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彩红
【摘要】数学开放题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解题技巧的锻炼,也能较好地对学生的思维予以训练,学生在知识体系和应用能力上都有一种大幅度的提升。在初中学段,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技巧的获得,以及数学能力与素养的锻炼十分有效,学生在该种教学模式中,无论是成绩还是水平都会上升一个台阶。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题 技巧教学
引言:初中学段,对学生开展开放解题教学,也有助于学生主动对学过的知识予以盘问,以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教师极力使用有效教学方法,将会给学生带来解题思路,反馈到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并且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教师巧妙的设计是引导学生走向更理想的学习境界的重要模式,也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
一、巩固数学基础知识
开放性解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因为需要具备充分的思维灵活度才可以突破考查内容。在这类题目中,一般会针对很多知识点进行集中考查,学生只有在基础知识足够扎实才能解决。教师应在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先从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出发,在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夯实后,再循序渐进地引进开放性题目的教学设置,这样学生往往会较为轻松掌握相关内容,也能准确解决相关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在学习函数问题时,教师先为学生讲清楚函数的理论问题,再进行对简单函数的讲解,先从一次函数开始,再讲到二次函数,之后再去讲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并且,时刻要把握学生对于基础函数问题的掌握情况,要作出相应考查和训练,才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也才便于后面的内容的渗透与讲解。学生从基础阶段到中难度阶段需要一个过程,在理解上也需循序渐进地过渡。当学生对函数的理解具有一定程度,能轻松应对基本性的问题时,教师才可逐步渗透与函数相关的其他知识要点,同时也针对能力拔高的题目设计上要有所涉及。
二、引导并鼓励学生具备一题多解的思维
开放题的教学,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激发学生的延展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具备知识应用的能力。当然,在讲解中需教师的积极引导,无论在理解上还是在意识上都能适应和具备该种思维模式。针对同一问题,教师只有激发学生的思维通路,让其主动想起与之联系密切的知识点,即有可能产生一题多解的解题模式。开放的解题思路渗透到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解题灵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然后进入开放的教学课堂,在解题能力和思维开拓方面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初中教材中的“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比较重要,学生在掌握程度上也容易混淆概念,在知识应用上不够积极。教师需在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的思路,因为该类题型证明方法具有弹性空间,有较多可能性,教师在思路引导上做到“一题多解”的教学形态,在具体解题中,一方面要激发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热情,一方面要从固定量的一题多解试题的练习中,让学生拥有相关思维,提升其解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消除数学学习及解题方面的心理压力,获得轻松学习数学的良好心态。
三、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知识系统
开放题的数学教学,教师应努力找到与生活相关的教学情境,采取学生更易理解的视角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积极构建科学的知识系统,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获得可喜的教学成效。在开放型的数学题目中,对于综合能力的考查是最普遍的现象,涉及到知识点势必较多,只有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知识后,才能以最佳的数学思维来解决相关问题。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难解的状况,教师不必第一时间给出答案,应带领学生回忆所涉及到的知识要点,可利用思维导图,引发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如此教学更容易让学生获得一种系统化的知识学习理念,逻辑思维将会更加清晰。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回忆和感受相关知识的同时,可促使学生的知识框架更加完善,形成科学体系,更利于灵活地应用知识点。
例如,在很多数学题中,“轴对称图形”与“图形全等”的知识通常共同出现。学生在解决相关问题时,需掌握两个模块的内容才可以得到正解,并能提高解题速度,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并主动进行复习与巩固这方面的内容。学生在解题实践中将对抽对称图形与全等图形的联系理解更为深刻,更利于后面的解题和知识学习。数学题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的考查,学生只有拥有了正确的思维,在认真的推理下,才能找到解题的便捷方式,更加容易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充分发挥个性化的解题思维。
结语:开放题引入数学教学课堂中,是由科目本身属性所决定的,但需在稳固的知識基础上才便于此思维的渗透和释放,教师在学生知识框架和体系建构上要下功夫,只有这方面的努力到位了,加以合理引导,学生自然会过渡到开放题的有效解决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是一种轻松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李亚红. 探讨初中数学开放题的解题技巧[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14, 000(001):25-25.
[2]张宏志. 初中数学开放性试题的解题策略研究[J]. 考试周刊, 2013, 00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