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模式探讨

2020-08-17 09:13刘承洁寇兰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年14期
关键词:阻塞性依从性常规

刘承洁, 寇兰兰

(1. 陕西省兵器工业521医院 门诊部, 陕西 西安, 710061;2.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医院 内二科, 陕西 延安, 727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死率较高,且患者对该疾病了解不深,无法有效自我管理,导致诱因频发,对身体情况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2]。研究[3-4]指出,自我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重要意义。患者可以自我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提高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进而有利于身体健康。本研究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10例,均分为2组,每组55例。常规组男30例,女25例; 年龄41~78岁,平均(56.63±2.36)岁; 病程1~10年,平均(4.10±0.69)年。干预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42~79岁,平均(57.03±2.41)岁; 病程2~11年,平均(4.51±0.78)年。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5-6]: 患者经临床综合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且处于疾病稳定期;年龄<80岁;有家属陪同,且同意参与研究;患者有智能手机且会使用微信。排除标准:患者伴有认知障碍、听力障碍;伴有呼吸衰竭者;患者耐力差,且依从性差。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疾病讲解、病情护理,告知药物注意事项,观察用药后的疗效,指导患者的饮食、运动,加快其身体康复,出院后进行不定时电话回访。

1.2.2 干预组: 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干预。① 建立微信群。患者入院后,为其制订健康档案并建立微信群。将患者集中起来,每天定时发送服药要求、呼吸训练等小知识,叮嘱患者定时关注微信消息,并通过微信群进行疾病讨论。② 建立自我管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入院后肺功能指标、疾病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服药后的自我疗效观察,叮嘱患者养成记录病情的好习惯,详细记录诱因、发病时间、用药后缓解时间等方面,以便于观察效果;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呼吸操训练,并将腹式呼吸的步骤制作成健康宣传手册,以及将练习方法制作成小视频,在微信群中发送;护理人员在出院前指导患者家属练习,并督促患者进行训练; 护理人员规定训练时间,且叮嘱患者将每天的训练时间及感受发送至群中; 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与其保持联系,及时在微信中解答患者的疑惑,并定时组织健康宣传活动,在患者复诊期间对其进行讲解,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 护理人员定时上门随访,督促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情况,包括: 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呼气容积(FEV1)。观察并统计2组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水平,根据自我管理评分表对所有患者进行判定,评分将100分作为临界值,调查患者以往3个月的自我管理以及出院后6个月的情况,分数为27~135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自我管理越好[7-8]。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护理依从性,根据自制护理依从性评分表对其进行评估,总分100分,按照分数范围将其分为依从性好90~100分、依从性一般(70~<90分)、依从性差(<70分)。护理依从为依从性好和依从性一般之和[9]。比较并分析2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心理、社会、物质以及躯体功能,每项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10-11]。出院时统计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根据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表进行判定,共计100分。护理满意度为基本满意、满意和十分满意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情况

干预后,治疗组FEV1、FVC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情况

2.2 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

干预后,干预组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水平 分

2.3 2组干预后护理依从性

干预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2组干预后护理依从性[n(%)]

2.4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4。

表4 2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分

2.5 2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

干预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5。

表5 2组干预后护理满意度[n(%)]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原因一般与吸烟有关[12], 研究[13]指出, 20%的吸烟患者会发展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疾病是气流发生不可逆的受限后,呈进行性发展,当出现气流不可逆时,则可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此外该病与肺气肿、支气管炎以及支气管哮喘等基础性呼吸病变有关[14-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自我监督、自我护理才能够稳定病情。自我管理属于心理行为理论的范畴,其核心是自我效能感,即患者建立自信心,实现患者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自我照顾,可以正常生活[16-17]。因此护理人员在指导患者实现自我管理时,应该使其具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人员可通过有效的平台和方法,督促并纠正患者的错误行为,实现自我管理[18]。

本研究通过建立微信平台,实现对患者的自我管理。首先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其次在指导患者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在尝试用同种方法解决其他患者的问题之后总结成文;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同制订适合自身、切实可行的计划,通过对患者实施腹式呼吸、呼吸操训练,定期在微信群中更新小视频,指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训练,有效提高患者的积极性。患者通过服药指导、呼吸训练、饮食调理等方式,改善其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一般会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的现象,因此除了积极治疗,控制炎症外,还需要长期进行呼吸训练,以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患者通过锻炼,呼吸功能显著提高,有效改善了膈肌疲劳情况,进而增加了肺顺应性和通气量,患者活动量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护理人员通过微信平台、上门回访、指导患者记录病情等方式,实现了患者的自我管理。患者不仅对疾病有深刻地了解,且实现了自我照顾。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自我管理评分、护理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说明患者自护能力提高,身体恢复较好,对护理人员的认可程度高。

综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的实现,能够改善肺部功能情况,提升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阻塞性依从性常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常规之外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