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新强
[摘 要]传统的诗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被动接受教学内容,无法形成独立的鉴赏能力。将微课引入诗歌教学中,能够起到激趣、启思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微课内容的选择、环节的设计等,探究如何巧用微课,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微课;诗歌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24-0012-02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但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几乎成了“丑小鸭”。微课的异军突起,让诗歌教学拓展了新的路径。
为什么诗歌教学地位如此尴尬?因为每年高考诗歌阅读题的得分率都较低,且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并不高。
为什么学生望“诗”兴叹?为什么课堂教学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因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且学生缺少走入诗的世界的人生体验。诗歌的解读无法“依葫芦画瓢”,如何整合碎片化的印象需要方法。语文教学内容多、课时紧,教师无法面面俱到。这其实就为微课的融入提供了契机。
微课的针对性强,便于精准“扶贫”。学生在学习微课的过程中能够暂停、反复观看,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揣摩,形成独立的体验和认知,逐步掌握诗歌学习的思路、技巧。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巧用微课,丰富学生的体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一、用语音开启诗歌之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始于口口相承。朗读是诗歌学习的关键一环。教师可以借助微课指导朗读,让学生可以更快地领悟朗读技巧。
1.在对比合作中学会朗读。没有对比,不知道问题。众多的诗歌朗读视频或音频中不乏名家作品,若照搬课堂,学习效果远不如师生“真人秀”,因为学生需要看得见、够得着的对比对象。教师可以把学生的朗读片段与名家的朗读范例一同放到微课中去展示,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体会诗歌的韵味、内涵。教师可以运用这样的微课,激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及尝试的热情,让学生能够从比较中看出差距,看到成长的空间。一些诗歌具有鲜明的特征,朗读时需要注意语气语调。例如,用前柔弱后刚烈的语气来朗读《氓》,则更能凸显女主人公的心声。对于一些基调轻松愉快的诗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使用“与名家接力”的方式合作完成朗读。不妨想象一下,这将会产生怎样奇巧的戏剧效果。
2.字幕提示下的自助朗读。每个人的阅读素养不同,有没有什么途径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呢?字幕提示下的自助朗读是一种结合字幕进行朗读的方式。学生能够通过自助朗读达到无师自通的效果。古代诗歌是可以配乐演唱的。唱歌时最难把握的是节奏。为什么人们在KTV时有唱歌的自信?因为在屏幕上会有演唱节奏的提示。如果教师能够在制作微课时适当添加有关诗歌朗读节奏的字幕,便能让学生在字幕的引导下,迅速掌握一首诗的朗读节奏。例如,《离骚》的篇幅较长,且文字艰深,学生朗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制作出有字幕提示的《〈离骚〉朗读指导》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这样,学生便能反复学习且学有所得。教师若能巧妙使用微课进行教学,便能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得到提高。
二、用重点分析引领文字之旅
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围绕选好的内容,除了可以设计重点知识解读环节之外,还可以设计案例分析、课外拓展延伸等环节,以更好地推动学生进行自学,并提高学生的自学效率。
1.深挖经典名句。每一个微课的时间、容量有限。在主题为“讲解重点内容”的微课中,教师应着重分析经典名句,因为抓住了名句就等于抓住了解读诗歌的关键点。重点突出的微课才有亮点,才能吸引眼球。例如,课文《琵琶行》的篇幅较长,其中的音乐描写部分很出彩,是课堂教学的重点。这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则很有可能过于关注音乐描写而忽视诗人的情感表达。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设计一个内容为讲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关键句的微课。首先厘清“同是”“沦落”背后的内容,逐层分析“我”与琵琶女各自的社会属性;其次通过简洁的连线图找出他们身上的相同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因为“同病”,所以惺惺相惜;最后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找到情感的宣泄口。音樂之美正是诗人情绪走向崩溃的诱因,所以诗人要把琵琶女的演奏写得如此动人。在微课中讲解经典词句,能够起到突出重点的作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2.用问题带动研讨。教师可以从不易消化的或易被忽视的知识点中寻找微课的内容。经典诗歌中的许多蕴含着深远意义的微小细节容易被忽视。课堂教学由于要突出重点,这些属于枝节的内容往往被一语带过。课堂“边角料”是微课的好材料。例如,《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作者为什么用“落木”而不用“落叶”,课堂上要解释清楚并不容易。但是其实有一篇文艺评论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木叶”发展为“落木”的原因。教师可以据此制作一个微课。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相关原因,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为了让学生了解叠词这一修辞手法,笔者制作了微课《声声慢》,抓住开篇“凄凄惨惨戚戚”的艺术效果做文章,引导学生探究叠词的运用效果。学习这样的微课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让学生找到读诗的方法和信心。
三、以画代文,深入诗境
古人常说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不妨用图文转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解读诗歌。教师通过图文转换的教学方式,可以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具体的图像,进而使诗歌更鲜活深刻地留在学生的脑海里。
1.以画代文。分析诗歌要从意象入手。意象包括“意”和“象”两部分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明确意象的“象”来探究意象的“意”。用图画诠释诗句,就是将诗歌中的“象”直观地展现出来。有了效果图做支撑,意象表达之“意”便不难看出,且诗歌的意境也能够建立起来。例如,在制作微课《雨霖铃》时,笔者将“杨柳岸,晓风残月”中的意象转换成图。其中的“杨柳岸”和“残月”直接用相关图片展现,“晓风”则用衣襟飘扬的图片表现。之后再用 “前夜欢聚”图与“今宵酒醒”图相比较。这样无须赘言,“伤别离”的意旨便凸显了出来。如果要使用“以画代文”的方式,教师则一定要注意选材构图须简洁明了,避免束缚学生的思想。当然,如果教师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在录制微课时即时作画,后期再进行编辑,录入旁白,便能使制作出的微课更吸引学生的关注。
2.看图说诗。阅读诗歌要学会删繁就简,学会补充诗歌空缺的内容。看图说诗,就是要把精练的诗句展开,把浓缩的诗情还原。这就相当于口述作文,把诗歌演绎成散文,让跳跃的诗情有所衔接,让原本简约的诗意丰富饱满起来。例如,笔者制作微课《锦瑟》的目的是解释清楚作者选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等四个典故的目的。但是,笔者在制作时发现,所选择的有关这四个典故的图片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学生只看图可能并不能完全理解作者的意图。笔者便在微课中添加了“画外音”。笔者站在全诗的高度上,从结句“此情可待成追忆”说明“情”在“此”(典故)中,进而阐述诗人心路历程。通过讲解,学生明确了这四个典故描述的情景是与诗人的心路历程相契合的。
从文字到图画,再从图画到文字,在教学中运用微课不仅能完成知识的传授,而且能实现学法指导,有助于拓展学生阅读诗歌的思路。
四、以“图”导思,体悟诗情
创作诗歌需要激情,赏析诗歌需要理智。诗歌的情感是集中的,語言是简略的。这就需要教师把高度凝练的内容进行归类,找出层级关系。教师可以借鉴写作中的结构提纲,或者文本阅读常用的思维导图,设计制作结构关系图并添加到微课中,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厘清诗歌表情达意的思路。这种添加了结构关系图的微课适用于叙事类诗歌的教学。例如,笔者将有关细节描写的层级关系图添加到了微课《大堰河,我的保姆》中,从而详细分析了细节描写对表达诗人情感的作用。诗中的第4节一口气用了8个排比句“在你……之后”,这八个排比句所展现的生活细节属于同一个层级,铺叙了大堰河的贫穷和勤劳,排比句之后的“抱我”是更高层级,表现大堰河对“我”无时无刻的关心。又如微课《沁园春·长沙》主要探讨了上下阕的关键字的作用。词中的“看”“忆”二字分别统摄写景与叙事部分的内容。笔者通过设置层级关系图,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与思考。
教师在构建微课中的思维导图时要注意简洁明了。每一个层级要选用单个词或词组进行归纳,层级数一般不超过三层;以金字塔形状或者网状构图。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学生能够把诗歌的思路框架找出来,进而更好地去理解文字中隐含的情感。
将微课融入教学的方式自由灵活。微课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的,其十分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是一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
微课选题小、切入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诗歌的意象突出,意境丰富,具有凝练、简约的特点。将微课引入诗歌教学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
诗歌鉴赏离不开想象与联想,有些教师担心在诗歌教学中引入微课会影响学生想象与联想能力的发挥。但笔者不这么认为。让学生学习那些能够把意象乃至意境直观地呈现出来的微课,并不会禁锢学生的想象力,反而是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立足点。从教学的角度看,感同身受,永远是诗歌鉴赏的最高境界。“共情”需要再现情境,还原历史的真相,而在教学中融入微课便能很好地做到这些,这也是微课介入诗歌教学的优势所在。
诗歌教学任重道远。教师要借助信息技术,不断尝试,以提高诗歌教学的有效性。“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相信有一天,学生能在诗歌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