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更加关注教学活动与人们日常生产及生活场景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三个方面的探讨,分析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生活化
地理学科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对于所处环境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教学法的充分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对生活化材料和方法加以合理应用,值得我们深思。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化教学情境属于地理学科和生活之间相互沟通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关地理知识的素材加以提炼和处理,以此对教学情境进行构建,继而促进地理知识从陌生抽象转变为形象具体,拉近学生和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比如,在中国气温分布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小华同学住在海南,寒假想去住在吉林省的外婆家。大家想象一下,接下来小华需要做什么准备?(添加衣物)这是为什么呢?(冬季我国南北地区温差较大)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实现对地理知识的自然引入。随后,可以为学生再次创设情境:暑假期间,小华还想去外婆家玩,这次小华主动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对于这件事,大家怎样评价呢?(①聪明,在寒假时被冻怕了;②不应该带过多厚重的衣物,因为夏季全国各地气温普遍偏高。)
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或事物创设教学情境,将相关问题十分巧妙地设计在其中,不仅拉近了地理知识和生活间的联系,还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知識的欲望。在这一课结束之前,还可以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同样是住在海南的老王,想要自主创业,他想在海南开一家羽绒服店,大家觉得这个想法如何?
二、引入生活化活动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开展生活化教学,需要充分贴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与性格特征。生活由很多鲜活的动态画面所构成,因此生活化教学应该以类型多样的活动为载体,使静态化的地理知识转变成生动的场景。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因此要在生活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比如,引导学生利用橡皮泥、足球以及铁丝等材料手工制作地球仪,通过自主操作提高学生对于地球形状、经纬线及其性质等知识的理解。在关于省级行政区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制作省级区划拼图,并邀请学生走上讲台对各省情况进行评述。
生活化教学还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喜动不喜静的生理特征,可以设计某些类似于脑筋急转弯或者谜语的题目,在课堂中开展有奖竞猜活动。比如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有关谜语,比如大吵大闹(南宁)、太阳下山(山西)等。在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之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开动自己的脑筋进行创作,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拓展生活化教学空间
教学形式主要是为教学内容提供服务。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蕴含着地理知识,而学校之外的自然与社会便是开展地理教学最为优质的课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地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实现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汲取。
1.社会实践
教师可以对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加以利用,带领学生到野外开展实地考察活动,去田间地头了解我国农业发展,去工厂了解工业流程,去街头巷尾调查采访等。通过此种方式,使地理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生获得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
2.多媒体
针对某些较为抽象的地理现象,比如地壳运动、自转与公转、日食月食等,无法实现让学生对真实场景的观察。而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深入课堂,教师可以采取播放动画或视频等方式,将这些地理现象“挪到”教室中,同样可以为学生们带来身临其境的优质感受。
总而言之,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对生活化教学方法和素材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兴趣,还能优化其理解与识记效果,对于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韦国奖.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的生活化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79-180.
[2]张志慧.有效运用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资源[J].华夏教师,2019(7):79-80.
作者简介:周小芳(1983.9—),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