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理工科院校来华留学教育探索与实践

2020-08-21 00:23赵晴晴顾明言朱婷婷张侃敏夏锦媛胡善贵
关键词:全英文生源奖学金

赵晴晴,顾明言,朱婷婷,张侃敏,夏锦媛,胡善贵

(1.安徽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2.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我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通晓国际规则、具备国际化素质的理工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日益增加,来华留学教育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1]。培养具备国际化水平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促进沿线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是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理工类学科的自主培养能力薄弱。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开始关注我国的理工科教育,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我国工程教育质量实现了国际多边互认。据统计,2018年共有来自196个国家和地区的49.22万名留学生,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占比达到52.95%[2],工科学生比例持续增加。

安徽工业大学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于2014年正式启动来华留学生招生培养工作。虽然来华留学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但学校立足优势学科专业,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重点开发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急需人才的专业,以全英文授课学历专业为发力点,大力拓展留学生规模。随着来华留学生规模的日益壮大,留学教育和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近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管理办法》《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等均对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来华留学教育也逐渐步入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战略转型关键期。“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我校的高等教育发展,但如何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转变工作思路,提质增效,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安徽工业大学来华留学教育的实践

(一)大力发展全英文授课专业,提升学历生规模

2014年,我校正式启动来华留学生学历生招生培养工作。2014年9月,国际贸易学全英文授课专业首次入学9名硕士研究生,至今已累计培养6届共计76名留学生。2015年,我校新增全英文授课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共累计培养156名留学生。近三年,我校又陆续开通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会计两个全英文授课硕士专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科留学生人数逐年递增。2017年,我校冶金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开始招收博士留学生,开课学院增加至5个。截至目前,我校开设全英文授课专业10个,涵盖本硕博三个学历层次,全英文授课课程165门,共有416名学历留学生在校学习,其中本科生371人,占比89%(见图1)。

图1 2014-2019年安徽工业大学在校留学生规模

(二)工科专业优势凸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源增加明显

随着学校留学生规模的增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源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9月,学校共有来自51个国家的416名学历留学生在校学习,“一带一路”64国沿线生源数量占全部在校学历留学生的68.03%,高于2018年全国平均占比(见图2)。其中,在校生人数排名前10的国家中,有6个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016年起,学校依托优势工科专业,陆续开设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制药工程等学历生专业,经过4年的发展,工科专业数量增加至7个,工科留学生总数由2016年的35人增加至263人,工科学生比例增加至63.22%。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学习工科的比例由8.6%增加至62.36%,工科专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留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凸显(见图2)。

图2 2016—2019年安徽工业大学不同类型留学生人数(a)及占比(b)

(三)积极探索“走出去”留学生订单式培养新模式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高等教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中的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建立国际化教学—科研—文化交流平台,学校积极推进优势学科专业、优质教育资源境外办学项目,探索留学生订单式培养新模式。2019年,安徽工业大学与印度金德尔大学和印度金德尔集团就联合培养印方本、硕、博留学生达成合作意向,并在金德尔大学合作共建“安徽工业大学—金德尔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开展首批“1+2+1”培养模式下印度本科生双学位项目,学校优势专业在国际化培养方面取得突破。我校与印度金德尔大学的合作,将进一步提升学校留学生教育质量,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另外,学校与国内在国(境)外开展业务的海外企业保持联系,就联合培养我国出海企业所需的人才进行探索。

三、安徽工业大学来华留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安徽工业大学来华留学教育起步较晚,但经过五年的发展,我校来华留学教育培养已初见规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规模持续领跑,工科留学生占比增长最快,来华留学逐渐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随着在校留学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学校的来华留学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对外汉语师资短缺,语言生等非学历教育项目实施受阻

2018年9月,国家出台《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该文件中对全英文授课专业毕业生的汉语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即本科生应达到HSK4级水平,硕士及博士研究生至少达到HSK3级水平。新文件的出台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校留学生全英文授课班级27个,全部为小班授课,但专职汉语教师仅有3人。汉语教学师资的短缺影响到留学生的教学安排,更成为制约我校汉语言进修生等非学历项目发展的关键点。非学历教育严重失衡,将不利于我校来华留学教育的长期发展。

(二)生源结构单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本科生流失率高

随着留学生人数增多,生源洲别和国别单一的现象愈发明显。目前,我校共有来自51个国家的留学生,但来自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9.6%。生源洲别和国别过于单一将不利于学校国际化的纵深发展。此外,近三年留学生的学籍数据显示,每年因休学、转学、留级、退学等原因导致的学籍异动人数约占在校留学生总数的10%,其中本科学历生流失率较高。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学业淘汰。部分非洲国家学生因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基础较差无法赶上学习进度,而目前非英语国家的学生则因语言障碍无法适应全英文授课模式,流失量较大。(2)经济压力。部分留学生由于家境贫困且无法获得下一年度奖学金导致无力支付学费而自动退学。(3)地域劣势。因我校所在城市知名度不高,不少留学生在我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转去其他一、二线城市高校学习。由此可见,如何进一步稳定生源,提高留学生在校归属感,减少学生流失率,已成为当前我校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四、安徽工业大学来华留学教育对策

(一)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展生源渠道,优化生源质量

目前,学校的留学生招生宣传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境内外留学服务机构。虽然依靠长期稳定的合作中介,可以稳定生源规模,但过度依赖中介机构,容易造成生源国别过于集中,不利于开拓更多生源市场。为突破生源瓶颈,优化生源质量,学校应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展生源渠道,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中外合作办学及境外办学项目,依托境外高校为学校宣传,利用师生交流交换、学术交流等校际交流项目提升学校影响力。(2)将在校留学生及海外校友作为学校的宣传名片,利用他们对学校及来华留学教育实际情况的了解为母校代言,将会更加直接、有效。(3)创新宣传形式,除了以参加境外教育展等形式进行宣传外,积极探索与海外教育机构、中介、媒体建立稳定宣传渠道,将更有利于提升学校国际知名度。

(二)创新学科平台,打造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

一是以需求为导向,优化专业设置及课程体系。造成学校生源国别单一、质量不高、流失率高的主要原因除了招生渠道单一、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以外,留学项目单一、课程设置可选择性小也是制约我校招收优质生源的主要因素。学校应结合自身理工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生源的需求研究,在学科及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多做研究,开发适合“一带一路”留学生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同时,加大对现有英文授课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深入调研,大力推进“国际课程平台”建设,加强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建设,努力建设一批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

二是引智培智,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学校需注重积极引进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师资队伍,安排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年轻教师担任英文授课课程教师,同时培育一支英文授课能力强的师资队伍,选派留学生授课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培训。此外,为保障留学生汉语培养质量,学校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专职汉语师资引进力度及汉语言文化课程的建设力度,补齐学校非学历生项目短板,促进学校来华留学教育平衡发展。

(三)完善奖学金制度,吸引高层次生源

外国留学生奖学金政策是留学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对扩大留学生规模、提升留学生层次、激励留学生成才起着积极作用[3]。我国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种类从经费来源看,一般分为三类:政府奖学金、地方奖学金、高校奖学金[4]。安徽工业大学设有“留学安徽”省政府奖学金和“留学安工大”奖学金、校内勤工助学岗助学金,奖学金种类和额度有限,宣传力度不足,无法吸引更多优质生源。而对于在校生,奖学金种类少、制度不完善,造成部分优秀生源流失。为尽快发挥奖学金对来华留学教育的作用,首先,学校应尽快申请加入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以提升学校知名度和吸引力;其次,鼓励地方政府和中外企业参与设置专项奖学金或者奖学金教育发展基金;再次,完善校内奖助学金政策体系,比如设置优秀生奖学金、学院奖学金,以校内勤工助学、助研、助教岗位设置相关助学金,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

猜你喜欢
全英文生源奖学金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面试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基于技术应用流程的机器学习全英文课程高效课堂设计
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全英文教学初探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跨省生源调控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英语教学中全英文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