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苗
摘要:人际关系的妥善处理是学生社会生活重要的内容,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生活状态、学习心态,还会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当更加重视对于学生的人际管理的研究,探求针对学生人际关系管理的有效途径,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优质的人际关系教育,使得学生在遇到人际问题时,能够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避免冲突的产生。本文将从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入手,对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人际策略进行一定的探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以供相关教育人员进行参考。
关键词:人际关系;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策略
前言:
随着各高职院校逐渐推进教育改革,许多學校开始重视起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在针对学生的管理方面,逐渐加强了对学生生活、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数量较多、生源情况复杂、管理能力有限等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力度不足,对学生的人际管理技巧性不强,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教育和管理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阶段,学生应当重视对人际交往技能的学习。在目前的高职校园中,学生普遍对人际交往有较为强烈的兴趣和渴望,由于高职院校存在学生数多的特点,使得学生面对的交往对象、交往方式也呈现出复杂化和社会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人脉,增长了见识,但也容易遇到人际交往中的一些问题,因为人际交往而产生一定的烦恼[2]。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高职院校的相关教育和管理者深入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方法,指导学生在生活中使用合理的待人接物方式。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人际教育和管理对于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难以接受复杂人际交往
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都是来自各个不同的地区,有可能是第一次离家去较远的地方上学,在家有父母的照顾和宠爱,到了新学校,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对接触新同学和集体生活存在抵触心理,因而存在不愿意进行人际交往的情况[3]。同时,在生活中,还可能保留着在家里时,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不懂得礼让他人,不善于换位思考,在学校生活中,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进一步加深其对人际交往的反感情绪,使得心理素质不强的学生难以适应集体生活,在人际交往方面得不到良好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学生之间生活习惯存在差异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通常来自五湖四海,学生之间交往可能存在语言交流困难,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加之学生相互之间包容性不强,造成了矛盾的产生,甚至还可能导致打架斗殴等恶劣人际冲突。由于学生的多样性,高职院校学生中也存在一些喜欢旷课迟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很有可能在学校中占据一定势力,欺凌弱小、不尊重教师,甚至拉帮结派,在校园中横行霸道,由此带动了不良的风气,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人际交往产生偏差[4]。
(三)学生不服管教,容易与教师产生冲突
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在高中阶段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或没有认真学习,使得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后,更加不能接受严格的管教,可能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这时,教师必然会指出学生的错误,对学生的不当行为加以批评,尚处于思想不成熟阶段的学生很有可能对教师的管教产生反感,甚至认为教师“针对”自己,因而在管教过程中,故意与教师发生冲突,造成恶劣的违纪行为[5]。
(四)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社会上的各种信息,因此,也就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蛊惑,这些有害信息可能影响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的判断,同时,虚拟的网络还可能导致学生对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兴趣下降,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虚幻世界,尤其是游戏世界的人际交往中。这样的学生会逐渐依赖网络,沉迷在网吧等场所,逐渐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不关心就业形势,更加严重的可能会造成厌恶人生、仇视社会的不健康心理。
(五)学生交际能力不强,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就目前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往往缺乏的就是人际交往技巧。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能由于对高考成绩的自卑心理,或是名落孙山后的自负心理,使得在高职院校的生活中并不乐于与人交往,害怕与人交往,加之在高中的学习期间,仅关注繁忙的课业,没有注意提高个人交往技巧,久而久之形成了交际能力下降的情况,缺乏相应的人际交往技巧。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问题影响因素
(一)家庭教育影响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乡村,家长由于知识水平不高或常年在外打工,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关心不足,难以陪伴学生成长,加之农村生活条件较为朴素,看待事物的眼光难免狭隘,对学生的发展不具有长远的目标,只希望学生尽快毕业,找到一份工作贴补家用。孩子的眼光、眼界、思想水平也受到不同家庭教育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学生内向、敏感、不擅交际等性格,进而更容易产生矛盾。同时还存在农村的学生与城市的学生相互之间,由于家庭教育差异导致的矛盾。
(二)情绪控制能力的影响
高职教育阶段的学生,其情绪控制能力还不强,对于生活中的矛盾和挫折的承受能够力较差,甚至可能存在受高考成绩影响,而无法走出心理阴影的情况,这种不良的情绪对于学生情绪的控制能力有极大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存在无法良好控制个人情绪的问题,当被他人不小心忽视或是被开玩笑时,可能导致情绪失控,对于人际关系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6]。
(三)高职院校扩招的影响
许多高职院校存在不顾学校规模及管理水平盲目扩招、不控制生源质量的问题,在招生工作中,采用绩效方式,逼迫招生工作人员将大批学生招至高职院校,在学生入校后,然而又不能实施良好的管教,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制约了学生人际交往的有效性[7]。因此,高职院校不合理的招生制度也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关键因素。
(四)社会信息化程度加深的影响
随着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产品的发展和普及,学生越来越容易接触到外界的信息,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学习方式等,使得许多不健康、不正确的信息影响学生的思想的发展。
(五)高职院校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许多高职院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学历不高、素质不高、欠缺管理经验和资质,同时由于工作量大、任务重,导致在对于学生的管理上可能存在态度不佳、手段不适宜、不善于使用管理技巧等问题,使得高职院校管理队伍稳定性差[8]。管理者的这些状况都制约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果,增加了學生管理难度。
四、高职院校学生人际关系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高职院校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在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而言,高职院校应当注意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帮助管理人员,规范管理方式方法,让学生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在行为处事时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在针对招生工作的制度中,学校应当注意合理、量力招生,对院校自身的管理能力、教学能力和校园容纳量进行评估制定招生计划,进而推动学校管理的有效性,能够保证对学生实行最佳的管理。
(二)高职院校加强监督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监督教育工作不仅体现在学习和生活上,更体现在学生人际交往的管理上,教师应当着重关注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的学生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进行心理疏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讲座,同时在日常管理中注意加强监督工作,尤其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电子设备的管理,避免学习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对现实人际交往兴趣下降,良好的监督教育工作还能避免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较大冲突和矛盾,为学生的良好人际交往保驾护航。
(三)积极组织交流活动
高职院校应当积极为学生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或艺术节等集体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与其他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通过合作产生友谊、拉近距离,这不仅能有效加强同学的交际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实践,体会到和集体生活的乐趣,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团队精神,以及合作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交往技巧,学会尊重他人,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尽可能地包容他人、理解他人,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组织家长与学校进行良好的交流、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也是对学生人际交往管理的重要方面,学校应当注意要求家长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状况,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心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同时还需要要求家长以正确的生活、交往观念教育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导。
(四)提高教职工的职业素养
高职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培养之外,还需要帮助师生之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学校应当注意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要求教师在工作中采取合理的教育管理方式,学会宽容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采用学生能够接受的表达方式,对于学生的批评应就事论事,不应进行人身攻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还应当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对学生的人际管理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不应当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纪律,还应当注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知识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在校园中为学生提供便利心理咨询服务,使得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产生一定疑惑或苦恼时,能够快速取得专业教师的帮助。同时学校还应当定期举行心理知识讲座或培训课程,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该策略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和社会对于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当代学生是否能在社会上立足的重要标准,因此,人际交往能力是学生在大学或高职教育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学校应当注意对学生交往技能的培养,转变学生的交友理念以及方法,要求学生学习相关技能、不断提升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得高职院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忠睿,蒋甜甜,杨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林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260-261.
[2]刘建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析[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09):162-163.
[3]肖慧萍.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探索[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32-133.
[4]王钦.思政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6):158-159.
[5]许金宝.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新问题与新对策——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汽车技术学院为例[J].技术与教育,2019,33(04):56-59.
[6]张丽娟,姚琦.学生管理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研究——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105-108+112.
[7]张洁.音乐艺术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及其渗透策略探讨[J].北方音乐,2019,39(23):251-252.
[8]沈倩倩.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事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