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在线教学正在加速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本文结合教学实际,针对在全网络教学模式准备与实施过程中,如何构建多维度的教学平台,优化交互性的教学策略等方面做了探讨和实践,其结论对基础理论的网络直播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网络教学;在线教学;信息化;教学平台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飞速。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中也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要求广大教师应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1]。
在“互联网+课程”思想的引领下,教学模式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借助于中国大学慕课等教学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与学模式,早已深耕各大校园多年,深受青年学生们的青睐。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线下教学的全面停止和完全网络教学的开展成为许多教师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在尝试传统的线上视频学习后发现,这些传统电子学习资源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而此时的网络直播教学恰恰因为其丰富的实时互动教学形式,成为各大院校师生新的共识。
1 构建多维度教学平台
现阶段,传统的在线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智慧学习网站及爱奇艺、腾讯视频等视频流媒体。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多媒体信息和互动交流的直播平台也层出不穷。因此,要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全程联动,完成网络教学,多维度的教学平台的构建非常必要。
1.1 精选网络直播平台
互联网线上软件资源丰富,各大主流教学直播和视频会议平台优劣不一,各有特色。有的平台可以发出公告、任务、考勤,有的支持视频互动实时录制,有的扁平式管理,主持人和参会人地位平等,有的学生端可以利用微信直接观看,无须安装APP,有的客户端延时低,视频流畅。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直播平台的功能是否相符来选取,此外,除了直播平台自身特点的因素,有时选课的学生人数,学生使用的电子设备,学生操作软件的信息化能力,是否可以随堂测试,使用平台是否有门槛等等,也往往会成为选用直播平台的重要因素。
1.2 活用在线考核系统
线上课程考核是检验网络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通过以课程目标为导向,测评学生在课后是否达到了课程所设定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目标。在使用线上考核系统时,一般可以按照线下课堂的考核形式进行,例如,一般的知识点测试、形成性测试可以通过直播平台随堂测试完成,而总结性测试就需要选择功能性较强的在线考核系统来完成。这类系统一般具备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能够自动进行客观题的批阅,并记录分数、通过率、考试时间,利用数据形成统计分析图表,全方位记录分析学生考试情况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并直观得到考察的结果。例如,系统中的试题错误率排行可以精准找到学生的弱项,以便课中查漏补缺。
1.3 巧用信息收集工具
课前的信息收集往往对于教师的备课工作帮助显著,区别于线下课堂教学,教师在线课程课前时间与学生交流有限,短时间无法收集学生的相关教学反馈,利用线上的问卷調查工具,合理设置相关的调查问卷,就可以很好的实现信息收集调查工作,为教师策略性、针对性备课提供相关依据,才能及时调整、优化在线课堂内容。
2 优化交互型的教学过程
完全网络教学除了需要构建多维型教学平台,还要依据网络教学交互型相对线下教学较弱的特点,进行教学过程的优化,也就是需要精心将教学设计的重点转移到深挖网络资源、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调整当中去。
2.1 把握知识容量,合理控制时间
对比网络教学,线下教学的面对面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实时的问答,容易获得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也相对流畅。特别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方便依据学生反馈情况把控知识传授进度,完成教学内容。然而,当网络直播教学失去了肢体语言交互的支撑,就难以把握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内容少了,学生吃不饱,课堂节奏慢,内容多了,学生消化不了,又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网络授课前必须精心裁剪网课的知识长度,充分模拟授课场景,明确哪些是重点,不好梳理就要浓墨重彩,哪些不是重点,通俗易懂就顺带轻描淡写,把握好了知识容量,学生能够轻松跟上节奏,就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2.2 顺应网课规律,更新授课方法
参与网络授课的学生端一般只能看到幻灯片和头像。如果学生关注屏幕听课,幻灯片画面不动,一般3~5分钟就会走神,若辅助幻灯片动画,大致能持续10~15分钟,因此需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找到持续关注的理由。比如,对于常识性、知识性多的内容,可以利用无声的弹幕展开讨论,不仅巩固了知识内容,还能提高学生在课堂的洞察力;对于理论型较强的内容,讲授之后可以通过flash动画、趣味短视频进一步解析;对于涉及现实生活的问题,可以通过随机抽点,各抒己见。通过多种方法的交叉运用可以较好地打开网络教学地生动局面。
2.3 善于察言观色,释放语言魅力
网络授课尽管做不到真正面对面,但也要学会察言观色,并且需要及时荣国语言的魅力调节氛围。比如此时弹幕变少了,学生大概率走神了,语言上应变化一下节奏,增加一些生活化趣味性的内容,或者增加一些轻音乐以活跃课堂气氛;当发现弹幕内容较多,反馈强烈时,就要在组织语言上加快节奏,增加知识密度,趁热打铁。当然,教师操控语言的能力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社会实践来锻炼。
3 结束语
疫情期间,完全网络教学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新考验和新挑战。本文结合作者教学实践,探讨了完全网络教学在准备与实施中相对通用的方法和步骤,对基础理论的网络直播教学具有一定帮助,尤其是为疫情过后线上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我国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新进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1(1):1-19.
作者简介
叶骏东(1990-),男,浙江衢州人;学历:硕士,现就职单位: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研究方向: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方法研究、嵌入式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