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磊
摘 要 通过对某国宾馆的勘察,在建筑历次改造及修缮内容进行综合评估做判断,对历史延续至今的部分进行重点保护,保存其历史真实性,对后期新加入的形式和技术建造,依据现状进行适当改动,充分尊重保护建筑的历史原貌,慎重对待保护建筑的现状,恢复建筑的历史风貌,延续文脈。
关键词 整体性;原样修缮;可逆性;最小干预;可持续利用
1现状及定位
本次保护整治,针对此建筑的定位为国宾馆接待,其环境陈旧昏暗、功能性缺失、设施不足等问题,重新调整平面布局,梳理动线,补充国宾馆接待所需的功能用房、各类设施、后勤用房,设备机房等。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拆除后砌储藏室等不合理的隔墙,增加早餐厅的功能。将北侧门厅局部挑空,改善原来空间的压抑。二层主套房拆除外侧后加隔墙,增加会客厅的面积,使会客厅直接借景室外花园,改善了原来采光不足的问题。
新扩建的客房部分,房间面积小,设施不足,不符合国宾馆客房所具备的舒适性。保护整治后,将减少客房的数量,扩大了客房的面积,增加了服务用房,补充了国宾馆所需的各类设施。
2总体保护,优化环境
本次保护修缮工程对主体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在保护建筑重点保护部位的基础上,修缮建筑结构劣化,消除结构安全隐患,通过历史考证和价值评估,恢复建筑历史风貌和装饰特色,同时也对建筑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在保护特色景观装饰及有价值的树木的基础上,对其他环境元素进行梳理,力求恢复历史风貌,延续文脉[1]。
3立面保护,原样修缮
根据上海市文物局的要求,经现场勘察考证,结合专家意见,该楼重点保护部位如下:经考证后的有代表性的老楼东、南、北立面;建筑屋面和室内花园屋顶玻璃天窗,及其他能体现该楼建筑艺术、历史、文化价值的部位。包括:原木垒砌墙面、毛石垒筑墙面、鱼鳞板墙面、木制窗格、钢窗等。
(1)原木垒墙修缮。原木垒筑墙体共有两处原木垒筑墙体,分别位于老楼东南角和西南角。原木垒筑墙体位于建筑的二层位置,底层为毛石垒筑墙体。
(2)鱼鳞板墙面修缮。鱼鳞板外墙分布情况:鱼鳞板外墙分部于北立面两层位置。鱼鳞板墙面现状:老楼外墙鱼鳞板,二层为鱼鳞板,一层为外贴毛石板墙面。鱼鳞板与外贴毛石板墙面之间有一条倒侧口水泥粉刷出线。老楼鱼鳞板采用镀锌方管外干挂鱼鳞板的做法。
(3)木质格窗的修缮。木质格窗分布情况:木质隔窗位于老楼东南立面,东立面两个尺寸为1500×2650mm、2100×2650mm,
南立面2个尺寸为2700×2650mm、2700×2650mm。新楼为1994年新建,辅楼西立面木格窗为仿制老楼木质隔窗样式,在墙体外侧施工时安装的。木质格窗现状:老楼木质隔窗与新楼仿制木质格窗保存情况还可以,木材无明显变形。但木材表面油漆脱落严重。木质格窗的颜色一直有些疑惑。外立面的现状颜色红白相间,而室内的格窗又是绿色油漆。经几次专家认证,决定慎重考虑,最后,我们采用与原木垒筑墙体同色的做法,使整幢建筑更加协调。
(4)阳光房的玻璃幕墙的修缮。建筑将小桥流水置于底层大厅内部,并透过东面的玻璃幕墙与室外的池塘和石桥相呼应。这种将室外景观直接引入室内,营造出自然环境与人造建筑紧密相连的和谐感的做法,是整幢建筑最具有标志性的部位之一。初始设计图纸中玻璃幕墙划分为横向9等分,竖向4等分。1994年玻璃幕墙调整,木框改为铝合金框,划分也进行调整和改变。这次修缮,按照历史图纸和照片恢复原始样式。
(5)钢窗的修缮。二层钢窗整体按现有样式换新并更换为双层中空玻璃。
4内部空间,合理利用
本次保护修缮中,对内部空间设计力求与原建筑的设计风格相吻合,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保护和修缮室内重点保护部位。改善现有陈旧、昏暗、阴冷的室内环境。
(1)一层花园大厅。一层花园大厅是整个建筑最具特色的空间,流动、亲近自然是它最为显著的特点。室内设计在这里最为彻底的恢复它原来的状态。通过和老照片的比对,顶部大面积采用玻璃顶棚和木梁相结合,通透明亮。部分墙体由自然毛石垒筑,且在室内外表面均未做任何饰面处理,直接将毛石本身暴露在外,形成独特的室内空间效果。室内的竹桥、竹亭、茅草棚丰富了内部空间层次。地面斜纹缸砖,这种材料常用于室外,推测将其用于室内是为了与内部花园共同创造出更接近自然的景观效果。
室内的灯光和采暖都已跟不上时代的需要,原毛石也因多次修缮和改造,表面呈现出一层黑褐色胶黏物质,使整个空间更加阴冷昏暗。这次保护修缮主要对毛石进行清洗,根据室内陈设的需要对灯光重新布置,增加空调和新风系统。
对毛石的清洗主要采用干喷法(喷砂)将毛石表面的黑褐色胶黏物质去除,并做好石材憎水保护剂,使毛石恢复它原来的颜色。
尽量不破坏顶部的玻璃顶棚和木梁,对照度重新进行计算,设计采用隐蔽性好的灯具,不同的光源,使这核心空间层次更丰富,更明亮。
依据“隐蔽性、缜密性”的原则,精心安排,巧妙布置设备管线,空调送风口均置于玻璃顶棚的两侧的吊顶内,采用侧送风的形式。修缮后的花园大厅的环境更具特色。
(2)一层接见厅。花园大厅左侧的接见厅四周墙面均为黑褐色的毛石,顶部木梁木格栅起到结构承重作用,水磨石的地坪,几盏昏暗的吸顶灯和几台老式的窗式空调,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国宾馆领导接见的功能。
毛石的修缮和花园大厅一样,进行清洗。根据历史资料,在这次修缮改造中,将地坪进行恢复,铺置200×200的黑色金砖。同时为了满足接见的功能,在金砖上铺满象征和和美美吉祥图案的地毯。接见厅的灯光设计是重中之重,经过专家多次开会讨论,依据文物修缮的“可逆性”原则,中间两根大梁修复,整个接见厅采用大面积的乳白色巴力膜和木格栅相结合,局部采用LED射灯点缀,使整个空间的光照度得到极大的提升。由于层高有限,空调选用卧式机型并用木质柜子进行装饰,风口采用屡见的装饰图案。
整个接见厅的墙面都是毛石,所以需要通过软装来打破它的沉闷,在主墙面前增加中国传统山水绘画的屏风。
早餐厅是这次修缮保护中新增加的功能,将原来的的储藏室等辅助用房的后砌隔墙拆除,恢复原来的大空间。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地发现在早餐厅北侧墙面有一个壁炉的炉膛,和二层会客厅的壁炉位置一致。当经,设计人员现场勘察和业主沟通后,决定恢复这个壁炉,装饰风格同二层会客厅的壁炉。早餐厅的空间也是接见厅的延续,使用了接见厅的室内元素。天花木梁,地面的金砖都是为了空间氛围的延续。
(3)一层北侧门厅。北侧门厅主要是连接新楼和老楼,有个通往二层的木楼梯,楼梯的台阶和扶手设计得很有特色,即简洁又不失细节。但是整个空间比较压抑。这次修繕,决定打通一层和二层之间的楼板,挑空,使空间更宽敞。
(4)二层宴会厅。从底层花园拾阶而上,来到二层宴会厅,这里是国宾馆接待宴请贵宾的重要场所。整个宴会厅以紫竹为主题,看似简洁,但巧妙地运用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坐在宴会厅里用餐,整个底层花园的美景尽收眼底。但出于环保节能和私密性的考虑,这次修缮在宴会厅的东侧增加一道玻璃隔墙和一层浅褐色的窗纱,更增添了朦胧的韵味,富有中国传统园林的意境。设计中保留了原来的拼花木地板,简单的平顶,紫竹的窗帘盒等元素,选用了中式的家具和吊灯,作为对原空间中中式元素的延续。
(5)二层会客厅。二层会客室原是会客休闲的场所,南侧一大块玻璃钢窗将室外的园林、游泳池的美景引入室内。北侧墙面一整块毛石墙面和壁炉作为重点保护部位,毛石墙面上还保留了当时的设计师理查德·鲍立克设计的木质回字纹图案。所以在这装饰相当丰富的空间,除了满足灯光和空调的需要,尽量在设计上做减法,用自然的材料进行装饰。
(6)二层主套房。二层主套房有一间衣帽间,保留了一排木质衣柜,这次修缮作为重点保护部位。主套房的卫生间的现状因为排管道抬高了一踏步。处于安全的考虑,设计和施工一起商量,解决了这个难题。
5结束语
通过对本次文物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大致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整体性原则。本工程将对建筑外立面、空间格局、结构体系、内部装饰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性保护修缮设计。
(2)真实性原则。对建筑历次改造及修缮内容进行评估和判断,对历史延续至今的部位进行重点保护,保证其真实性,对后期新加入的形式和技术建造,可以依据现状情况对其进行适当改动。
(3)可识别性原则。充分尊重保护建筑的历史原貌,慎重对待保护建筑的现今状况(包括不同时期改扩建部分及建造年代无从考证部分)。
(4)可逆性原则。由于历史资料和主观认识上的局限,本次保护修缮设计以不损害建筑本身为前提,可满足日后必需时的拆除复原,以便今后更科学和完整地修缮。尽量选择可逆技术与可再处理的施工措施,避免对历史建筑造成不可逆的干预。
(5)最小干预原则。在保证建筑安全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最低程度干预,采用的保护修缮措施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目标,避免过度干预对建筑造成的破坏。
(6)可持续利用原则。在保护修缮的前提下结合建筑现状条件,同时根据建筑的价值评估对建筑内部空间以及各种构件进行分类保护,有针对性地进行功能置换,使历史建筑得到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利用。
参考文献
[1] 蔡云楠,杨宵节,李冬凌.城市老旧小区"微改造"的内容与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7(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