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彩环
【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指标和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情况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子宫肌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疗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属良性肿瘤,该病症的发生,主要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有关,以中老年女性为主要发病人群[1]。多数患者无法在疾病发生的前期阶段发现病情状况,常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加重身体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和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能够明显减少手术创伤和患者的痛苦,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案选择。本文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差异,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收治的64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通过超声或者磁共振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均无近期生育需求;患者均知晓本研究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黏膜下肌瘤、宫腔肌瘤者;可疑子宫肌瘤肉瘤者;盆腔急性炎症妇科其他非良性疾病状况者;月经期、哺乳期女性;结缔组织病变者;存在器官性病变状况者。其中对照组年龄31-53岁,平均年龄(41.26±1.29)岁;肿瘤直径3-8cm,平均(4.26±0.36)cm。观察组年龄30-54岁,平均年龄(41.30±1.17)岁;肿瘤直径3-9cm,平均(4.24±0.29)cm。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患者取仰卧位,然后在下腹部切开一个6-8cm的横向切口或者纵向切口;在确定患者肌瘤的所在位置,然后根据肌瘤的所在位置做纵形或者梭形的切口,然后通过这个切口进行子宫肌瘤的切除,将肌瘤切除后,进行瘤腔的缝合,然后再由内到外进行逐层缝合切口。
1.2.2 观察组 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全麻;皮肤常规消毒,在脐孔下缘做1cm的切口,气腹针穿刺,注入CO2气体形成人工气腹,气腹压力维持在12mmHg;将套管与腹腔镜经穿刺点置入,确认腹腔内脏器无异常,选择对侧腹部相同位置和麦氏点各做一穿刺点,置入手术器械,举宫器经宫颈口置入;腹腔镜直视下,注入20U稀释缩宫素至切口部位,观察肌瘤生长部位,以确定切除方式[2]。对于浆膜下肌瘤,根据肌瘤蒂粗细确定方式,肌瘤蒂较细者,采用电凝钩直接切断,肌瘤蒂较粗者,注入垂体后叶素后采用电凝刀切开浆膜层,剥离肌瘤;对于肌壁间肌瘤,注入6U稀释缩宫素,采用电凝钩沿着肌壁表面包膜纵行切开至内核,齿抓钳将肌瘤夹持,沿着假包膜,将肌瘤钝性分离至基底,剥离后电凝止血;对于阔韧带肌瘤,确定输卵管走向,采用电凝钩沿着阔韧带前叶切开,剥离肌瘤,离断肌瘤基底部;完全剔除肌瘤后,采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腹腔,取出器械并排除气体,腹壁逐层缝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指标,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指标(采取SF-36量表评价情感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状态、生理功能评分,每一项0-100分,分值越高越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1.02±2.46)min、(16.01±2.01)h、(4.01±1.57)d;对照组分别为(96.14±10.24)min、(26.15±3.22)h、(7.62±2.2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情感生活、社会功能、生理功能评分分别为(94.24±4.11)分、(94.15±4.16)分、(92.46±3.61)分;对照组分别为(83.14±4.01)分、(82.24±3.24)分、(78.25±2.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并发症发生率6.25%;观察组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2例、性功能障碍1例,并发症发生率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均为常见的手术方式,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切口比较大,尽管能充分暴露子宫肌瘤,为医师提供良好视野,但创伤比较大,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的预后;经腹腔镜辅助的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宮次全切除术有着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操作难度大大降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相比,效果更佳[3]。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指标、手术情况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子宫肌瘤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获得较好效果,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郑超群.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4):75-76.
戴 顺. 腹腔镜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及对卵巢功能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23):3856-3858.
张少武.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0):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