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性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

2020-08-23 07:36孙莹于飞
江苏教育 2020年13期
关键词:学习支架

孙莹 于飞

【摘 要】挑战性学习是一种以挑战性任务为驱动,以学生自主参与和主动建构为方式,注重概念内化、技能运用以及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方式。由于挑战性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学生在完成挑战性任务时需要有支架的辅助。周期学习单、任务链及项目书是挑战性学习支架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借助它们,学生不仅能完成挑战性任务,还能发展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

【关键词】挑战性学习;学习支架;周期学习单;任务链;项目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49-0007-03

【作者简介】1.孙莹,江苏省扬中市外国语小学教育集团(江苏扬中,212200)校长,高级教师,镇江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于飞,江苏省扬中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扬中,212200)副主任,高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开展的教学才是最佳的教学。日本学者佐藤学也明确指出:教师的责任在于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给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为此,我校聚焦于“挑战性学习”的研究,旨在让学生在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中,进行目标明确、自主探究、富有价值的学习,从而让学习真正发生。

一、什么是挑战性学习

所谓挑战性学习,即在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学科活动中,师生以现实问题为驱动,以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主动建构为方式,注重概念内化、技能运用及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挑战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同时认知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得到发展。与一般性学习相比,挑战性学习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第一,非常规性。挑战性学习任务是学生之前没有接触过的,所以他们的认知平衡会被打破,并产生认知冲突,而认知冲突将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认识体系。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需要通过同化或顺应这两种方式来达到认知平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迅速打开“自我系统”之门,积极思考,自我建构,而这可以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第二,非即時性。挑战性学习的任务往往不是立即就能完成的,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需要学生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或者与同伴合作探究、讨论,因而挑战性学习具有非即时性特征。

第三,非单一性。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的途径是多维的,思维角度是多样的,且挑战性问题的答案也是开放的。这能激发不同层次学生挑战自我的欲望,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非安然性。对于学生来说,挑战性学习可能会带来焦虑、压力等,因为这些任务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的,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对于教师而言,学生的挑战性学习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教师依据学习进展,适时调控,总结提升,这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课堂调控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要求。

二、如何让挑战性学习真正发生

引导学生进行挑战性学习首先要做的是设计挑战性任务,而设计挑战性任务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文件,它规定了各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和结构等。因此,挑战性任务的设计应该基于课程标准,并将着力点放在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及学生能力素养的形成上。

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挑战性学习任务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任务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又能够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挑战性任务时一定要弄清楚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会的不讲,能自己学会的不讲。教师应提供有一定难度,需要自主探究、同伴互助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向高阶思维发展。挑战性任务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挑战性学习,还要能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在挑战性任务中,学生要通过理解、分析、对比、综合等方式实现思维创新、能力提升。

三、巧用支架,实现挑战性学习

(一)挑战性学习支架的提出

由于挑战性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对相对复杂的学习任务进行分解,从而逐步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并把学习引向深入。由于这样的“脚手架”是用于挑战性学习中的,所以我们称其为“挑战性学习支架”。

(二)挑战性学习支架的作用

第一,促进任务分解。挑战性学习支架可将高难度的任务进行分解,从而让学生在支架的辅助下逐步完成任务,同时能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勇气和能力。

第二,提供适切援助。挑战性学习支架要有一定的连续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尝试实践、获得经验、不断反思的过程井然有序,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有效构建。支架的连续性包括支架内容的联系性、支架形式的连续性。此外,还要求教师在为学生提供支架时把握适切原则,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到适时和适度。所谓适时,是指把握好挑战性学习支架提供的时机。当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同伴合作的过程中,依托已有知识和经验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提供挑战性学习支架,可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所谓适度,是指教师提供挑战性学习支架时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而是采用“启发”的方式,不能以支架替代学生的思考,而应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爬坡和发展。

(三)挑战性学习支架的形式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支架进行了分类,即资源型支架、程序型支架、方法型支架。此外,我们也为挑战性学习支架建构了三种形式:周期学习单、任务链及项目书。

1.周期学习单。

周期性是周期学习单的灵魂,周期不是指时间周期,而是指学习周期。设计以一个主题或一个单元为研究对象的周期挑战性学习任务,包括学情分析、绘制学习地图、尝试学习、巩固拓展、评价设计。其中绘制学习地图,能让学生整体了解周期学习任务,同时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任务后构建新的学习地图。周期学习单的使用,主要有以下环节:

預学,重在观照学情。在预学环节运用周期学习单,可让教师把握学情,并基于学情适时调整和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对于学生而言,周期学习单能唤起学习热情,激发挑战欲望,并让学习内容在脑海中从零散的点变成连贯的线甚至整体的面,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导学,重在学法指导。在课堂中运用周期学习单,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导学,依据教学内容及学情,设计挑战性学习任务,帮助学生从整体出发,把握学习的重难点;二是导法,周期学习单可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欲望,能为学生提供适切的学习方式,如个体自学时可以用“支架式导学单”,小组合作时用“合作式探究单”,从而助推学生完成挑战性学习任务。

延学,重在分层迁移。一是体现内容迁移,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周期学习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现场讨论、现场交流、课后调查、深入研究等方式吸收与内化知识,同时给予学生知识运用的机会;二是体现个性差异,周期学习单在呈现挑战性任务的同时,还会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对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设计,如此,学生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完成不同的挑战性任务。

2.任务链。

任务链的主要功能是将一个大挑战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挑战性任务,这些小挑战性任务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像链条一样彼此衔接、勾连,这样的一连串挑战性任务,我们称之为任务链。任务链具有以下特征:

任务目标真实可感。任务链的目标及情境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才会让学生有代入感和真实感,学生才会在“真实任务”中用“真情”进行“真探究”。

任务呈现方式丰富。在呈现任务时,教师要注意方式的多样性、灵活性,如可使用文字、图片、视频或者真人模拟等形式。用多种方式灵活地呈现任务,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任务,把握任务要点,从而积极地投身于挑战性问题的解决中去。

任务结构体系完整。任务链如链条一般,是环环相扣、完整连贯的。在教学中,任务链通常使用同一情境,这能给学生一种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渐入佳境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原本枯燥无味的问题会变成一个个有意思的探究点,原本抽象的概念也会变得清晰直观。

3.项目书。

在挑战性学习的高级阶段,学生可通过调研、查阅文献、搜集资料等方式,自主选择并研究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学生还可以寻找“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研究,他们组成学习合作小组,尝试编写挑战性项目书,完成挑战性任务。在依托项目书进行挑战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经历以下阶段:

确定项目主题。要想把项目做好,项目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通常而言,主题一是从学生中来,学生的兴趣点、盲点、疑点等都可以作为研究的主题;二是从生活中来,儿童的研究不同于成人的研究,儿童的研究应让他们在“玩中学”,这要求项目研究主题与生活相关联,从而让学生走进社会,感受生活,并自主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去。

实施项目。实施挑战性项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学校(教师)层面整体规划并确立项目课程框架;班级(小组)确立研究小主题;项目组自主开发、创生、设计课程;进行小组团建,组织实施项目;适时优化调整,完成挑战性任务。

呈现项目成果。项目的多样性会带来项目成果展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进行成果展示时,主要有以下方式:(1)展示个性十足的自媒体作品,即展示活动从筹备到实施期间的图片、视频等自媒体作品;(2)提交富有创意的研究报告,即用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现挑战性问题从提出到研究到解决的全过程;(3)进行成果展示,即把项目研究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思、所得用物化的形式呈现,如绘画作品、创新作品、现场表演、现场解说等等。在互相交流中,学生的能力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云.以挑战性问题为载体的深度学习探秘[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3):15-17.

[2]孙宏斌,冯婉玲,马璟.挑战性学习课程的提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7):26-31.

[3]吴存明.设计挑战性任务 让学习真正发生[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2):41-43,56.

猜你喜欢
学习支架
基于学习支架的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
立足儿童视角 提升探究实效
浅谈小学英语的微课制作
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支架式”教学的实践思考
学习支架在学习支持中的作用探究
“学习支架”的继承与融合
强化支架意识提升学习效能
浅谈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论学习支架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