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娅
【摘要】供给测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小微企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强化期造血功能,并充分借助金融机构等渠道获得资金支持,保障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小微企业仍然面临财政政策落实不到位,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难度大,融资困难的瓶颈。本文通过对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困难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深度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来促进小微企业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小微企业 经济发展
我国小微企业的经济发展直接影响着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前途,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但是,近年来小微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周转困难,无力支撑可持续发展,出现昙花一现的状况。为此,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要求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的改革,坚持供给侧改革思路,破除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的障碍,强化小微企业的造血功能,从而实现小微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着力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的困境
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时,融资的外部结构至关重要。为了促进我国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但是,贯彻落实政策方针过程中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的原因在于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状况与社会环境不适应。
(一)财政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执行效果收效甚微
近年来,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递减,各项负担加重,中央与地方制定的为小微企业减免税费政策贯彻落实不到位。与此同时,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不及时,导致政策发挥的作用滞后,收效甚微。出台的部分政策缺乏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细则,造成出台的政策目标与实际完成的效果存在显著性差距。
(二)小微企业受到制度和法律约束而融资困难
根据国家的政策要求,大多数商业银行建立了为小微企业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但是在实际的执行中发挥着作用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的贷款制度,存在制约性和约束性,出现不良贷款时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连带责任,银行发放贷款是存在较高的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需谨慎考量,对小微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另外,放贷时银行需要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例如我国《擔保法》就对有效抵押物进行了系统性规定,然而,小微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缺乏可抵押资产,向银行申请贷款往往不能获批,极大地加大小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难度。
(三)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难度系数增大
商业银行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同时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在法律允许的范畴内最大限度的保障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金融监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在运营过程中的资金安全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监管。因此,从商业银行对信贷资金安全的角度考量,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难度系数增大。
二、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
(一)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存在困难的内部因素
第一,直接融资困难。在资本市场上小微企业,由于受到经营规模的限制,面临风险较大,信息公开透明程度低,而无法达到资本市场的硬性要求,从资本市场获取直接的融资支持困难。此外,符合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心态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从而导致小微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获得直接融资的难度加大。
第二,间接融资困难。一方面,小微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财务状况需要进一步细化,商业银行无法根据小微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直接的预判,在发放商业贷款是只能从资金的安全性方面考量,那么商业银行将会为了降低潜在风险,而选择对小微企业贷款或少贷款。另一方面,部分小微企业由于资产规模有限,信用意识薄弱,在贷款审批过程中无法提供有效的贷款抵押物,造成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
(二)小微企业经济发展存在困难的外部因素
首先,国家金融政策落地难度较大。虽然在宏观层面国家制定了针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的有效政策,并要求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但是金融企业已经实行了市场化经营管理,其借贷风险是业务运营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设置规范化的贷款流程和限制条件是商业银行业务运营控制的必然条件。如果由于小微企业存在资产不透明、信用度低而造成不良贷款,在维权和追求贷款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会处于被动局面。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金融贷款存在较高的风险,这一定程度上造成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主动性不高的现象。
其次,交易融资的成本偏高。商业银行设定技术门槛和审核关卡,要求小微企业为寻求担保、执行手续支付一定的费用。由于整个融资产业链条中存在着较多的过渡环节,需要小微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时缴纳承诺费等款项,加之较高的贷款利息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小微企业融资交易的成本。据数据统计,我国的规模较大的企业贷款频率仅为小微企业的20%,然而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平均成本却高于大企业到五倍,因此限制了小微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
(一)完善小微企业的金融征信体系建设
第一,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强化主体责任。完善小微企业的金融担保体系,并在官网上将其固定流程和具体要求公布。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政策的落地,落实对小微企业担保体系的具体责任,避免多头管理的现象,使信用担保体系有序合理发展。第二,尽快完善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将小微企业的信用指标纳入征信考核的管理范畴,实现信息透明化。一方面,借助互联网手段搭建小微企业征信与评估发布资源平台,并制定相应的失信惩罚举措,强化小微企业规范化管理并提升合法意识。另一方面,将工商、税务、司法部门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鼓励商业银行以及社会征信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进行全方面评估。基于此,借助政府部门的管理和认可,构建小微企业征信一体化档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小微企业征信信息的透明与共享。第三,提升中介机构考核评估的力度,进一步优化中介机构的市场运行机制,对发布虚假信息的金融机构予以惩罚。应当设定统一的信用评定标准,尽可能完善金融担保机构和商业银行构建长效的风险责任制度。在风险承担层面,商业银行与担保部门要明确其责任与义务,构建互联互通的交流资源平台,保障信用数据库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安全性,着力构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征信体系。
(二)強化对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
首先,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供应端,应当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需求,为其提供高效安全的金融供给服务,以及多元化金融产品工具。金融机构应当充分重视小微企业的发展状况,对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投放,并将其贷款需要纳入中期借贷便利的有效抵押物范畴。国家应当利用政策措施,促进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评估的供给侧改革,着力完善金融机构服务平台建设。同时,商业银行应当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金融贷款服务,并且深入小微企业开展调研工作,引导小微企业健全金融财务制度,提升自身信誉。
其次,国家应当建立小微企业的金融发展基金,促进发展前景广阔、信誉程度较高的小微企业快速发展。有效提升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有效减免小微企业的所得税。小微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国家政策应当对小微企业提供良性扶持,为小微企业的成长和进一步发展营造适宜的发展空间。
(三)完善小微企业内部管理
一方面,小微企业应当加强其内部管理,着力完善小微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以及信息透明程度,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制度体系,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给金融机构造成损失。不断完善小薇企业的制度建设,提升员工的金融理念,转变思维方式以顺应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积极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在满足市场稳定需求的基础上,优化小微企业的供给端输出,提升小微企业的造血功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微企业经济想要得到快速发展需要树立诚信意识。诚信经营是小微企业适应市场竞争关系的核心要素,也是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筹码,以及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小微企业必须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从根本上杜绝偷税漏税、非法经营、挪用资金的失信行为,从而提升小微企业的信誉和市场认可度。此外还要强化小微企业的品牌建设,与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共识,与其他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有效提升小微企业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胡美军.小微企业融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8(01):38-54.
[2]赫丛喜,李宣,尹丽元,沈涵博,胡可鑫.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小微企业融资探研[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1):27-31.
[3]王敏.小微企业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研究——基于山东、贵州、云南调研的思考[J].征信,2017,35(11):1-7.
[4]孙烁,李振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小微企业经济发展策略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