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生发展理论下传统村落文化振兴策略研究
——以福安市溪潭镇廉村文化品牌振兴为例

2020-08-18 04:02黄昕彤长安大学
品牌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内生村落传统

文/黄昕彤 (长安大学)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精神基础。传统村落文化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点类型,以乡村历史文脉、日常生产生活为积淀,其振兴离不开乡村文化的传承主体以及村落内生文化资源的挖掘。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传统村落文化振兴的研究较多基于公共管理等外部视角探讨政策、管理措施等宏观策略,缺少对于村落内部自然运作规律的关注。因此,以内生发展理论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势在必行,认识与发展村落文化资源,激发振兴的内在活力,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步骤。

二、概念界定

传统村落,本文所述的传统村落,主要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

三、内生式发展理念及其在传统村落文化振兴中的应用

(一)内生式发展理念内涵

“内生式发展”是一种自我导向的发展模式,可以称为“由下而上的发展”,是以当地人与自治组织为主体,通过资源的自主充分利用与合理开发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内生式发展相对应的还有外生式发展,是依靠外来资本、企业、技术等资源来启动的发展模式。

(二)传统村落文化振兴内生应用模式

1.理论应用可行性分析

传统村落拥有独特文化与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同时具备村民自发的人文精神基础。内生式发展理论强调在城乡统一的市场中挖掘并实现乡村的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在传统村落中往往体现在其长久以来特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上,传统村落固有的特性使得内生式发展成为可能。

2.传统村落文化振兴内生动力模型构建

本文将传统村落文化振兴内生发展动力划分为文化传承与文化活力两部分(图1)。其中文化传承涉及文化传承主体、文化传承载体;文化活力一定程度表现在与乡村经济的正向关系上,通过特色文化带动村落的全面发展,因此涉及资源利用、产业激活等方面。两部分通过互相联动、空间统筹,共同推动传统村落的文化振兴。

四、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溪潭镇廉村——个案研究

(一)内生文化传承现状

廉村坐落于福建省东北部的福安市溪潭镇穆阳溪中游西岸,是以“廉文化”为核心,具有明清建筑风貌、古代商埠特色、传统古堡防御和完整宗族聚居体系的山水田园传统村落。

1.文化主体——人文传承机制

廉村文化传承机制较完善,形成一种以崇尚、培育文人为核心的励学机制和崇宗敬祖的人文传统,是廉村文化精神的内核。廉村因科举中进士得名,从唐至明清,全村出进士24位,涌现众多名人,留下大量艺文著述与书画,书香文化浓厚。

廉村人受薛令之廉洁遗风影响至深,民风古朴,至今保存多项节日文化传统和薛令之中举纪念日等多项传统文化节庆,古村传统文化氛围浓厚。如今,主要由廉村留守老年人以祖训族规的方式继续传承薛令之的廉洁精神。

2.文化载体——公共空间活动网络

图1 本案内生动力模型(作者自绘)

由于村庄特有的人文精神,廉村的街道、祠堂、居住院落等空间中,形成一体精神公共空间体系,以祠堂为中心,依托家族、血缘关系划分四大聚集地。但其中举行的活动大多处于政府举办,参与人群以组织方、村民或相关工作人员为主,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与当地宗族、廉文化特色关联度较弱。

(二)内生文化活力分析

1.资源利用情况

廉村目前保留较完整的明清建筑风貌,以居住功能为主。政府曾进行过大规模的广场建筑修补工作,以水泥灌溉破坏了原有空间与建筑的风貌。

居民因家族分灶对原住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建、扩建,也对古民居产生了消极影响。另外,廉村城堡外大片农田基地,油菜花田以及草莓田的体验式服务较适合当前廉村发展的主导方向,部分已被改建为农家乐体验园。由于距离人群中心较远,客源较少。

2.文化产业现状

在国家倡导党风廉政建设的大背景下,廉村因其“廉”文化将其旅游定位为“廉政教育基地”,展现全国独有的廉政文化和耕读文化。但目前存在旅游基础设施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客源较少;景区开发度不高,仍未做好适应游客基本出行需求的准备等问题。此外,廉村除了文化旅游业之外没有任何基于村落传统文化发展的衍生产业,留守村民基本以传统一产为生。

五、内生式文化振兴策略

基于个例分析及综合文化传承与文化活力两方面主导的内生动力,本章明确将内生式发展作为传统村落文化振兴的主旋律,并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主体文化认知塑造

在村落的文化振兴过程中,应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与村民的良性互动机制,强调村民的参与,制定乡村人才保障政策,吸引人才回流。一方面培养村民对于村落文化的深入认知,提高村民素质,通过自身向外界输出当地文化特色。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村民以积极的态度参与乡村文化建设,爱护传统村落环境,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实现乡村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营造

在原有乡村道路组织的基础上,改善乡村综合交通,尽可能恢复乡村原有的肌理特征,加强与内部二次交通和现有公共场所的景观联系,打造完整的村落文化风貌,促进各功能区的紧密联系,优化村落整体空间结构。

进一步扩大公共文化设施覆盖,强化落实现有文化设施的使用成效,减少形式主义建设,建立以文化传承为导向的公共活动空间,承载村落自身的多元文化活动类型。

(三)外生动力协同带动

乡村传统文化振兴需要激励传统文化创新,打破保守思想。引入多元文化资金投入渠道,在新时代的建设要求下,政府可以创新运用“文化+”模式,以跨界、整合、创新为目标,以传统村落文化资源作为发展社会市场的优势,让市场参与乡村传统文化的发展,发挥市场“无形的手”的力量,为建设乡村传统文化提供新的活力。

六、结语

实现传统村落文化振兴,需要以内生式发展视角,从村落传统文化传承和社会文化活力本身出发去深入挖掘,注重主体文化认知、公共空间文化传承;同时,要将市场与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与现实、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相结合。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使传统村落主体根据自身条件完成城乡一体化转型,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内生村落传统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学校文化:激活自我教育的内生力——以西亭小学和美文化建设为例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油画《村落》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趾甲内生—糖尿病患者易患并发症之二
一株西沙群岛野生诺尼种子内生细菌CICC 10707的分离与多相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