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君
摘 要:体育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强身健体、减轻学习负担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对学生而言,除了强身健体之外,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有很大的必要性。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培養学生的团队意识、个人毅力、品德发展等。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可以从体育教学上入手,培养学生坚毅的品行,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优秀的青少年学生。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德;中学体育;教学发展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有千年的历史积淀,其中涵盖的有劳动品格、爱心、爱国情怀、独立人格、世界观、功德等,涉及人类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但是在中学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需要遵循相关的原则,传统美德的渗透对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优势
1.体育教学的多样性有利于渗透中华传统美德
和别的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并没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涉及教育学、心理学、身体机能学、解剖学等,多种学科交叉性教学为体育教学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给体育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奠定了基础,同时中学的体育课中有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训练竞赛等,多种体育活动穿插下的教学可以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提供可能性。在形式上和内容上,体育教学的扩展性很大,可能性更多,如排球、轮滑等运动进入中学校园中,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意味着新的教学形式的出现,可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1]。
2.迎合学生心理优势
和别的学科相比,体育学科活动强度稍微大一点,不是理论化、教条化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体育学习的游戏、运动和玩耍正符合当代青年的心理特征,可以让学生忘记学习的压力,释放天性感受到快乐,这个过程有利于寓教于乐,这个时候采取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方式,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与之相关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更容易感受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让其发挥更重要的价值和作用[2]。
二、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1.培养深刻的家国情怀
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华大地风雨飘摇,劳苦大众被三座大山压迫,1949年之前参加的四次奥运会并没有中国人进入到总决赛。如今的中国已经强大。中国人民的荣誉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运动员在1984年奥运会上得到了第一枚金牌,在2008年,奥运会金牌数量为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东方雄狮,这一段历史深深影响着中国人民,对于民族兴旺发展、国家发达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竞技体育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很重要的警示作用。无数运动员为即将到来的冬奥会做准备,当无数健儿登上领奖台,国歌响起的时候运动员身披五星红旗高声演唱国歌的画面会唤起每一个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2.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精神
《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渗透拼搏精神和竞争精神,运动员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付出、不放弃、不断接受挑战以及超越自我,这种精神融合体育教学之后,让中华传统美德的培养与体育运动教学发展目标相吻合,在育人上达到了完全的统一。古人倡导自强不息和迎难而上的精神,比如在2017年天津全运会马拉松中,153号选手王刚红在距离终点700米的时候身体机能耗尽,仍旧坚持站起来到达终点,在她的身上完美体现了体育运动员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精神,这种学习对于当前中学生而言,需要去学习、去努力,不断超越自己,自强不息[3]。
3.宣扬中华传统美德
体育运动宣扬以“更高、更快、更强”的不断追求完美的体育精神,体育规则将运动员的行为进行合理规范,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国家法规和道德的相关行为,同样鼓励现在的人们积极惩恶扬善,宣扬正能量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中华传统美德还包括“仁义礼智信”“勤奋”“廉耻”等,宣扬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以拼搏为荣,以破坏规则为耻等,在中华传统美德的渗透过程中,培养中学生诚信的品格、求真务实、追求更完美的自己等,对于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在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此期间学生的情绪也最容易受到波动和影响,这个时期也是培养学生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时期。
参考文献:
[1]保芳笋.论体育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渗透[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27):97.
[2]金辉.中国传统武术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渗透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7(1):199-200.
[3]张诗雄.中国传统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启示:以茶文化为例[J].福建茶叶,2017(4):3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