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理论视域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探微

2020-08-19 00:59彭敏
锦绣·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策略

彭敏

摘 要:多元智能理论教育可以保证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全面增强,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高中语文教学能够与其他各个学科紧密融合,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职能,而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新时期,高职院校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高职院校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并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创新教学法及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及发散性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技术,而这些都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加以指导,在新时期教学改革推动高职语文教师必须要接纳并合理应用多元智能理论。

关键词:高职语文;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策略

在新时期,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元智能理论,不仅可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还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与传统意义上的一元智能相比较而言,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解释,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都能够具备多方面的智能,但却并不会形成完全相等的智能轮廓,某一个人的智力因素比较高,但是他其他的行为智能可能会比较低。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能够对人的语言智能、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智能进行全面的培训,促使人类在处理问题时可以充分运用多项智能。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在上世纪,法国开展世界首次智力测试以后,对人类数学、语言以及空间推理能力有了具体的量化标准,这也是评判一个人智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我国对于智能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智能理论就与专业知识和技能知识具有一致性。另一种认为智能理论与人们的世界观具有一致性,但是缺乏可操作性和实践性[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智能的普适性都具有多重智能,但特定智能的开发不同于智能的组合,智能可以通过整合或整合以特定的方式达到卓越。人类智能可以通过获得的教育和学习得到开发和逐步加强,所谓的多重智能仍然被发现。智能的差异有个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智能的组合视图--知性并不完全分开,它们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作用的,以组合的形式起作用。传统意义上的智能理论存在明显的不足,人类智能必须实现多样化和多元化不仅包括语言文字智能,还包括逻辑推理、视觉空间、音乐旋律、身体运动、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智能,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多元智能理论可以注重对人类的创造性,语言是思考的外衣,语言表达思考。思考是以一般和间接的方式反映客观世界的人脑功能,思考是活动的形态作为概念,判断和推论的活动[2]。思考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和关联,通过语言形成表达的判断,推论和想法。

二、高职语文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的必要性

多元智能理论和实际的教学活动是合适的。将多智能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的中国教育活动中,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意义。首先,多智能体理论可以在中国课堂上完全实现手段与人类的有机统一性。随着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对教师整体教学工作的要求提高,教师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的全面知识;帮助您不断改善语言应用能力及人文能力。高职汉语教学活动包含更多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学习汉语知识。多智能体理论的应用为阶段汉语教学实习的顺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引导教师和学生在充满活力,舒适的教学环境中达到教学目的。多重智能理论最重要的目标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引发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命的激情,尊重并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潜能,让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能够自由地发展,树立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特性。当今世界,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他们的生命质量与国家的命运紧密关联学生入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多元智能理论,能够让学生从小意识到有意义的生命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日益频繁,这一过程中,也很容易导致各种各样的负面思想侵蚀青少年的内心世界,例如:自私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思想道德滑坡,自律能力下降[3]。由此而引发各种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升级,导致学生的成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必须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摒弃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学生引入正轨。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而尊重生命的价值,如果丧失生命就意味着一切都终结,人们对生命关注本质是对生命价值的关注。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具体文章时可将多个学科进行综合,例如,在《鸿门宴》节选中有一个关于座位的小知识点,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座位排布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

三、高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多元智能理论的重要方法

(一)明确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思想

多元智能理论最主要的就是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聚焦于精神上的发展,为学生的幸福建立终身基础,促进学生个人化,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生存可能性和生活质量,注重在自然和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经验,创造健康和谐的生活。建立环境,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热爱人生,确立生活与自我,生活与自然,生活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鼓励学生学会关心生命,关爱他人,关心社会,提高学生的生存质量。例如在讲解苏教版高二语文选修《史记》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汲取文中所体现出的生命价值观念。司马迁受宫刑之后,并没有郁郁寡欢不得志,而是以自己的笔真实记录历史事件。在《报任安书》这篇文章中,他愤然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句话闪耀着豪迈的人生观、生死观和价值观,屈原的所有理想抱负、追求人生态度以及信陵君的机智勇敢都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学生深入研究[4]。

(二)明确实施多元智能理论的原则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学生能够对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保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融为一体,丰富的实践教学,拓宽学生的生命体验,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人生。生命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必须与发展性预防性教育为主,还要对已发生的青少年危机问题进行准确干预,预防能够发展,发展也能够做到有效预防,出现问题后采取强有力干预措施,促进学生生命水平得到增强。自助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救援,增强学生的自律性,互助能够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请提供各种帮助,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多重智能理论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自救和他救的措施与技能,自助互助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有效互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多元智能理论还需要加强。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社会教育整合为一体。引导家庭和社会培养学生健康学习的生活习惯,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最终形成多元智能理论合力。

(三)依托文本开展多元智能理论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多元智能理论素材,让学生认识生命本身。多元智能理论要想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就应该接受生命的不同形态,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是最正常的生命状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例如:讲解《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一课,教师就可以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从作者本身的经历,看出他对生命的理解与体会,增强学生对自己生命的审视,认识到生命的重要作用[5]。教师还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推荐学生阅读我与地坛这一篇文章,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之后,告诉学生生命具有多种形态,例如:史铁生“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然残废了双腿。”对这句话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了解史铁生关于生命的看法,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该就此结束一死了之了,我为什么要出生?想通了这两个问题之后,作者的自我剖析和自我的精神认知,能够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方向,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坚持对生活的热爱保持自信,促使生命的價值得以提升。

结束语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语文教学的每一堂课都能够渗透多元智能理论。例如: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选择富有人生感悟的文章,带领学生开展阅读写作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探索生命内涵,感悟人生真谛。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与灵魂是“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帮助。语文课堂教学深入开展多元智能理论,充满活力的课堂构成,帮助学生形成对人生,世界前景和价值的正确展望,丰富学生的内心,帮助学生综合成长。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多元智能理论教育策略
高职语文教学中“大国工匠精神”渗透研究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在新课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探讨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