教育”的理念转变,“工业4.0”“大国工匠”的精神引领,“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技术革新,还是在线开放课程、慕课、私播课的资源整合,都对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很多教师虽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重要性,但在转型进程中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一是高职院校相对安稳的管理机制与工作环境,使高职院校教师的“铁饭碗”思想根深蒂固,缺乏自我发展、提升、转型的客观动力;二是管理体制设计中对合理退出机制的弱化,使教师的业务质量管理无法形成闭环,转型前后薪酬待遇难以形成显著对比,激励效果不明显;三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总体饱和,“上岗”的竞争性尚不激烈,不愿将过多的精力放在自我专业发展上。
(三)无法转:终身学习能力不足,转型能力欠缺
从教师转型的专业角色定位、专业知识模块重构、实践技能知识补充、转型发展规划等角度而言,高职院校教师的转型需要教师转变之前“象牙塔内书生”的形象,转而变成“拿得起粉笔、用得了扳手”的“双师型”教师。随着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教师需要按照新业态发展,将旧有知识结构打碎重组,吸收产业不断更新的操作技能,形成新的知识和技术技能体系,并不断探索应用研究,为企业提供超前、优质、创新的社会服务。因此,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的终身学习,不是无方向、无章法、无体系的随意学习,而应是深入产业企业一线生产、沉浸业界管理文化的深度学习,这对“偏居一隅”的高职院校教师而言,无疑是艰巨的任务和挑战。
(四)无可转:专业设置调整较快,转型方向有偏差
产教融合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比较教育部2015年和201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高职教育的专業类由2015年的78个调整增加到2018年的99个,专业由2015年的1170个调减到2018年的748个。由此,各专业的目标岗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培养方式等必将引起新的变化,精通传统学科、专业的部分教师由于专业撤销与调整,面临没有直接对口专业可转的尴尬境地。只有敏锐把握政策导向、区域资源、产业发展的动态变化,才能在转型方向的判断上做出科学抉择。但是,在实际转型过程中,很多教师对转型方向的判断是基于“转型专业知识与自身知识结构匹配度”“转型专业知识技能掌握难易度”“转型专业近年招生火爆度”等视角出发,仅观现状难易,未测发展趋向,极易造成转型方向出现偏差。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转型发展的路径
面对高职院校教师在职业发展转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政府、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等利益相关者需从教师视角出发,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更多关注教师诉求,探寻高职院校教师顺应产教融合发展的转型路径。
(一)顶层设计:研判专业调整方向
专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也是高职院校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基础平台。产教融合背景下,必须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科学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学校专业的适切性调整,引领教师的转型发展。
1.基于大数据分析研判专业动态调整方向。依据数据规划、决策、管理与创新,已逐步成为精准预测产业发展动向、科学研判专业调整方向、综合考量专业“建停并转”机制的核心依据。在当前海量、错综、交叉的数据中,从数据采集、筛选、加工、比对、分析等各个环节,均需充分发挥云计算的优势,通过区域划片、产业分类、专业分层、特色专项等数据分类方式,以产业更新换代、转型升级所带来的产能变化为逻辑起点,重点聚焦于相应调整对社会岗位劳动技能的要求与迁移、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的质与量的变化,为高职院校专业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2.构建“互联网+产业专业对接”信息共享平台。产教融合是产业链、创新链与教育链、人才链的全面深度融合。高职院校通过合作企业所获取的相关产业动态信息虽然是一手的、即时的,但往往是零散的、片面的,极易出现对产业发展判断的“信息盲点”。因此,政府应充分发挥资源整合集成的关键作用,联合产业、行业、企业、高职学校、教师、学生等,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开放共享、众包共建、跨界创新的优势,分门别类地形成数据集成网络平台,实时更新数据与信息,拓宽政策咨询渠道,将平台搭建为产业专业良性互动的窗口、产教融合成效评估的依据,实现产业与专业之间的无缝交流、紧密对接。
3.构建与完善老旧专业预警、退出机制。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动态的、灵活的,教育活动、教育效果具有延续性。基于大数据分析,高职院校对老旧专业的调整、退出也需要提前“预见”,对于此类专业的教师需提前告知,并积极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转型的必然性,为教师转型设计人性化政策,保障相关教师的知情权、评判权、表达权与建议权。
(二)激励引导:角色定位的“融合”
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产教融合更加深入,“双师型”教师已成为职教师资的基本角色定位。产教融合背景下,积极引导、激励高职院校教师切实扮演好“学校的教师”和“产业的技术技能行家”两个角色,争当“产业教授”,是新时代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1.引导教师在终身学习中树立“竞品分析”意识。在终身学习的潮流与趋势中,高职院校必须牢牢把握“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教育”“工业4.0+教育”,有针对性、有组织地引导教师积极接受教育中的新事物、新变革,优选一些教材、教具、教法,以教学中变革性的内容、技术、现代教学手段,改变教师对教学的刻板认知,从而使教师在了解“新教育”的基礎上逐步树立“竞品分析”意识,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促进自身发展。
2.构建公平、多元、高效、和谐的激励机制。随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的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以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正在逐步形成。为此,高职院校应在明晰教师职业准入、资格认证、专业标准制订与完善的培养制度基础上,建立能扩能减、能进能出的教师动态管理机制,抓住教师绩效分配、职称评审、人才称号评选等关键环节,构建公平、多元、高效、和谐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模糊在编与非编、专职与兼职、校内与校外教师的界限,最大限度地实现“同工同酬”,激发各类教师的转型内需。
3.构建“学力”提升、跨界转型的保障机制。需明晰的是,教师转型并非仅为“学历”的增长,也非简单的知识、技能、经验的迁移,而是职后“学力”的提升和跨界知识技能的重构。高职院校应构建完善的保障机制,提前进行科学规划、多元保障,通过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产业新技术新技能的“过关”培训、产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实现校企互通培养,从细处着手,为教师转型提供实践路径。
(三)产教协同:新旧教学经验的内化
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常常包括职前的知识积淀和职后的知识技能素质持续提升。只有不断在“产”与“教”的实践中总结反思提升,才能真正成为懂理论、会操作、善讲授、能创新的高职教育专业人才。
1.旧有专业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改进。教师作为产教融合的主体,其转型发展不是简单地将旧有知识与技能体系移植、迁移、套用到新的专业体系中,而是需要问题视角、知识视角、技能视角的转变。为此,教师在转型中必须紧紧围绕“产”“教”双元要求,对旧的知识、技能、经验进行梳理、提取、剥离、选择、内化,从而抽离出旧有专业教学经验中具有普适性的经验,为新专业知识、技能的整合与建构奠定基础。
2.新专业知识、技能的建构与整合。“面向宽、技术精”的知识技能结构,是教师转型的重要内容,仅仅依靠“他者”培训,难以顾及个体建构知识的差异性。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在提取旧有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专业角色,更新专业能力,以技能学习掌握为突破口,深入产业一线,了解新专业目标岗位的专业技能、行业动态、管理文化,从而完成知识技能的构建从旧专业到新专业的转换、从下级专业到上级专业的转换。
3.新专业教学经验的创生与反思。“学校开展产教融合不是通过几个校企合作项目解决技术、师资、课程、科研能力的不足,不能简单停留在通过产教结合引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③仅完成新旧知识技能的拼接,而未实现知识内化、技能生巧,这样的教师转型是不成功的。面对从未任教的新专业,教师教学经验的反思确实困难。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主动出击”,向该专业的资深教师、行家里手、产业专家多学习请教;同时,主动走向产业一线,在实践锻炼中发现教学重难点、易错点、关键点,积累一线教学案例,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反思、完善优化,为该专业的教学积累理论与实践经验。
(四)视野聚焦:关注学生和产业的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产教融合不深入、专业适切度不高等问题。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适应产教融合发展,亟待加强需求侧管理。
1.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高职学生人格特性的可塑性较强,思维活跃,积极热情,想法新奇,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对专业的期待与理解往往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并添加了很多的自我认知和新奇期待。他们对专业目标岗位的期待、对专业学习内容的渴求、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偏好,都是教师转型必须关注、了解和认知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转型成败的关键。因此,职业院校教师必须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提高学情分析能力,根据不同学生在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2.关注产业的用人需求。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新换代是高职院校新旧专业调整的指挥棒,产业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进行目标岗位划分,其用人需求与侧重是教师转型后人才培养的主导。如何紧扣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哪些技能是职业岗位的核心技能、哪些知识是职业岗位的必备知识、哪些文化是职业岗位必须积淀的职业文化、哪些课程可以支撑这些目标技能和知识的达成、哪些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职业文化和职业精神等,都是高职院校教师在转型过程中应该主动关注的。由此,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科技链”建设专业群,紧跟产业变革重塑知识体系、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在順应高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中主动实现自我转型发展,切实为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注释]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EB/OL].(2012-
07-07)[2020-05-04]. https://wenku.baidu.com/view/8ee2c659312
b3169a451a43e.html.
②陈先哲.教师编制的基层探索不妨边走边看[N].中国教育报,2017-09-13(2).
③陈锋.产教融合要向“大平台+”升级[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2):2.
[参考文献]
[1]蓝洁.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J].教育与职业,2014(23):5-7.
[2]孙刚成,左晶晶.习近平的教师观解读[J].教育文化论坛,2018(1):1-6.
[3]黄玲青,苏江.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8(24):102-106.
[4]葛道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19-23.
[5]刘其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理论基础[J].职教论坛,2018(8):27-32.
[6]徐晓兵.突破编制思维 解决师资之困[N].兰州日报,2019-04-21(2).
[7]钱学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亟待加强需求侧管理[J].教育与职业,2018(17):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