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迪 金春林 王晓雯 陈 颖 符雨嫣 王海银*
21世纪以来,重大传染病疫情、新旧传染病暴发流行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如何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逐渐成为地区政策讨论焦点。我国构建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将预测预警等灾前准备能力置于重要位置,如预案制定及实施、信息收集与分析、监测预报和应急组织机构健全等[1]。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疫情后,我国在新发传染病应对能力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存在不足,如监测系统无法互联互通和共享数据,无法连续、动态监测,不同机构的监测系统之间监测结果不一致等[2]。
过去十年中,东南亚国家为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发出了区域性倡议,制定了应对措施,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3]。本研究总结了东南亚及大湄公河次区域(the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GMS)部分国家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监测经验,以期为提高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综合监测水平提供参考。
近年来,GMS国家经济和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人口大量导入,这对包括柬埔寨、中国(云南和广西)、老挝、缅甸、泰国和越南在内的6个成员国的公共卫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成员国经商议共同建立了湄公河流域疾病监测网络(the Mekong Basin Disease Surveillance,MBDS)。该网络可以实时跨境共享重点疾病监测、疾病暴发程度、感染人数、集中区域等重要数据以及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对快速有效控制该区域内疾病暴发,避免疫情进一步扩散,发挥了重要作用。
MBDS治理结构框架主要由3部分组成:执行委员会、国家协调机制和次国家协调员。其中,执行委员会由各成员国卫生部长组成,职责是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监测政策,并借助监测网络加强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国家协调机制由国家协调员、跨境协调员和秘书处联合制定。国家协调员通常由卫生行政部门中负责疾病监测的流行病学家担任,职责是代表各自国家与负责指定地点的跨境协调员密切合作。秘书处设在泰国公共卫生部,提供办公场所和其他支持,组织国家和跨境协调员召开定期会议,并支持网络中所有成员的活动。MBDS的治理结构由水平(非正式的基于信任的关系)和垂直(正式的关系)共同形成[4],见图1。
图1 MBDS治理结构
MBDS主要聚焦7项核心战略,见表1。每项战略由成员国根据其发展能力制定,并开展相应活动[4]。
表1 MBDS核心战略
1.3.1 数据共享 MBDS数据共享是通过互相传送数据共享标准表格来完成的。由事先指定的边境省份联系人通过电子邮件将共享标准表格发送给邻国对应机构,统计内容包括累计病例和死亡人数、疫情暴发地点和推测原因等,报送时间依据疾病种类和风险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5]。
1.3.2 数据质量 能否提供准确、高质量、可快速使用的数据,是评判MDBS能力的首要标准。由于每个成员国实际情况不同,对数据的要求也会不同。数据质量甚至会对湄公河流域疾病暴发信息的整合和解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了解每个成员国疫情报告系统的基本数据结构和数据质量,对确保跨境疫情暴发监测和控制至关重要。
1.3.3 数据及时性 监测数据的及时性直接影响成员国对疫情快速反应和采取应对措施的时效性。数据及时性可以用疫情监测过程中的时间里程碑来衡量(时间里程碑为从第1例病例的诊断或患病日期到报告该病例的日期之间的时间间隔)。报告及时性标准因不同的报告程序(电子报告或纸质报告)和国家监测分级结构而有所不同。另外,不同国家求医行为的差异和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也会影响疫情数据报告及时性。一般来说,通过非政府传播和社交媒体报告的疫情信息会比传统的政府报告更快到达公众,因此,这些非正式来源数据的有效性需要注意研判和甄别。
1.3.4 评估结果 对MBDS中4个国家报告的2 087起疫情及时性和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发现,疫情数据收集、响应时间、上报时间、确诊病例数等情况因成员国之间对疫情定义、疾病类别、暴发程度等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4个成员国的数据公开收集、上报和疫情反应日期指数完成率均>95%,但多数实验室确认日期完成率为10%~100%,另外还发现有1%~5%的记录存在观察不一致和超出范围的日期数据。整体来看,成员国的疫情报告、响应和公共沟通及时性因疾病种类不同而不同,总体上保持在1天~15天。除此之外,疫情报告系统的数据质量和及时性还受到报告系统的层次结构、数据收集方法和国家资源等方面的影响[6]。
疾病监测网络旨在通过加强国家和地区间合作,推动全球疾病监测和应对系统的建设。研究结果显示,亚洲已经建立了有效且可持续的疾病监测网络,该网络可以满足该洲各国在疾病监测、疫情调查和遏制等方面的需求[7]。
MBDS加强疾病监测能力,有助于改善区域内的健康状况。该网络制定了一套标准操作程序,用于共享有关疫情的信息。例如,MBDS调查并控制了2005年老挝和泰国之间的登革热疫情,2006年老挝和越南之间的伤寒和疟疾疫情,以及2007年老挝和泰国之间的禽流感疫情。该网络成功地整合了地方、国家和区域各级卫生系统[8]。目前,MBDS已经成为世界其他地区(包括南部非洲、东部非洲、中东和南亚)区域疾病监测的典范[4]。
此外,MBDS开创了跨境合作模式。有研究[9]发现,利益相关者同意MBDS的核心价值及其对国家和地区疾病控制的贡献,认为MBDS较好地开展了与监测报告相关活动,并利用监测数据采取行动;同时认为该模式是从地方到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疾病监测和控制所需公共卫生能力的有效方式。但MBDS在开展研究方面较薄弱,在当地实验室检测和跨境合作协调方面有待改进。
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暴发以来,MBDS官方网站通过共享各国家和地区疫情信息,使成员国能够及时获取并了解邻近国家和地区疫情现况。MBDS共享数据主要涉及各国家和地区NCP的确诊病例总数、新发确诊病例数、死亡病例总数、治愈病例数、现存确诊病例数、重症病例数、病死率、每百万人病例数、每百万人死亡病例数、核酸检测总人数、每百万人核酸检测人数等,此外,还共享了确诊病例的年龄、性别、出入境、活动范围等信息,公布了疫情高风险地区和疫苗研制信息等,从而为各成员国和地区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
近年来,自发组织的次区域疾病监测网络已成为跨境公共卫生合作进行疾病监测和控制的典范。从全球卫生来看,针对共同河流、边境线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探索建立跨境疾病监测网络,通过自下而上的定位,与以自上而下方式组织的区域(如WHO指定的区域)形成对比,直接在跨边界的疾病监测、信息共享和疫情联合调查等方面开展合作。
我国需采取有效的跨区域方法来监测、预防和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和公共卫生事件。针对共同河流、临近省份或者共同经济发展区域,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等地区,探索建立跨区域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网络和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共享每个地区的疾病监测、疫情暴发和疫情调查等数据,有效预防和控制跨区域疫情。但不同区域共享数据时,应考虑不同区域数据结构、数据质量和报告系统的差异。因此,需要不同区域卫生行政部门之间加强区域网络合作,签订协议,建立共同的数据共享平台,整合网络组数据和信息传输标准,及时共享本区域疫情监测信息,共同预防和控制疫情。
2.3.1 多维度评估 数据评估维度主要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等,还应涵盖灵活性、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等维度,以便对疾病监测系统进行更全面地评价。
2.3.2 多指标评估 对于疾病监测网络和疫情报告系统,应根据商定的最低流行病学数据集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包括按照时间、地点和人员描述疾病分布变量。例如,不同报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期(发病日期、疫情报告日期、公共沟通日期等)、疫情地理分布、报告病例数和人口数等。
2.3.3 多方法评估 数据质量和及时性可能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力和财政资源的可获得性、监测系统的层级结构、数据收集方法(纸质或电子)等。研究人员应开发科学的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例如,使用新的大数据源、移动健康方法或统计建模技术等。
现有监测体系能否满足防控需求,监测系统结构是否合理,监测数据是否能够真实反映传染病发生发展趋势,监测体系有无预警作用等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0]。建议建立综合监测系统第三方评价机制。首先,评估主体要多样化。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前提下,高校、独立的研究机构、公益性的非政府组织等均可对综合监测系统进行全方位、全方面、多方法地科学评估。其次,评估的维度和内容要有所侧重,应包括防控需求满足程度、监测系统结构、监测数据质量和及时性、监测体系预警作用等。再次,评估周期要规范,每年定期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进行重点事件不定期评估,以保证综合监测评估的可持续性。最后,评估结果要和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绩效挂钩,建立相应激励机制。
泰国作为MBDS成员国,在开发公共卫生人力资源方面取得一定成绩。2009年泰国IFETP(the International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国际现场流行病学培训计划)评估了每个成员国的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人力资源能力,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并出版了一套涵盖20项指标的流行病学人力资源开发评价体系[11]。对此,建议如下:一方面,通过广泛参与MBDS各成员国开展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计划,培养我国相关工作人员在主动监测、疫情反应和控制、健康评估和心理健康调查等方面的公共卫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借鉴泰国或研制公共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指标,定量评价每个地区的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能力,针对性地开发人力资源,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系统提供人力支持。
MBDS及其合作伙伴在泰国IFETP的领导下,为成员国组织了流行病学能力建设培训。建议跨区域疾病监测网络及其合作伙伴学习IFETP经验,为网络内各地区开展广泛培训。培训内容和课程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流行病学软件使用、监测和反应等。此外,可通过参考国际或根据我国实际研制流行病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我国各地区流行病学能力,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监测系统提供保障[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