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才,秦锤雷,荣令,董慧芳,杜宣莉,马同亮,张传峰,李根
(1.亳州市人民医院 急诊内科,安徽 亳州 236800;2.亳州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安徽 亳州 236800)
急性肺栓塞(APE)的主要症状为呼吸功能及肺循环障碍[1]。研究显示,APE在美国的发生率约为0.3%,可导致患者发生肺梗死、右心功能受损等不良事件[2]。临床针对APE主要采取抗凝及溶栓治疗,通过将肺动脉血栓解除后,促使肺动脉压下调,改善患者右心衰的症状,但给予普通肝素解除肺动脉血栓的效果欠佳[3]。目前对中低危APE患者多采取住院抗凝治疗,其中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均有应用。依诺肝素属于低分子肝素,它可结合于抗凝血酶Ⅲ,具备良好抗凝功能,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更高,半衰期更长,对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华法林则具有较好的抗凝作用,可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延长凝血过程,有效调节纤溶系统的功能[4-5];但研究发现,有部分患者经上述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6]。为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采用依诺肝素联合华法林对98例中低危APE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中低危APE患者102例,其中4例因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退出研究,最终纳入98例;其中男52 例、女46 例,年龄(32~86)岁、平均( 65.33±11.25)岁;发绀25例,胸痛38例,呼吸困难49例,下肢肿痛16例;轻度32例,中度45例,重度21例;合并症糖尿病或(和)高血压有23例,右心室功能不全45例,合并恶性肿瘤16例;出现症状至诊断时间7~96 h,平均(48.27±12.62)h。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7]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危险度分层,无休克及持续性低血压,临床评估PESI分级Ⅲ~Ⅳ级,经评估右心室形态及功能血肌钙蛋白均属中低危,入院行抗凝治疗;(2)无溶栓、抗凝禁忌症;(3)入院后完成血液生化、血常规及胸部CT等检查;(4)病例资料齐全,病人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溶栓、抗凝治疗不规律、活动性出血、近期有出血性卒中及颅内出血史患者,排除近期有心肺复苏或大手术治疗史患者,排除肝肾等重要脏器受损、心包炎、血压控制欠佳及合并对右心室功能有影响的疾病(如慢阻肺、先心病等)等患者。研究方案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依诺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具体为:取1 mg/kg依诺肝素(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H20140126)皮下注射,每隔12 h给药1次,给药疗程为1~2周;在给予依诺肝素48 h内,口服华法林(上海信谊药厂,国药准字H31022123),初始剂量调整为2.5 mg,按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给药剂量进行调整,将INR调至2.0~3.0。此外,针对合并原发疾病的患者,均给予积极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1.3.1近期疗效[7]在治疗3个月时评价近期治疗效果。治愈:临床症状(如胸痛、发绀等)消失,血气分析检查提示正常,影像学检查提示缺损肺段、动脉内血栓消失。显效:症状好转,血气分析显著改善,缺损肺段、动脉内血栓减少超过75%。有效:症状有所缓解,缺损肺段、动脉内血栓减少超过50%,但未达75%。无效:未满足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血气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丹麦雷度ABL800)检测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分析氧合指数(OI)。
1.3.3超声心动图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时经超声心动图检测仪(菲利普IE33X5-1)测定患者心率、室间隔厚度(IVST)、左房内径(LAD)、主动脉内径(AO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1.3.4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预后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绀、胸痛、呼吸困难、下肢肿痛、合并症、右心室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出现APE症状至诊断时间等一般临床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2.1近期疗效
治疗3个月时,98例患者中,治愈27例(27.55%),显效38例(38.78%),有效21例(21.43%),无效12例(12.24%),总有效率为87.76%。
2.2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显示,98例中低危APE患者治疗后的PaO2、OI明显高于治疗前,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98例中低危APE患者治疗前、后PaO2、PaCO2及Tab.1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n PaO2,PaCO2 and OI in 98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low risk
2.3超声心动图指标
结果显示,98例中低危APE患者治疗前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IVST、LAD、AOD明显低于治疗前,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4不同预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随访12个月时,98例中低危APE患者中,有82例(83.67%)预后良好,16例(16.33%)预后不良。从表3结果可见,预后不良组患者合并症、右心室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出现APE症状至诊断时间≥48 h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或P<0.01),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APE不同预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n(%)]Tab.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in APE patients with the different prognosis[n(%)]
2.5中低危APE患者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表3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行量化赋值,见表4。结果显示,中低危APE合并症、右心室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出现APE症状至诊断时间≥48 h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5。
表4 中低危APE患者治疗后预后不良危险因素量化赋值表Tab.4 Quantitative assignment for risk factors of prognosis in the patients with moderate and low risk APE
APE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死亡率较高[8]。一旦肺动脉分支、主干被堵塞,则可引起肺细小动脉痉挛,诱发多种临床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肺动脉压增高,引起右心功能衰竭[9]。通过抗凝、溶栓治疗可促进血栓溶解,使肺组织灌注恢复正常,下调肺动脉压,促进右心负荷减轻,使右心功能衰竭发生逆转;溶栓治疗还可使栓子来源减少,患者的远期预后得到改善[10]。但溶栓及抗凝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选择合理的干预方案,能取得进一步疗效,降低死亡率[6]。
本研究针对中低危APE患者给予依诺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近期总有效率为87.76%,且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心动图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依诺肝素属于低分子肝素,它可结合于抗凝血酶Ⅲ,具备良好抗凝功能,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更高,半衰期更长[11]。此外,该药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并不高,能避免肝素抵抗[12]。低分子肝素仅能将凝血因子Xa灭活,无法将因子Ⅱa灭活,具备较显著的抗栓作用,但其抗凝功能非常弱,出血、血小板下调发生风险较低,在治疗过程中,无需对患者凝血功能予以监测,给药也很安全[13]。华法林对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存在抑制作用,可将凝血过程延长[14-15]。将依诺肝素与法华林联用,总体疗效较理想。
表5 依诺肝素联合华法林治疗APE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Tab.5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APE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after the treatment of enoxaparin combined with warfarin
本研究还发现,在98例患者中,仍有16例预后不良,且主要与中低危APE合并症、右心室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出现症状至诊断时间≥48 h有关。可能与中低危APE患者在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情况下,不仅需要对原有的基础疾病进行处理,而且要对并发症进行治疗,而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会加重病情,从而造成预后不良;研究也指出,在发生APE后,若肺血管床堵塞占比>30%,则会诱发急性右心衰,导致右心室压力上调,影响局部心肌细胞血液供应[16];而恶性肿瘤的发生可导致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致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当瘤体增大时,还可致周围静脉受到压迫,产生淤血,从而影响血液流速,增加血栓形成风险[17];导致患者诊断延迟的因素较多,包括缺乏特异性症状、合并基础疾病等,病情容易被忽略[18]。有研究认为,诊断延误与中低危APE预后存在密切关联,延误时间越长,则可能错过最佳干预时机,导致预后不良[19-20]。这就要求临床加大力度对疑似病例进行进一步诊断,尽量降低误诊、漏诊率。
综上,依诺肝素联合华法林在中低危APE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但患者疗效可能受中低危APE合并症、右心室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出现症状至诊断时间延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