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ICU感染菌群与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2020-08-14 03:38邹鑫蓓ZOUXinbei黄建芬HUANGJianfen孙丽珍SUNLizhen张丹如ZHANGDanru
医院管理论坛 2020年6期
关键词:病原菌病房菌群

□ 邹鑫蓓 ZOU Xin-bei 黄建芬 HUANG Jian-fen 孙丽珍 SUN Li-zhen 张丹如 ZHANG Dan-ru

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常出现不合理或者不规范现象,导致耐药菌群增加,尤其是儿童ICU病房感染的发生逐年提升,被国际传染病等领域所关注,ICU病房的感染会加重患儿病情,给患儿身心带来极大的伤害,更易引发脓毒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等[1-2]。为了进一步指导抗菌药物的应用,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体系,本研究选取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2842例患儿,分析儿童ICU病房感染菌群及影响因素,感染菌群的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感染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数据来源与方法

1.数据来源。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2842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基本情况和感染相关资料,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方法进行分析。2842例患儿中,ICU病房患儿843例,普通病房患儿1999例。

2.方法

2.1 标本采集与送检。与患儿家属沟通,了解患儿有无采血禁忌等,协助家属对患儿予以安抚,并告知家属配合事项等,从而顺利完成对患儿大便、静脉血、中段尿及痰液的采集工作。

2.2 病原体鉴定。选择北京天连和谐仪器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培养箱(型号:BACTAC 9240)培养病原体,设定培养温度为37℃,培养时间为48小时,分离优势菌株,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股份公司生产的BITEK-32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分析,选用北京泰林东方公司生产的西门子96系统进行真菌的分离与鉴定,由上海宝录生物公司提供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与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若任一项标本病原菌的培养分析显示为阳性则证实为感染。

3.观察项目。(1)儿童院内感染诊断标准[3]:①病原菌的培养呈阳性;②出现感染症状或体征;③影像学分析提示肺部或者其他部位发生感染;④血常规检查呈异常。(2)采用本研究自制的调查问卷分析患儿的各项临床资料,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有无应用激素、侵入性操作、发病季节等,由家属填写完成后统一回收,回收率为100%。

4.统计分析。收集资料数据并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对各项数据予以处理,住院时间、年龄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纳入多因素Logistic分析中,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情况。普通病房组,男1024例,女975例,平均年龄4.92±3.24岁;ICU病房组中,男429例,女414例,平均年龄4.85±3.04岁,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两组患儿感染菌群的构成情况。2842例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患儿共44例,感染率为1.55%,其中ICU病房感染率为2.02% (17/843),高于普通病房的1.35% (27/19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92,p<0.05)。经培养分离出病原菌共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3.64% (28/44),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占25.00% (11/44),主要为葡萄球菌与肠球菌;真菌占11.36% (5/44),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见表1。

表1 患儿感染菌群的构成情况

3.感染患儿的主要感染部位。ICU病房患儿的主要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普通病房患儿的主要感染部位以胃肠道以及上呼吸道为主。见表2。

表2 感染患儿的主要感染部位

4. ICU病房患儿感染的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年龄、住院时间、预防性使用激素或抗菌药、侵入性操作、春冬季节为ICU病房患儿院内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5. ICU病房患儿感染的多因素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预防性使用激素、预防性使用抗菌药、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以及春冬季节是ICU病房患儿的主要感染影响因素(p<0.05),见表4。

6. ICU儿童感染菌群的药敏检测分析。药敏检测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对氨曲南、复方新诺明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8.11%、7.93%、8.40%,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以及头孢曲松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73.62%及82.44%;葡萄球菌对妥布霉素、呋喃妥因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40%、1.60%及1.60%,而对舒巴坦的耐药率较高,为54.90%。

表3 ICU病房患儿院内感染的单因素分析(n=843)

表4 ICU病房患儿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讨论

近年,现代医学发展迅速且诸多学者已经发现院内感染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巨大,尤其是ICU病房感染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因此深入研究、总结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类型及感染影响因素,以其为依据,进而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对于降低ICU病房感染有重要意义[4-6]。

作为ICU病房的常见群体,儿童具有特殊性,其自身的免疫功能发育尚未完全,皮肤黏膜等组织的机械防御能力较低,因此ICU病房患儿更容易发生院内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很容易引发患儿各器官功能的严重损伤,甚至出现不可逆性伤害,影响患儿的预后恢复[7-8]。相关文献指出[9-11],ICU病房患儿相较于其他普通病房的易感因素更加复杂,病情更加严重,周围菌群复杂且免疫功能更低,感染的程度也更为严重。在本研究中,相较于普通病房的1.55%,ICU病房患儿的感染率达2.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对ICU病房患儿感染的预防要给予高度重视。

在本研究探析中,ICU病房患儿与普通病房患儿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要感染菌,这与近年来临床抗菌药物滥用以及耐药性增加有密切关系。对于ICU病房患儿,肠球菌感染为多见,其次为葡萄球菌,这是因为ICU病房患儿的病情重且免疫系统功能差,而普通病房以葡萄球菌为多见,其次为肠球菌,进一步说明病原菌的感染可能与不规范的侵入性操作及体表密切接触有一定关系。此外,研究结果显示,普通病房患儿出现了β-溶血链球菌感染,ICU病房患儿未出现该类型病菌,但仍旧不能忽视。有报道[12-13],β-溶血链球菌在近年出现率较高,因此要积极预防治疗。近年,真菌感染的发生也显著提升,主要以酵母菌常见,本研究结果显示ICU病房患儿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因此临床要提早关注并积极进行治疗。

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皮肤组织屏障机能弱,自身愈合能力差,尤其是ICU病房患儿,其自身及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均可能引发感染。(1)年龄:在本研究分析中,≤4岁的患儿容易发生感染,需要重点关注,尽量减少相关因素的影响,及早选择耐药性较低的药物,积极预防治疗。(2)住院时间:研究结果显示,住院时间>7天的患儿更容易发生感染,住院时间越长,患儿的病情越为严重,自身的抗病能力就越差,同时接触病原菌的几率也会增加,因此感染发生率较高,临床应积极治疗并缩短住院时间。(3)预防性使用激素或抗菌药:ICU病房患儿的病情较重、病原菌种类相对于普通病房更多,致病菌的毒性更强,因此更容易发生感染;同时ICU患儿自身环境不稳定,机体内未能形成有益菌群,过早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或者激素治疗,会导致患儿机体菌群的失衡,诱发内源性感染。此外激素也会强烈抑制免疫系统,进而增加患儿的易感性。(4)侵入性操作:任何侵入性操作均会增加黏膜血管损伤的风险,为病原菌的侵袭提供通道,增加了入侵的风险,尤其是ICU病房的低龄患儿,更应该注意侵入性操作的规范性,加强后期的防护。(5)发病季节因素:春冬季节的交替时节,气温的温差大,为病原菌提供了滋生的温床,繁殖能力较快,因此春冬季节是流行病高发期,发生感染的几率也相应增加,在ICU病房中要加强环境卫生、消毒等防护工作。

此外,通过药敏检测分析得出,革兰阴性菌对于氨苄西林、头孢唑啉以及头孢曲松等药物的耐药率相对高,而对于复方新诺明、氨曲南以及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葡萄球菌对于妥布霉素、呋喃妥因以及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低,说明ICU病房患儿在应用抗生素前需要予以药敏检测并依据耐药菌的分布情况以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药物及使用剂量,最大程度降低患儿的耐药性,进一步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14]。

综上所述,儿童ICU病房以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为主,在用药前应积极进行药敏检测,依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同时积极分析感染的影响因素,缩短住院时间、规范侵入性操作、谨慎使用抗菌药或激素等,这对于降低ICU病房患儿感染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病原菌病房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发酵桂闽引象草替代部分日粮对鸡肠道菌群的影响
功能性便秘患儿的肠道菌群分析及治疗干预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换病房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