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若君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中“寓教于乐”是指在教学课堂中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听、思、玩、画”等充满乐趣的实践活动中愉快地学习美术,欣赏艺术,通过教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引导课堂上学生的思路拓展,使学生在思考中保持专注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形成持久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快乐教学;寓教于乐;持久兴趣;愉悦心理
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美术教育的出发点在于愉悦学生的内心感受,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参与性,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作为一名年轻的初中美术老师,在提升学生美术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加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审美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以美之心创造美之境。
从美术学科的课堂教学特点出发,发掘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快乐因素,将课堂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碰撞出快乐的新元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興趣,还可以使学生迅速地接受新的知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在美术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巧妙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合理利用学校里的教育教学资源,使课堂氛围活跃轻松;课余活动时间,美术教师也要多注重自身外在,做到亲切自然,和颜悦色,使学生在课堂之外同样愿意与教师交流学习,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共同获得进步;在教学活动中,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积极,自信,快乐地参与各项美术实践活动。
一、 加强因材施教,培养创造能力
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主要是依靠视觉的直觉感受来完成,需感受美术的美,就一定要投入美术教学活动中去;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可行的导入方法,例如讲故事、图片、语言、动画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形式,伴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美术老师这样努力做到动之以情,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才能用心接受,积极参与、快乐地学习。
例如:在准备《大自然的色彩》这一单元课时,教师绘制了课堂中需要用到的套色小卡片,创设了许多学生小时候玩过的有趣的填色小卡片,让学生回忆起童年的美好,在玩的同时进入色彩知识的学习中去,有序地展开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引导学生勇于进入校园中去观察,并通过小组分配讨论、总结的方式,得出身边各色各样存在的美丽的大自然色彩,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热情与兴趣,强调色彩与生活的密不可分,认识色彩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从学生身边显而易见的自然景色出发,吸引他们进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中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术、参与美术活动,让学生走进美术,发现美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欣赏美术,享受美术给自身身心带来的快乐,表达个人的情智,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感受。
根据心理学研究显示,在认识形式上学生具有形象大于思维的特点,会常常用感性的形象取代思维过程,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利用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引导丰富的形象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去,从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性。
二、 增添美术教学活动设计的趣味性
在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设计要保持应有的趣味性,从而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实践观察发现,课堂知识的学习中适当地融入音乐性、知识性、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地进入三位为一体的游戏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应有的美术知识点,使学生感受到美术课堂教学的生动、有趣。
例如:在学习《漫画》一课时,这一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漫画的基本常识,欣赏漫画作品,学习漫画构思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人与事,并运用人物的形象特点画一幅夸张的漫画,为了让学生认识不同的人物头型,五官以及表情动态,教师利用《憨豆先生》的无声画面贯穿在课件中,创设了令学生开怀一笑的各种画面表情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学生利用铅笔绘画出各种表情夸张的憨豆先生的独特形象,在欢笑中掌握人物的大体形象,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俗话说“打铁需趁热”这时候教师抓住学生高涨的情绪与兴趣点,让学生玩比比谁最大胆的游戏,通过同桌之间互画的形式,开始对作品进行夸张创作,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更融洽,使学生的作品也达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在这样的教学设计活动中,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大大增加了,课堂气氛也显得更加轻松活跃。
“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中要有效地运用兴趣与参与性之间相结合的特点,使美术课堂在充满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进行,通过《漫画》一课的学习,不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日常观察能力,想象力还有表现力,促使学生的身心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三、 美术教学活动注重情感交流
经典的美术作品有着艺术与思想相统一的和谐美,每个美术作品都具有很强的思想境界;在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美术老师要善于通过展现一些优秀的工艺美术作品和知名画家的经典美术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受到熏陶、感染,进而使学生领略到中华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悠远的历史,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与爱国情怀。
例如:在学习《中国画的笔墨情趣》这一课中,通过导入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的小片段,引导学生进入中国画的学习中,讲解中国画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简单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各个时期著名画家的经典美术作品;欣赏完名家作品,教师创设了“猜一猜”的趣味课堂小游戏,给学生看图猜猜是哪个时期的画家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对画家作品画面笔触的了解,理解笔墨韵味在画面中给人带来的美的感受,认识中国画笔法墨法的独特表现力,体验中国画作品中的笔墨情趣,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适当地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在趣味的游戏中巩固学习内容,加深印象,愉快地感受本国本土文化的熏陶,既可以培养中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奋进,了解、继承传统艺术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四、 让学生的内心活动与自信表现在美术中
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发现,学生在绘画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描绘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构思时进行想象和创造,展现出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绘画创作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妥善地处理好自己与环境,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在绘画创作中学生既可以充分表现自己内心世界,也同时反映认识了自己,在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大胆地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感受。
例如:在准备《几何形体的联想》一课中,通过图片欣赏马列维奇同类风格的作品,分小组寻找“隐藏的几何体”,看看哪一组找得最快,最多,最细致,并通过“七巧板”的课堂道具,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有趣的形体联想,提醒同学们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实际,打开思路,肯定他们的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一个人只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在绘画的过程中能有所收获,学生在获得自信的同时也会影响在生活中,反之会无从下手,所以,自信心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发挥“教”与“学”的教学双主体,让学生主动投入课堂当中,体会美术教学课堂活动的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由于美術作品没有既定的标准,学生创作的每一幅作品都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是反映不同的情感和自身的内心感受,在这样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中,可以使学生在美术创作的体验中感受不一样的快乐和成功,树立起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使他们更好地完善自身,向上前进。
在美术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课堂表现的综合评价,更要让快乐的教学氛围影响不同绘画程度的学生来学习美术,主动参与到美术教学活动中来,特别是美术综合素质欠缺或缺乏兴趣的学生,老师们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激励,可以采用语言性与非语言性两者结合的评价形式,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应有的自信心,只有老师家长们认为他能行,时常地鼓励他,学生自然就会产生自信,勇气也就积累了,敢于面对问题,促使学生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为了激励学生勇敢展现自我,在美术教育教学课堂活动中,美术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表现程度不同的特点,让他们在图画本上大胆地去表现各种物体,随意地画出来,然后让他们表述出来,慢慢地培养其自信心,并及时地鼓励他们、表扬他们,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增进自信心。通过美术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发现学生在画画的时候既有自信又很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堂主观能动性,采用轻松快乐的美术课堂教学方式,合理地促使学生把学习的美术知识与技巧作为其需要,积极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以愉快的心态学习美术专业知识,主动地感受艺术至美的熏陶,进一步领悟美术的魅力与乐趣所在。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要认真地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以及教学过程的创新性,给学生创造充分的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到学习美术带来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目标意识,工作之余应多总结经验,举一反三,扬长避短,创新教育理念,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中完善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使美术教学的魅力逐步得到提升。让美术课堂不断涌现出创新的火花,使美术教学越来越具有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学中作乐”,充分感受学习美术带来的无穷乐趣,美术教育教学者还需要持续地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呼瑞敏.如何在初中美术课教学中寓教于乐[C]∥2019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2019.
[2]左元玲.寓教于乐,因势利导:浅谈学生美术课兴趣的培养[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