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企业创新

2020-08-24 09:08秦远建杨捷
财会月刊·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企业创新融资约束

秦远建 杨捷

【摘要】基于2009 ~ 2018年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 研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企业创新的联系, 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显著推动企业创新, 尤其能促进实用新型专利的研发; 融资约束在员工持股促进企业创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都能促进企业创新, 但核心技术人员在企业创新中发挥了更为关键的作用; 进一步按照企业属性与企业类型分组检验后发现, 缓解融资约束作为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影响的重要机制, 在民营企业与高科技企业中发挥了更明显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员工持股计划;企业创新;融资约束; 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人员

【中图分类号】F272.92;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994(2020)16-0096-9

一、引言

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际, 创新成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抓手。 在创新中, 人是最有活力的要素, 人在创新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提高创新效率与能力, 进而实现生产力的提升。 因此, 如何提升人力资本质量, 激发企业员工的生產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现实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企业创新活动中, 员工是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成为企业创新最为重要的环节。 而员工持股计划作为员工激励的一大策略, 通过赋予企业员工本企业股票或期权来分享企业所有权与剩余收益, 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推动企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此, 本文专注研究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本文的创新贡献在于:第一, 以往研究员工持股计划的文献大多在分析其对员工激励、公司经营业绩、股东财富效应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而本文将重点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是对以往研究的补充。 第二, 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渠道是以往文献较少涉及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围绕影响机制展开讨论, 研究融资约束在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之间发挥的中介作用。 第三, 本文将针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不同行业属性企业和不同类型员工持股分别进行讨论, 研究不同条件下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最早是由Kelso和Adlert提出的, 随着资本对生产的贡献程度不断加深, 单纯依靠劳动要素获得收入的劳动者将面临严重的收入不公局面, 此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可以让劳动者通过购买本公司股票来拥有劳动和资本的双重收入。 在我国, 员工持股计划是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进行的, 因此不少研究分析了企业产权与员工持股计划二者的联系。

现有对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即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对员工激励效应、公司经营绩效、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 大部分学者认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有效激励员工。 Hochberg和Lindsey[1] 提出通过加强员工内部监督, 促进员工之间的相互合作, 能有效发挥员工持股计划的激励作用。 张望军等[2] 以376家在2014年6月 ~ 2015年10月期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对比分析了该期间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业绩表现, 发现相较于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而言, 实施该计划的公司更有能力提升公司市值, 使用财务杠杆的能力也更强。 在研究员工持股计划对股东财富的影响时, 章卫东等[3] 基于2014年6月 ~ 2015年6月期间内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上市公司样本, 研究发现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能向证券市场释放积极的信号, 产生宣告效应, 在短期能增加股东的财富。 蒋运冰、苏亮瑜[4] 认为员工持股计划能增加股东的短期财富, 且可在熊市时“修正”市场的负面估值。

(二)企业创新

创新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学者们从多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企业创新受到企业内部与外部双重因素的影响。 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与诉讼风险[5] 、知识产权保护[6] 、政府放权改革[7] 、金融发展[8,9] 等; 影响企业创新的内部因素则包括企业家社会资本[10] 、企业创新文化[11] 、股权结构[12] 、管理层能力[13] 等。

企业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以维持长远发展的动力来源, 在此过程中, 企业的研发投入往往能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战略决策及其创新能力。 杨治等[14] 研究发现, 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将抑制民营企业的创新, 引入市场竞争后, 这一“挤出效应”将减弱。 武志勇等[15] 认为, 在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机制中, 研发投入与高管人力资本发挥了中介作用。 马文聪等[16] 发现, 无论是在新兴产业还是在传统产业中,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研发人员薪酬激励都能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 卢锐[17] 发现, 对高管实行高薪酬制度能有效激励高管从事研发创新活动, 且高薪酬能弱化高管的机会主义倾向。 刘刚[18] 在分析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外部因素时, 认为员工的学历与企业创新存在正相关关系, 企业应该留住科技人才, 政府应该加快引进人才。 王万珺等[19] 认为, 通过积累人力资本、实施员工培训并增加研发投入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

(三)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

Chang 等[20] 利用美国数据验证了创新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动力, 能促进企业发展, 而员工持股计划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 认购股票所需要的不同资金来源对企业创新产生的作用不同。 依据利益共享与相互监督理论, 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能有效提升企业的创新产出与创新质量, 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信息透明的企业表现得更为显著。 在对样本公司进行产权分类与认购股份方式分类后发现, 相较于国有企业, 非国有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员工采用自有资金认购之外的方式认购股份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在考虑管理者意愿这一中介变量后研究发现, 员工持股计划能提升高管的创新意愿进而促进企业创新[21] 。 曹玉珊、陈力维[22] 在讨论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时考虑了人才专业性, 认为人才的专业性能强化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在将企业人才分为技术人才和高管人才后, 研究发现技术人才专业性与高管人才专业性在强化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上存在互补关系。 周冬华等[23] 认为员工持股计划能降低企业代理成本, 提升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 进而有效促进企业创新, 且员工持股计划的规模、高管认购比例、锁定期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关系。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创新事关每位员工, 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努力与支持, 但是企业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问题, 导致员工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不高。 因此, 寻找合适的激励方式来降低代理成本, 鼓励员工积极创新成为企业战略决策的重要部分, 而员工持股计划就是重要的激励方式之一。 首先,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增加企业的代理成本与经营风险, 而员工持股计划能让管理者拥有股权, 让员工获得股东和内部人的“双重身份”, 共同参与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 有效降低代理成本与监督成本, 稳定企业发展, 有利于企业创新[24,25] 。 其次, 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员工更好地融入企业, 能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 张小宁[26] 研究发现, 管理层与员工持股能在企业经营、技术、战略与管理上实现效率增长, 并通过调动员工积极性来实现效率增长, 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绩效。 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为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企业环境, 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开展。 此外,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储备、开发方面, 员工持股计划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何少攀[27] 研究发现, 员工持股计划在我国的非上市民营高科技企业中具有明显的吸引、留住、合理使用人才的实践特征。 员工持股计划作为一种激励方式, 能将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有效结合, 促进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融合, 在留住人才、吸引创新能力突出的人员进入企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1:员工持股能够促进企业创新, 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对于企业来说, 资金就是血液, 事关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不仅对于企业日常经营至关重要, 而且对于企业的创新也起到关键作用。 企业创新对资金的需求巨大, 因为开展研发创新活动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导致企业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困境。 员工持股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实现内部融资, 企业能获得低于外部融资成本的现金流, 满足企业的投资需求, 缓解融资约束。 通过员工自筹资金购买企业股份、企业留存收益再投资、控股股东融资租赁和无偿担保等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筹措到所需的现金流, 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为企业的研发投入提供较低成本的资金。 在外部融资方面,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 员工持股计划大幅提高了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的主动性, 改善了企业员工结构、增强了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等[28] , 通过员工行动向外传递积极信号, 让外部投资者有更多渠道了解企业, 从而增加信贷市场的信息透明度, 增进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 有利于拓展外部融资渠道, 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综上所述, 员工持股计划为企业研发创新拓展了资金来源渠道, 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 从而有利于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2:缓解融资约束是员工持股计划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机制。

研发创新作为高科技企业的重要活动, 是推动高科技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 但研发过程需要大量资金与人才投入, 频繁的研发活动使得高科技企业面临更为严重的资金与人才双重约束, 严重制约了高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 高新技术公司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 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更难, 而在高科技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将会扩宽企业资金与人才来源。 袁静娴[29] 研究发现, 高科技新兴行业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公司占比最高。 高科技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相较于其他企业而言更高, 对高科技人才实施持股计划, 将有助于吸引人才, 减少人才流失。 员工持股计划的开展能有效缓解高科技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激励企业创新。 因此, 融资约束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提出研究假设:

H3:缓解融资约束作为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机制, 在高科技企业中作用更明显。

四、模型设计、变量说明与数据来源

(一)模型设计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能否有效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增强企业竞争力。 根据前文对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理论分析, 构建实证模型, 检验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模型设计具体如下:

在上述实证模型中, Innovationit代表企业创新水平, 为被解释变量, 选择i公司在第t年专利申请数量来衡量。 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越多, 说明企业的创新水平越高。 核心解释变量为ESOPsit, 表示i公司在第t年的员工持股状况, 分别选用员工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ESOPs1)以及员工持股计划发布与否(ESOPs2)两种方式进行衡量。 当ESOPs1数值越大时, 说明公司员工持股的比例越大, 股权激励的强度越大; 当公司当年有员工持股计划披露时, ESOPs2取值为1, 否则取值为0。 Xit是其他可能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变量。 此外, 考虑到时间和行业对回归结果的影响, 分别控制了时间固定效应(Year)和行业固定效应(Industry), εit表示回归的随机误差项。

同时, 依照前文的假设, 为了进一步验证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影响企业创新的作用机制与渠道, 引入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 重新构建模型如下:

其中, SAit表示i公司在第t年的融資约束状况, 本文借鉴了鞠晓生等[30] 的研究方法,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取绝对值处理。 SA数值越大, 说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大, 反之则说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 其他变量的含义与前文一致。 本文主要关注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β1。 如果β1为负, 则说明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影响企业创新的渠道, 员工持股能够缓解融资约束, 进而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

(二)变量说明

1. 被解释变量。 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估企业创新水平, 选择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当年专利申请数量作为被解释变量, 用以衡量企业的创新水平(Innovation)。 根据不同专利的技术含量, 可以将申请的专利划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 其中, 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与创新质量相对于其他两种专利来说, 更加能够反映企业的创新水平。 虽然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的技术含量与创新质量不如发明专利, 但同样能够反映企业的创新水平。

2. 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状况(ESOPs), 选择上市员工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ESOPs1)与是否发布员工持股计划(ESOPs2)两种方式进行衡量。 上市员工持股占总股本的比例(ESOPs1)为连续变量, 变量数值越高, 说明公司的股权激励程度越强; 是否发布员工持股计划(ESOPs2)是虚拟变量, 当公司在该年有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取值为1, 如果没有发布员工持股计划, 则取值为0。

融资约束(SA)是本文选取的中介变量, 代表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状况。 借鉴鞠晓生等[30] 的做法,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2009 ~ 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

在上述计算式中, ageit和sizeit分为i公司在第t年的上市总年数与企业规模。 其中, sizeit=ln(assetit/1000000), 资产规模(assetit)的计量单位为元。 通过该式计算出来的融资约束为负, 本文将该计算结果取绝对数处理, SA数值越大表明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越严重。

3. 控制变量。 本文还引入了其他可能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控制变量, 减少由于遗漏变量带来的估计偏差。 具体借鉴以往文献的做法, 控制了企业层面因素对回归结果的影响, 选取的主要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asset)、员工总数(staff)、企业上市年限(age)、资产收益率(roa)、资产负债率(debt)、账面市值比(bm)、现金资产比率(cash), 如表1所示。

(三)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使用的数据主要包括2009 ~ 2018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上市公司专利申请数以及公司基本数据, 数据来源于WIND和CSMAR数据库。 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文对数据进行了如下预处理:①剔除ST、?ST上市公司的观测值; ②剔除财务数据缺失或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观测值; ③进行1%与99%分位的缩尾处理。 经过筛选, 得到2009 ~ 2018年201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共20120个观察值。

五、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针对实证所需要用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以分析变量的基本特征, 排除变量异常值给回归结果带来的偏差。 利用stata 15.0对相关变量进行统计, 表2列示了2009 ~ 2018年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2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 不同企业之间的专利申请数量(patapp)差别巨大, 专利申请的平均值为6.1454, 但标准差却达到了62.4605, 这说明企业之间的创新水平差异较大, 并且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实用新型专利(utilpat)造成。 在员工持股方面, 无论是员工持股比例(ESOPs1)还是是否发布员工持股计划(ESOPs2), 两者的统计结果中标准差皆远大于均值, 说明不同企业之间员工持股政策存在明显差异。 相比之下, 融资约束(SA)在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较小。

(二)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本文首先检验了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在控制了年份与行业的固定效应后, 模型的具体实证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中第(1)和(2)列分别使用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与是否发布员工持股计划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 从第(1)列回归结果来看,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系数为0.9882, 在10%的水平上显著, 说明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创新水平提高, 持股比例越高, 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这是因为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使得员工获得股东和内部人的“双重身份”, 共同参与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 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将员工的个人利益, 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利益, 与公司利益捆绑, 可以降低高级管理人员道德风险, 提高核心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 进而提高企业创新水平。 第(2)列中, 是否发布员工持股计划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 说明存在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相比没有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创新水平更高, 巩固了前文的实证结论, H1成立。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员工持股对企业不同创新类型的影响, 表4是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对企业不同创新类型的影响的估计结果。 其中第(1) ~ (3)列分别代表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的影响结果。 从实证回归结果来看,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对三类创新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随着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的不断提高, 无论是代表高创新质量的发明专利, 还是低创新质量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数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企业创新水平显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 实用新型专利回归系数的显著性在三组回归中最高, 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三)不同类型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高级管理人员的持股, 另一类是核心技术人员的持股。 两种不同类型的股票持有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高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企业的管理与决策, 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 而核心技术人员则负责高级管理人员决策的具体落实, 直接参与企业研发, 是企业创新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 因此, 两种类型的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所不同, 表5为不同类型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结果。

表5中第(1)和(2)列分別为高级管理人员持股与核心技术人员持股对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结果, 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持股对企业创新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 影响系数分别为0.4242与1.8004。 这说明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核心技术人员, 其持股比例越高, 企业的创新水平也会越高。 这是因为在员工持股的背景下, 公司的经营绩效决定了员工所持股票价值, 为了提高股票价值, 员工将做出更多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行为。 企业创新能力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能为企业产品带来更高的附加价值, 支持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因此, 高级管理人员在决策的时候会更加注重创新的作用, 鼓励创新发展, 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动力。 核心技术人员则会因为员工持股, 提高自身生产积极性与能动性, 进而提升企业创新效率。 核心技术人员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比高级管理人员更加显著且回归系数更大, 这是因为高级管理人员虽然能够推动企业创新, 但实际上并未参与到研发和生产活动中, 企业创新水平最终还是取决于核心技术人员的研发成果。

六、进一步研究

(一)融资约束机制检验

有研究表明, 在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背景下, 公司的员工离职率将明显降低[22] 。 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均因为持有公司股票, 其离职跳槽的动机减弱, 因此能够提高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稳定性。 一方面, 员工持股降低了高级管理人员的突然离职和跳槽导致公司战略难以继续实施的可能性, 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有效防止了核心技术人员的外流, 有利于保留公司创新成果, 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形成创新领域的“护城河”。 内部的稳定性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了积极的信号, 企业进行外部融资变得更加容易, 面临的融资约束得到缓解, 在开展创新活动的时候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小, 研发创新所带来的风险进一步降低。 研发创新风险的降低进一步推动企业开展创新活动, 企业创新水平得到提高。 因此, 本文认为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作用机制, 并对该机制进行了验证, 表6为具体的实证检验结果。

表6中第(1)和(2)列分别引入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和是否发布员工持股计划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 在第(1)列回归结果中,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与融资约束的交叉项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 系数为-12.3163, 说明缓解融资约束确实是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影响企业创新的中介机制, 当上市公司员工持股比例越高, 企业融资约束越低时, 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第(2)列将上市公司持股比例换成了是否公布员工持股计划, 回归结果中, 交叉项系数仍然显著为负, 进一步证明缓解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重要机制, H2成立。

(二)企业分组分析

1. 企业类型。 企业创新能力是高科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比非高科技企业来说, 核心技术人员对高科技企业的重要性更显著, 研发人员的能力往往决定了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水平。 同时高科技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频率更高, 导致对资金的需求相比非高科技企业更大,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创新的风险, 加剧了企业的融资约束。 基于此, 本文推断融资约束在高科技企业中的作用更加明显。 具体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

表7中第(1)和(2)列分别代表高科技企业组和非高科技企业组的回归结果, 主要关注两列回归结果中交叉项系数的显著性和大小。 从实证结果来看, 在高科技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两组中, 融资约束与员工持股比例的交叉项系数均显著为负, 高科技企业回归系数为-21.5446, 非高科技回归系数为-1.8695, 前者系数绝对值明显大于后者, 说明融资约束在高科技企业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高科技企业通过员工持股计划, 扩展自己的融资来源的同时, 也通过降低员工离职率, 向外界传达了积极的信号, 缓解了自身的融资约束, 能够进行风险和收益更高的创新活动, 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 H3成立。

2. 企業性质。 考虑到不同的企业性质下, 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别。 因此, 本文将企业按照性质进行区分, 划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 具体实证结果如表8所示。

表8中第(1)和(2)列分别代表国有企业组和民营企业组的实证回归结果。 在控制了时间和行业固定效应后, 从实证结果可以发现, 在国有企业组和民营企业组中融资约束和上市公司员工持股的交叉项系数均显著为负, 说明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员工持股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并且该系数的绝对值在民营企业组中明显大于国有企业组。 这可能是因为国有企业本身有国家和政府背书, 即使没有员工持股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 其面临的融资约束也会小于民营企业, 导致在民营企业中, 员工持股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大于国有企业, 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

七、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结论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今天, 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充分激励员工, 发挥其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已然成为当今实证研究的重点。 本文使用2009 ~ 2018年2012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制造业上市公司相关数据建立回归模型, 就员工持股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得出了以下四点结论:第一, 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 尤其是实用新型创新活动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 员工持股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来实现的。 员工持股计划不仅能直接拓展企业的外部融资渠道, 还能通过提升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降低其离职率, 在市场上释放积极信号, 缓解企业融资约束, 进而推动企业创新。 第三, 通过对员工进行分类, 发现高管持股与核心技术人员持股都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但由于核心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研发生产过程, 企业创新最终还是依赖于核心技术人员, 所以核心技术人员的持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为明显。 第四, 按照企业类型与企业属性进行分类后, 研究发现, 缓解融资约束作为员工持股计划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在高科技企业与民营企业中作用更加明显。

(二)建议

根据以上结论,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员工持股相关法律法规, 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014年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员工持股锁定期不得低于12个月等。 该规定有利于提升员工持股的激励效应, 已有研究发现, 锁定期越长, 员工持股人数越多, 比例越高, 越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因此, 在制定相关促进创新的政策时, 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细化相关规定, 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充分展示政策的优越性与潜力。

2. 扩大员工持股范围, 科学安排员工持股比例。 员工持股计划事关每一位企业员工, 扩大员工持股范围, 使更多员工参与到员工持股计划中, 有利于良好企业氛围的形成, 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同时能有效加强员工之间的相互监督, 减少监督费用, 充分发挥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 使其更加主动地投入到企业创新活动中。 但是, 在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时, 必须科学设计持股范围、持股比例, 防止员工收入差距过大, 引起收入不公问题。

3. 企业应扩大员工持股计划的融资来源, 丰富股票发行方式。 员工持股计划主要包括二级市场购买、非公开发行认购、股东赠与等方式, 但是目前我国以二级市场认购为主要实施方式, 其他方式采用较少, 因此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同时, 目前我国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员工自筹, 然而仅靠员工自有资金购买企业股票对于员工来说压力较大, 而且难以满足购买足额股票的资金需求, 因此可以通过融资借款等方式拓展融资来源, 满足员工和企业的融资需求。

【 主 要 参 考 文 献 】

[ 1 ]   Hochberg Y. V., Lindsey L.. Incentives, targeting,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analysis of non-executive stock options[ J].Review of

Finance,2010(11):4148 ~ 4186.

[ 2 ]   张望军,孙即,万丽梅.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效果和问题研究[ J].金融监管研究,2016(3):90 ~ 103.

[ 3 ]   章卫东,罗国民,陶媛媛.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东财富效应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数据[ 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6(2):61 ~ 70.

[ 4 ]   蒋运冰,苏亮瑜.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东财富效应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的合约要素视角[ J].证券市场导报,2016

(11):13 ~ 22.

[ 5 ]   潘越,潘健平,戴亦一.公司诉讼风险、司法地方保护主义与企业创新[ J].经济研究,2015(3):131 ~ 145.

[ 6 ]   李春涛,郭培培,张璇.知识产权保护、融资途径与企业创新——基于跨国微观数据的分析[ J].经济评论,2015(1):77 ~ 91.

[ 7 ]   江轩宇.政府放权与国有企业创新——基于地方国企金字塔结构视角的研究[ J].管理世界,2016(9):120 ~ 135.

[ 8 ]   钟腾,汪昌云.金融发展与企业创新产出——基于不同融资模式对比视角[ J].金融研究,2017(12):127 ~ 142.

[ 9 ]   王淑娟,叶蜀君,解方圆.金融发展、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软科学,2018

(3):10 ~ 15.

[10]   王涛.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6.

[11]   高传贵.企业自主创新内生性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与系统构建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8.

[12]   李文贵,余明桂.民营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与企业创新[ J].管理世界,2015(4):112 ~ 125.

[13]   姚立杰,周颖.管理層能力、创新水平与创新效率[ J].会计研究,2018(6):70 ~ 77.

[14]   杨治,闫泽斌,余林徽,徐骏辉.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 J].科研管理,2015(4):82 ~ 90.

[15]   武志勇,王则仁,王维.政府研发补助对东北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发投入与高管人力资本的中介调节作用[ J].科技

进步与对策,2018(16):47 ~ 53.

[16]   马文聪,侯羽,朱桂龙.研发投入和人员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基于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比较研究[ 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2013(3):58 ~ 68.

[17]   卢锐.企业创新投资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J].会计研究,2014(10):36 ~ 42+96.

[18]   刘刚.影响企业创新的内外部因素研究[ J].上海管理科学,2019(1):92 ~ 98.

[19]   王万珺,沈坤荣,周绍东,秦永.在职培训、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 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123 ~ 130.

[20]   Chang X., Fu K., Low A., et al.. Non-executive employee stock options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5(1):168~188.

[21]   黄萍萍,焦跃华,张东旭.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 J].华东经济管理,2019(5):141 ~ 149.

[22]   曹玉珊,陈力维.员工持股计划、人才专业性与企业有效创新[ J].当代财经,2019(5):84 ~ 95.

[23]   周冬华,黄佳,赵玉洁.员工持股计划与企业创新[ J].会计研究,2019(3):63 ~ 70.

[24]   Jensen M. C., Meckling W. 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4):305~360.

[25]   黄群慧,余菁,王欣,邵婧婷.新时期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 J].中国工业经济,2014(7):5 ~ 16.

[26]   张小宁.经营者报酬、员工持股与上市公司绩效分析[ J].世界经济,2002(10):57 ~ 64.

[27]   何少攀.民营高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计划内生视角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28]   郭益舜.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8.

[29]   袁静娴.中国“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政策的市场响应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30]   鞠晓生,卢荻,虞义华.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 J].经济研究,2013(1):4 ~ 16.

猜你喜欢
企业创新融资约束
专用性人力资本、治理机制与企业创新
不同行业的企业创新特征实证分析
PPP模式下棚户区改造项目的研究
农户融资约束的后果分析
文化传媒企业并购对价与融资方式选择:融资约束、控制权转移与风险分担
融资约束:文献综述与启示
新常态下吉林市企业创新现状研究
盈余质量对投资效率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财务管理研究
实施细胞激活工程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