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汉语教学语音课堂活动设计

2020-08-13 10:43张英姿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3期
关键词:声调对外汉语教学汉语

张英姿

【摘要】  声调是汉语语音的外显特征,具有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在国际汉语教学中,声调教学是语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汉语初级阶段教学的基础性内容。大多数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其发音普遍存在着“洋腔洋调”的声调偏误问题。本文以关于声调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为主要探讨内容,选择以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为教学对象,采用对歌这一我国民歌歌唱形式作为活动的主题,发挥音乐感知在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积极作用。

【關键词】  汉语 声调 对外汉语教学 课堂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3-163-02

声调作为汉语语音的外显特征,具有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声调教学一直在语音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既是基础性内容,又是重点和难点。对母语为非声调语言的汉语学习者来说,他们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发音普遍存在着“洋腔洋调”的声调偏误问题。英语作为主流语调语言,英语母语汉语学习者的声调习得具有代表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有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开展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怎样开展教学活动等等都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活动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先导,是指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语言交际场合及情境,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练习所学语言、用汉语进行交际并体验中国文化的教学优化方案。好的课堂活动设计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

本文以关于声调教学的课堂活动设计为主要探讨内容,选择以英语为母语的11-16岁的初级汉语水平学习者为活动对象,从汉语声调和音乐的密切关联入手,将音乐感知与声调教学相结合,采用对歌这一我国民歌歌唱形式作为活动主题。在分析学习者和活动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语音课堂活动设计,并对该教学设计进行评估反思。希望该设计为实现高质高效的声调教学目标提供助力,同时为国际汉语语音实践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参考。

一、活动设计的整体思路

1.活动设计原则

本部分的主要参考了刘珣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引论》中提出的关于国际汉语教育的语音教学原则,结合课堂活动设计进行论述。

1.1以模仿、练习为主,语音知识讲解为辅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模仿和练习,语音学习亦是如此。适当的语音知识讲解可以增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具有较好的教学辅助作用。本次课堂活动设计通过对具体情境“对歌会”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发音练习,训练他们在声调方面的辨别分析能力和听后模仿能力,教师仅提供少量且必要的讲解。

1.2声韵调结合教学,循序渐进

对汉语语音教学来说,声母、韵母和声调三者缺一不可。本设计有意识地将三者结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活动的背景是学生已经完成了声母和韵母的学习,正在进行声调的学习。活动过程中从单纯的声调练习,自然过渡到以声调为主的声韵调拼合练习,先是声调和韵母的结合,再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拼合,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原则。

1.3机械练习和趣味性活动相结合

在汉语初级教学阶段,针对基础性知识的机械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内化所学知识,为以后的进阶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但一味地进行机械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趣,进而影响学习兴趣和效率。本次活动设计的教学对象是11-16岁的青少年,考虑到他们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将机械练习和趣味性活动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

2.活动对象分析

本次活动的适用对象是11至16岁以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水平的学习者。

2.1活动对象的自然特征

从年龄上看,学习者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初步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理解并执行比较复杂的活动指令。就二语习得的关键期假说而言,大部分学生已经错过了学习汉语的关键期,所以在语音教学中应适当放低标准,不应以母语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2.2活动对象的母语影响

从活动对象的母语来看,英语属于典型的语调语言,英语中词的声调高低变化一般不会造成词义的改变。英汉语言类型的差异,使得英语母语学习者在汉语声调的学习中感到困难。他们容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产生声调偏误。

2.3活动对象的汉语水平及初级阶段教学要求

从活动对象的汉语水平上看,大多数学生处于汉语学习的初级水平,对汉语语音系统缺乏了解。按照《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大纲》的规定,语音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声母、韵母的发音和声调,语流中的变调基本正确;能够正确的拼写、标调并读出,正确率为90%以上。

3.活动内容分析

3.1活动新取向:音乐感知与汉语语音教学相结合

汉语是典型的声调语言。声调既具有区别词性、词义的重要作用,还具有旋律节奏美的鲜明特征。汉语声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齐武帝永明年间。古人借用音乐的五声音阶名“宫商角徵羽”来代指声调,可见汉语声调与音乐密切相关。20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民族音乐学奠基者杨荫浏先生在《语言音乐学初探》中提出汉语具有音乐性的特征,尤其是汉语音韵和句逗对音乐起着重要作用。本次活动设计,从汉语声调和音乐的密切关联入手,将音乐感知与声调教学相结合。如在活动预热阶段,将五度声调调型图与图示法相结合,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视觉上直观感受声调的调型特征和高低升降变化;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对歌会这一特殊的曲艺形式,让学生借助类似对唱的形式进行发音练习,充分发挥音乐感知对汉语语音教学的积极作用。

3.2活动新主题:关于“对歌”的历史溯源和相关信息

关于对歌的历史,据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六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诗经·齐风》中《鸡鸣》记录了前秦齐地夫妻对唱的民歌。《中华文化习俗辞典》写道:“对歌”是民间传说、娱乐歌唱形式。流行于全国各地、各民族,盛行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汉族采用对歌形式进行赛歌活动。节日和平时均可举行。一般为一男一女对唱,也有二男二女或集体对唱的。歌词为问答形式,由一方提问,另一方作答,所唱内容比较广泛,包括天文、地理、时令、历史、生产劳动、生活知识等。在壮、苗等少数民族中对歌分为蛮歌、盘歌、情歌等种類。蛮歌以斗智、叙理为主,盘歌以测试对方知识为要,情歌为青年男女倾吐爱慕之情而唱。某些地区在山间劳作中,亦行此风俗。[①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祁庆富,何长华,张才彬等本卷主编:《中华文化习俗辞典·文化习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版,第338页。]简单来说,对歌的基本形式是双方一问一答地歌唱;对歌的流传范围很广,流行于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对歌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等均可入歌。本次活动的名称为“声调对歌会”,采用的是对歌中双方问答迎合的基本形式,对唱的内容是声调与韵母的结合或声韵母拼合而成的音节,借助这一具有我国民俗文化象征的活动形式,让学生练习声调发音的同时感受具有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活动设计的具体内容

1.活动名称:声调对歌会

2.活动目标:

(1)考察学生对声调的掌握程度,能否准确记住并念出四个声调的发音。

(2)锻炼学生的听音、辨音和发音能力,提高声调发音的准确性。

(3)使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特有民间习俗“对歌”的基本形式和魅力。

3.活动对象:11至16岁初级汉语水平的英语母语者,已掌握拼音的基本知识。

4.活动材料:韵母和声韵母拼合卡片若干张、活动配套PPT一份、活动奖品若干份、活动配音一份。

5.活动时长:15-20分钟

6.活动步骤:

(1)活动预热

①复习巩固。教师带领学生快速回顾声母、韵母和声调。先点读提问考察学生个人掌握情况,然后让学生集体按顺序大声读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情况及时纠音。

【PPT展示已学的23个声母、39个韵母和4个声调】

②声调讲解。教师适当提到五度标记法,声音与音乐的关系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展示五度声调调型图,教师按照顺序依次教学,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在视觉上直观感受声调的调型特征和高低升降变化。

【PPT展示五度声调调型图】

(2)活动介绍与进行

①活动规则介绍。教师先简要说明活动规则,然后请一名同学配合示范,保证学生理解活动规则。本次对歌活动分AB两组进行,两组同学对面站立,每人手持一张卡片,两组成员根据手中卡片进行“对歌”。如A组第一名成员卡片是“ɑ”唱“ā”,B组第一名成员要用同样的声调唱出自己手中的卡片“ō”。然后,B组第二名先读,A组第二名接上,双方轮替进行直至最后一名。教师充当记分员。对歌成功记一分,对错或接错不扣分,每轮积分较多的一组将获得奖励。

【PPT展示活动基本信息】

②第一轮:“韵母对歌”。本轮使用韵母卡片,如“ɑ”、“ɑi”。本轮进行一次对歌。从A组第一名成员开始。

【PPT展示第一轮主题:韵母对歌】

②第二轮:“声韵母对歌”。本轮使用声韵母组合卡片,如“huɑ”。从B组第一位成员开始。

【PPT展示第二轮主题:声韵母对歌】

③第三轮:“变调对歌”。本轮继续使用声韵母组合卡片。对唱规则由模仿对歌人的声调改为主动变调。如A组第一名成员“唱”出手中卡片“huā”,B组第一名成员要用不同的声调唱出手中卡片“cǎo”。本轮进行两次对歌,第一次A组先开始,第二次B组先开始,积分取每组两次分数之和。

【PPT展示第三轮主题:变调对歌】

6.活动注意事项

①“对歌”过程中,对学生的反应速度、所用时间不做要求,强调声音洪亮、发音准确。教师仔细听学生的发音,注意及时纠音。

②当学生总人数为奇数AB两组相差一人时,教师充当任意小组第一人。

③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多使用不同的声调,尤其难度相对较大的三声。

④教师使用汉语教学,要口齿清晰、发音标准,语速适当放慢,口型相对夸张。

三、活动设计的教学评估

1.活动整体评价

从总体上看,本次语音课堂活动设计通过对歌形式的引入,将音乐与语音教学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活动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汉语水平和学习能力。活动目标的设置明确,活动内容照应所学知识,活动形式具有趣味性,为学生创设能够充分练习声调发音的有效情境。引入小组合作竞争机制,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活动规则较复杂,要求较高,实际操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活动规则可以简化或推广到其他教学中。

2.教师行为评价

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活动预热阶段教师负责知识回顾和声调讲解,活动进行阶段教师充当活动负责介绍者、主持者和记分员。教师讲解准确凝练,活动示范清晰易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欢乐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愉快。教师评价以激励为主,尽量避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活动遵循精讲多练原则,控制教学实践,确保充足的练习时间。通过活动,教师及时发现学生语音问题,及时纠音,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度。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对无法根据声调偏误与学生一对一反复纠音,只能课下进行。

3.学生行为评价

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的参与者。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积极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每名学生有四次“对唱”的机会,在听辨声调的同时保证输出,梳理巩固所学知识。“对歌会”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文化体验;活动采用积分奖励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重视程度。对性格内向或掌握水平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活动参与度和完成度可能出现问题,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多引导和鼓励。

综上所述,本次课堂活动设计合理利用音乐感知进行声调练习活动,不仅对老师来说行之有效,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但限于个人能力、理论基础和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不足,部分陈述存在局限性,活动细节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也是本次设计有待改进的地方。

[ 参  考  文  献 ]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仇鑫奕.外国人汉语发音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倪彦,王晓葵.英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语音难点分析[J].汉语学习.1992(2):47.

[4]沈晓楠.关于美国人学习汉语声调[J].世界汉语教学.1989(3):166.

[5]喻江.声调教学新教案[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3):80.

[6]张子游.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声调阴平、阳平、去声的教学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2.

[7]姜杨.针对韩国高中生的汉语零起点语音教学设计[D].沈阳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声调对外汉语教学汉语
声调歌
拼音宝宝扛声调
学汉语
拼音宝宝扛声调
单韵母扛声调
追剧宅女教汉语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汉语与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