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昌友 李雨洁
【摘 要】数学语言能力对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至关重要。教师在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身数学语言修养,还应加大对学生数学阅读的指导力度,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强化应用意识,以培养学生对数学语言理解、表达和转化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16-0215-02
数学语言是表达科学思维的载体和通用工具。由于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自身思维能力有限,加之有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模式单一,所以小学阶段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得不好。一些学生常表达不准确,条理不清晰。为此,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1 加强自身数学语言修养,以对学生起示范作用
教师要与学生朝夕相处,所以教师的言行、人品、才能等方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1]。小学低段学生模仿能力较强,所以教师的数学语言会对学生的数学语言起示范作用。作为一名小学低段教师,应加强自身数学语言修养。在备课过程中要力求教学用语规范、准确,应透彻理解数学概念,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相关知识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很多数学知识用日常口语化表达和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虽然意思相同,但若长期运用生活化语言而非数学语言表述数学知识,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充分用好数学语言,为学生提供正确示范,使学生真正领悟教材中的知识,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尚处于语言发展期的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避免使用方言,应使用标准普通话。
2 加强数学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能力
任何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数学同样需要阅读,阅读内容包括数字、数学符号、公式、图表、术语、概念等,在阅读的同时还伴有假设、证明、推理等逻辑认知活动[2]。要想让小学低段学生完善和提高数学语言能力,不能只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逐字逐句认真推敲,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弄懂其真正含义。许多教师为了教学方便,常常教学生采取寻找關键词的方法解题,虽然有些情况下通过提取关键词确实会使解题更加快捷,但换一个情境后关键词的含义可能会大为不同。低段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在复杂的符号、文字语言面前,“关键词”解题法明显不适用于低段学生的数学解题,如以下两道题:“淘气买了17个苹果,跳跳比淘气多买了6个,请问跳跳买了几个苹果?”“淘气买了17个苹果,比跳跳多买了6个,请问跳跳买了几个苹果?”。两个题的语言描述非常相似,但两题的解决方法很显然不同,许多学生看到“多”就采用加法,却没有认真分析各自的数量关系,导致解题错误。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细致地阅读题目,真正理解题意后再解答,要求学生在数学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明确数学思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除此之外,小学低段学生的数学阅读材料不宜过难。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阅读材料已经改变了以文字为主的传统,出现了大量包含数学信息的图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阅读材料的趣味性,但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阅读难度,数学阅读能力差的学生提取图片中的数学信息会有困难,读起来相当吃力,这会阻碍他们数学语言理解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注重阅读材料的选取,选择符合当前低段学生思维能力的材料,所选取材料中的数学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要比例适当,避免采用全是文字或全是图片的材料。
3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欲望。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对于数学语言表达较为规范的学生要加以肯定和表扬,发挥他们的榜样作用,如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说清楚算理时,教师可先让语言表达规范的学生进行示范,随后再让其他学生模仿、重复。同时,教师也要尽可能多地对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加以必要的指导,即使学生发言情况不好,也要给予鼓励,循序渐进地指出他们发言中的不足,让他们能够不断突破自己,乐于表达、敢于表达、会表达。
在小学低段的数学课堂中,“趣味”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刚进小学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若课堂中所学的内容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他们便会转而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画画、看课外书等。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也不利于课堂的管理。为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创设相应的数学语言运用情境。如在教学“认识位置”这一课时,教师可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名同学饰演模特,另一名同学饰演摄影师,“摄影师”通过调整自己的位置分别拍摄“模特”的“正面”“背面”“左侧面”和“右侧面”,随后让学生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加生动活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在课堂中还可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语言表达机会。如在进行数学探索或者设计方案时,可以采取小组交流的方式,给每位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在描述算理算法时,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方式,相互表达相互纠正;在课堂结束时,可让学生自己进行小结,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4 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数学语言转化能力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熟练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障碍,最终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3]。
数和形可互相渗透,相互转化。小学低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不成熟,他们还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事物进行理解。在一年级刚接触加减法的应用题时,教师可通过数与形的对应关系,将“同样多”“谁比谁多”“多或少的部分”等较为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图像,将数字用圆圈、三角形等符号代替,使学生逐步从直观地感受发展到抽象认知。
低段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如对于算式“12-7=5”,既可以用画图的方法一一对应,没有对应的个数即为得数;也可以直接用扩式法,将12分为10和2,再进行简便运算。通过多次一题多解的训练,学生的数学语言应用能力就会大大提升。
总之,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对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很大的作用和意义。在培养小学低段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语言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参考文献】
[1]简润斌.用沟通与关怀关爱学生[J].师道·教研,2015(1).
[2]刘敏.小学数学阅读现状与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4(21).
[3]顾艳艳.培养数学语言转化能力,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9(12).
【作者简介】
黎昌友(1970~),成都大学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基础教育,语言与文化。
李雨洁(1996~),浙江宁波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