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国喜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国家职业教育的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不仅展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培养了高技能高素质的技能技术型人才,而且有助于促进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创新、工匠精神的培养和传承,推动职业教育技能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自2009年以来,河南省工业科技学校连续参加各类中职制冷与空调组装与调试赛项技能大赛,不断探索选手的培养机制和训练方法,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组建大赛选手培养团队
职校生在学习目标、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把向往职业技能大赛、学习目标明确、技能潜质突出的选手选拔出来并组建专门的学习团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技能大赛人才的储备,是分层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对技能大赛的实施起着关键作用。
兴趣以需要为基础,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及技能感到迫切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中的奥秘。美国心理学家、应激理论代表人物拉扎勒斯通过研究兴趣对于学习结果的影响发现,兴趣比智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有助于学生取得優异的学习成绩。因此,团队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在专业系部或全校范围内积极宣传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以及个人成长的影响,让真心喜欢职业技能、愿意在大赛中展示风采的学生加入竞赛团队。此外,有兴趣还要有能力才是好苗子,培养和选拔优秀选手是大赛的根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差异性原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制冷与空调技能大赛需要空间智能、运动智能、内省智能较强的选手。团队组建以后,辅导教师要建立系统、科学的培养、选拔和评价机制,在团队建设过程中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和考核,选拔和培养出更适合该赛项特点的种子选手。
二、筑牢选手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基础
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项是对制冷、电子、机械等多个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综合职业素养的系统考核,技术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贯穿比赛全过程,选手的基本专业技能决定着比赛的成败。专业技能训练的扎实程度和熟练程度则决定了选手能够在大赛中走多远。专业技能训练要立足细节、质量、规范和安全意识,培养选手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品格,要求选手树立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养成标准框架下的规范操作习惯。
在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可采取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先强化精度再追求速度的训练方法,精心打造每一个技能训练科目;还要根据训练进度和选手状态及时调整训练方法,让简单重复的基本功训练变得有趣、高效,使选手专业技能不断得到强化,进而使选手的基本操作手法、力度逐步固化,从而保证管件制作、部件定位、系统组装等任务得到高质量、高速度完成,工具取放一步到位,相关操作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我们通常根据竞赛内容,将所涉及的基本技能进行分解组合,设计成若干个小的训练模块,编写项目训练教程,最终实现训练目标。
职业技能大赛虽然在技能考核方面表现更抢眼,但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也是大赛的考核要点,进行选手培训时不能重技能而轻理论。我校曾有一名选手由于平时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不扎实,对能量调节的原理和作用理解得不彻底,在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比赛中,出现了由于能量调节阀调节操作不正确而导致低压侧压力偏高,他却只反复调节热力膨胀阀而无法降低压缩机吸气压力的情况,影响了比赛成绩。赛后,他深刻认识到,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多么的重要。
三、融入赏识教育
技能大赛的训练和备赛过程极为单调,训练一段时间后,选手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指导教师一味地指责选手,就很有可能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训练效果。美国心理学家托·图特阔曾告诫那些习惯于批评和指责他人的人:学员学得快而且愿意重复的是那种具有快感或是快感随之而来的学习内容,而那种伴随着不快或是立即产生不快的学习内容,则不愿重复,学起来也慢。在训练过程中,我们也经历过因苛责选手,导致选手退出竞赛团队的情况。因此,教练员对选手要采取赏识教育,不要吝啬赞美、鼓励学员,要及时激励和调动选手的兴奋度,让选手保持高效率训练状态。教练员对选手训练过程的每一点进步、提高都要及时、恰当地给予肯定。对于训练中的差错和不足只要不是故意造成,教师都应该在肯定其优点的同时再指出不足。在训练过程中要与选手做朋友,善交流;不要固化教练身份,要竭力避免“爱之深、责之切”,以免对训练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四、培养选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优秀选手必备的心理素质,是选手在赛场上超水平发挥的重要因素。自信心是一种反应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帕特莫尔认为,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不是技能而是在紧张状态下展现技能的能力,赛场上关键阶段比的是选手的自信心。
自信心强的选手能够排除赛场上的各种干扰因素,能够有效控制比赛节奏,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并保证比赛过程能够稳定发挥应有的水平。如果选手缺乏自信,就更容易受到赛场上各种因素的干扰,缺乏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笔者发现,不少选手在赛场上容易受到周围参赛选手比赛节奏的影响,从而使自己的操作节奏被打乱。遇到问题时,本来根据自己的能力稍加思考就能解决,却忘记思考、头脑空白、自暴自弃,严重影响比赛成绩。
自信心来自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源于强大的心理素质。没有专业能力的支撑,自信就变成了自负、自傲。在强化专业能力的同时,我们要着力于提高选手的期望目标和美好愿望,激发选手的积极心理暗示,提高其自信心。
五、及时应对“高原现象”
在提升技能的过程中,不少选手会遇到进入一定阶段之后成绩停滞不前甚至不升反降的现象,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近于平缓甚至下降的一部分线段,即“高原现象”。在突破“高原现象”后,曲线又可以继续上升。
笔者曾经遇到过一名选手,他在管路加工、制冷系统组装等方面的基本功都很扎实,但在赛前两个多月,遇到比赛内容调整,需要自己设计制冷系统,教练团队给他反复讲解了制冷系统设计基本方法,但是一到设备上进行实操时,他总是出现管路制作尺寸错误,选手因此情绪低落,训练徘徊不前。后来,我们通过咨询心理专家才明白,原来这位学生就是遇到了所谓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多出现在自我学习、自我总结、交流沟通能力不强且心理压力大的选手身上。一旦遇到这种现象,我们首先要给予选手关心、鼓励,逐渐释放其焦灼情绪;其次,要适当降低训练强度,通过体能训练增强选手的体质;最后,改变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扬长避短,暂时避开易犯错的训练项目,帮助选手通过感悟去弥补短板。
(责编 王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