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求异思维的有效运用

2020-08-16 13:44陈彬彬
青年生活 2020年30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

陈彬彬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求同以外,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求异,遇到问题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寻求与众不同的答案。养成求异的良好思维习惯,对将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和开拓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是一位求异的典型代表,因为课堂上总是会问一些像“一加一为什么等于二而不是四的原因,风是怎么产生的”这样特殊的的问题,不到三个月就被老师当作“低能儿”撵出了学校。现在的这些小学生当中就蕴藏着二十一世纪的“爱迪生”、“达尔文”,所以在小学生语文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求异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造性思维;敢于求异

引言: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大部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扼杀学生求异思维的习惯,比如老师在讲一篇课文的时候会找一个同学来总结文章的大意,一个同学讲的不全面,另一个同学继续讲,回答的还是不好,于是继续找人,直到有一个接近老师标准答案的同学出现问答才能结束。同学们日复一日的思考怎样才能想到老师标准答案,老师们千方百计的引导同学们寻找自己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丧失了求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全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1]。那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在“求同”的同时最大可能的做到“求异”,以下是几点相关建议。

一、巧设教学方案,启发学生求异思维

想要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首先要从老师的日常教学开始,老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调整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主要从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方面着手。像在讲述二年级下册的曹冲称象这一课的时候,课程一开始,可以携带玻璃钢、小石头、橡皮玩具、船等小玩具,再拿一个小的电子秤,老师引导学生想出不直接称小石头但称出小石头的重量的办法,之后老师围绕课题提出质疑,让学生发挥想象,曹冲是怎样称象的?曹聪为什么要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如果让你称象你会怎么称?所有同学可以发挥想象力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不用想答案的结果肯定是五花八门的,甚至有的跟我们课程丝毫没有关系。但是仔细想想,我们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本来也不是为了这些天马行空答案,关键是为了锻炼孩子们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快速的融入课堂,又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在字词句的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

字词二年级语文教学的关键和重点,除了让同学们认知字词知道它意思之外,我们还应当教会学生字词的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做到见到字就知道他的读音,听见字知道他的意思,看到解释能联想到具体的词汇,这样才算做到音形义融会贯通。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着重帮学生多做这方面的练习,比如可以进行个小游戏比赛,给“木”字加两笔看看都可以组成那些字。在游戏开始之前老师可以给同学们引导,告诉学生“木”字的上下左右中间都可以进行笔画的添加,相信学生很快就可以想到休、朴、朱、杀、朳、 米、朽 、机和权这些字。等学生字词积累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了,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造句的锻炼,比如用“小明、的、赶走、小鸟、是”用提供的这些字词,组成一句完整的话,在经过一番讨论发言后,学生可以组成一下的句子①赶走小鸟的是小明;②小明赶走的是小鸟;③小鸟是小明赶走的。让学生练习用同样的字词组成不同的句子。这样在游戏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温习了学过的知识,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三、民主教学,在阅读中促进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比如在学习《彩色的梦》这篇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梦画出来,有的同学梦见月亮姐姐和太阳公公聚会,有人梦见自己长了翅膀变成天使,有人梦见长颈鹿和大象组合成了一种动物,有的同学梦见自己成了一个恐龙,可以让大家选一下谁的梦最离奇,谁的梦最恐怖,谁的梦最美丽?了解完这些同学们天马行空的梦,再去看一下《彩色的梦》,这样同学们会对课文更加的感兴趣。虽然这个过程中,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可能会使讨论的方向偏离老师的方向,甚至有可能会耽误老师接下来的课程安排,这个时候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的讨论方向,而不应该用老师的权威强行阻止学生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表现积极的同学,老师应该给予鼓励小心的呵护学生稚嫩的创意萌芽,不要让它还没开始发芽就被扼杀了[2]。

四、通过鼓励,开拓学生求異思维

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了要注重学习成绩之外,还要站在为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把对学生的求异思维有效的运用到识字、造句、阅读等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发散思维的结果老师要多加鼓励,如果出现了冷场的现象,老师要多加以引导和鼓励,要给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对学习成绩相对靠后的同学的想法多加关注,防止其懒散倦怠,错过了训练的机会。老师在布置课外任务的时候,尽量减少以背诵为目的的训练。比如在学习古诗《咏柳》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新媒体课件,让同学通过唱的方式快速高效的记住这首古诗。

五、结束语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开拓求异思维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获得知识的方法,这样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既得到了延申,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的求知欲。对于课文的理解是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重要媒介,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让同学们来训练求异思维,关键在于老师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进行日常的教学课程。衡量学习成绩优劣的标准除了考试成绩,还应该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时代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清华.发散性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南北桥, 2018(3):109-109.

[2]薛伟,韩如军.略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
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