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文化资源,培育学校文化个性 ——以大余县樟斗中学为例

2020-08-19 10:22朱定路
成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学校文化乡土文化个性

朱定路

摘 要:学校文化需要不断去传承延续、发扬光大。学校文化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人前仆后继、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就是学校文化的“根”和“魂”,我们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越来越多的人都认识到乡土文化在培育学校文化个性中的重要作用,都在乡土文化背景下积极培育有自己个性的学校文化,也成就了学校文化“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

关键词:乡土文化;学校文化;个性;特色

学校文化是在一所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形成共识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识、行为规范等构成的价值体系。是一所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优秀的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是一所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

近几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传承学校优良传统和作风,提炼学校精神最大公约数,培育学校文化个性,摸着石头过河,走出一条学校办学特色之路。

1 了解和熟悉学校办学历史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光辉且令人骄傲的一页。我们培育学校文化,首先就是要了解和熟悉学校办学历史,学校所创建的时间、学校的来龙去脉、学校发展的历程、学校不同时期的办学规模、工作团队、服务对象和所取得的的成绩等等。我们还需了解学校周边的环境、周边的乡土文化特点、社会生存的空间、在社会的声誉等等。熟悉了学校办学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定位,也才能更好地找到学校文化的契合点。

2 提炼学校文化核心理念

2.1 确定学校文化主题——香樟文化

其实自从学校成立以来,学校文化就依之存在。只不过是没人去提而已。我们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樟斗的“樟”以何而来?满山遍野的香樟树?樟树蔸大如斗盘?樟斗地形如樟?

樟斗确确实实在几十年前漫山遍野都是大香樟树;樟树蔸确实大如斗盘;樟斗的地形也像一棵大樟树,横江河就像这棵大樟树的主干,周围的村庄、山壑宛如一条条枝干、山上郁郁葱葱的植被宛如大樟树的叶子。

不仅如此,樟斗的百姓爱樟,他们用香樟树做的箱子存放衣物,用樟树蔸制作茶具,用香樟树美化庭院。

樟斗的百姓、学校的师生都如樟,全镇民风淳朴、百姓知书达理、勤劳勇敢、热情好客、尊重知识,人人身上都散发出“朴实、儒雅、有序、自强”的优秀品质。

樟斗跟香樟那么有缘,樟斗人又那么偏爱香樟,香樟又无时无刻散发出一种正能量,所以把香樟文化确定为香樟文化。

2.2 挖掘学校精神——“推陈出新、自强不息”

学校精神来源于香樟树的自然属性。扎根大地、根深叶茂,郁郁葱葱。

学校精神来源于学校师生的不屈精神。学校经历了三个典型的年代(65年建校时——70年代——21世纪),从无到有、从最初的不足两亩地,几间砖瓦房,到如今的二十多亩,宽敞明亮的教师、寝室和办公楼等,正是代代学子不甘落后、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鼓舞着大家,激励着大家前行。

2.3 凝练学校校训——“井然有序、天人合一”

学校的校训也来源于香樟的自然属性,春天,每一片香樟嫩叶都是有序地伸展着,比列队的士兵都还整齐划一;秋天,落下的枯叶都不颓废,它们都朝一个方向亲吻大地。

学校的校训来源于师生,是一个光荣的传统,也是一种殷切的希望,也互为因果。井然有序是希望,也是学校要求。学校铃声就是指挥员,师生迎着朝霞开始新的一天,起床、早读、晨掃、大课间、午休、用餐、就寝,直到披星戴月为一天画个圆满句号,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自律正己。这正体现了自然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了。

2.4 探寻学校办学理念——“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学校办学理念来源于园艺工人种樟树的亲身经历。“要使山谷肥,就得多栽树”。要实现“人人成才”,就要提供沃土、水分和优质空气和精细化管理;就要注重人才培养,为人才成长搭梯子、建舞台。作为基础教育学校,我们鼓励像种植树木的园艺工人学习,把每个学生当做活生生的樟树苗,相信棵棵树苗都能成才,都有它们的舞台和空间。

樟树移栽成活事例——向园艺工人学习

2011年春天,学校学生宿舍楼刚竣工不久,在前面的一块空地上堆满了建筑垃圾,满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和水泥块,师生整平后,学校决定在宿舍楼前栽一行树,有当地的杨梅和樟树等树种,在靠近河堤边上的一个树坑里,移栽了一棵直径大约15公分的本地樟树,虽然师生勤于浇水施肥,但这可樟树长势依然值得担心,很多人都认为这棵树成活的希望不大,该放弃护理了,可学校后勤工作人员王锋元同志——一个瘦小的小老头,平时不善言语,对学校的花草树木却特别情有独钟,校园内外,任何树种,都能说出个所以然,大家都非常佩服他,他却没有放弃,再次把一些树枝清理掉,并且在这棵树的顶端,裁去了一大截,经过三次大手术,这棵树竟然神奇的活了下来。当我把这个事例讲给老师听时,引起的广大教师的共鸣。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身边经常碰到一些这样的问题学生——要么爱旷课,要老师经常跟踪他的行踪;要么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要么经常欺负其他同学,把班上弄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要么顶撞老师,辱骂老师等等。我们很不自觉就给这样的学生下个定义,这学生无药可救了,不要理睬他,抛弃他,送回去由他父母教育管理等等。

我们虽然不是医生,可我们做的确实是和医生所做的一样——治病救人,医生拯救的是人的生命,可我们教育工作者拯救的是人的灵魂。我们教师有没有像王锋元同志那样的胸怀,有没有像他一样的耐心,像对待那棵移栽的樟树一样,对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人人成才、人尽其才。

3 先有环境,才有文化

学校文化不是粘贴,摆满了整个校园、堆满了整个墙壁的语录式标语不是文化;简单的复制搬抄不是文化;我们要消化、吸收、总结、提炼我们身边可触、可学、可用的知识,让它成为一种自然,成为我们的一种准则。

1.科学规划校园布局。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当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做好学校规划,不折腾、不浪费,校健康持续学发展。

2.创设学校环境。学校四面环山,建设生态、绿色、书香、文明校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先把学校环境架子搭起,学校文化适当点缀,就有画龙点睛之效果。四周山野就是学校大背景,学校功能布局、主题色彩都需考虑这一因素。

3.文化呈现要经典。考虑整体效果,让人过目不忘,深入其中,韵味十足。楼层命名、本土文化挖掘、历史文化传承等尽可能经受起推敲并富有教育意义。

4 学生才是学校最美的风景

学校的主体就是学生,再美的学校物质文化、再科学的制度文化都不如学校里活生生的一个个学生。干净整洁、赏心悦目的校园确实给人带来震撼,文明礼貌、遨游书海、乐学善思、健康生活、勇于担当、实践创新的学生带来的除了带给我们震撼,更多的还是冲击。

1. 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培养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从小事做起,我们学校就是从扫地,保持地面干净开始,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从向老师、同学问好开始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从孝敬父母,友爱同学开始培养为人处世的好习惯……

2. 提供足够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驰骋。

“心有多大,天空就有多宽广”。学校不仅仅有课堂,更重要的是提供足够大、足够大的平台,让学生自由驰骋。

每月有主题,每周有活动。雷锋月、团队月、冲刺月、阅读月、感恩月等等。

文体活动,有益学生身心发展。让学生的朝气和活力溢满校园,让他们的努力和汗水浇灌学生成长之花,快乐幸福成长。

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自由体验,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康,学会鉴赏……

只有行为美、语言美、形體美、心灵美的学生才是合格的栋梁之才,才是学校最美的心灵。

5 培育学校文化个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秉承学校传统和历史,踏着前人的步伐一步步向前的。

1.学校文化培育是个从模仿到创新的过程。

从最初的分析到引入“香樟文化”,由“樟”——“香樟”——学校的品质和精神——“香樟文化”,赋予香樟文化内涵朴实沉稳、清馨高洁、胸怀博大、无私奉献——更深层次的内涵(朴实沉稳、清香四溢、井然有序、自强不息)——建立香樟青年工作站——“我与香樟一起成长”……

2.学校文化建设也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学校规划是在不断调整的。哪怕学校规划多么严谨、高明、多么科学、精湛,学校规划都需要不断完善。

学校文化建设也是一个随时代不断变化的、动态的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

学校理念不变,但它的内涵都在延伸,在不断充实、提高。

基于乡土文化、基于民众生活,培育学校文化个性,才能凸显学校办学特色,才能培育有学校精神、有学校烙印的学生。

《基于乡土文化培育学校文化个性的实践研究》课题组

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8PTYB148

猜你喜欢
学校文化乡土文化个性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语言表达重“个性”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