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方合剂对大鼠乳腺增生形态学、病理学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0-08-13 11:18关会林
健康之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乳腺增生形态学病理学

关会林

【关键词】中药组方合剂;大鼠;乳腺增生;形态学;病理学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96-01

乳腺增生也被称作乳腺结构不良,是妇科极为常见的疾病,我国约50%的妇女患有乳腺增生,该病具体症状表现为患者发生单侧或双侧乳房有肿块并伴随疼痛,且跟随情绪、月经等波动而变化,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鉴于此,选择我院针对中药组方合剂对大鼠乳腺增生形态学、病理学作用及机制予以探究。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动物

选择2019年1月-2019年9月期间牡丹江医学院科研共享平台及和SPF级动物房为我院准备的大鼠(n=70)为研究对象,其大鼠均为Wistar雌性未孕,清洁级,体重量为(200.52±25.83)g。

1.2实验药物和试剂

中药组方合剂:没药、柴胡、川楝子等十五味中草药。

1.3方法

1.3.1模型建造

根据抛硬币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n=60)和空白组(n=12),其中实验组利用肌肉注射方式给予研究对象苯甲酸雌二醇,剂量为0.5mg/kg,每天1次,连续用药25天后,将其改为肌注黄体酮,剂量为5mg/kg,每天1次,连续用药5天;空白组肌注方式给予研究对象生理盐水,每只0.2mL,连续注射30d。

1.3.2用药方法

大鼠造模成功接受药物治疗,其中实验组按照用药方式分为五组,每组12只,分别为低剂量组,选择中药组方合剂,用药剂量为0.1/kg;中剂量组,选择中药组方合剂,用药剂量为0.2/kg;高剂量组,选择中药组方合剂,用药剂量为0.4/kg;乳疾灵组,选择乳疾灵,用药剂量为0.3/kg;模型组,选择生理盐水,用药剂量为10mL/kg;空白组选择生理盐水,用药剂量为10mL/kg。所有大鼠均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进行30天。

1.4观察指标

对比空白组血清激素水平,血清激素水平于末次给药后第二天,腹主动脉取血4-5ml,进行血清分离,离心参数为3500r·min-1,离心时间为15min,利用放射免疫法对其雌二醇(E2)、黄体酮(P)予以测定。

1.5数据分析

以SPSS22.0版本软件建模计算研究数据。计数型指标以n、%描述以及(x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x±s)描述以及(t)检验。P<0.05——证明试验指标差

异显著。

2 结果

空白组E2为(15.39±13.74)ng·L-1,P为(12.52±2.73)μg·L-1,模型组E2为(53.72±19.73)ng·L-1,P为(15.71±4.29)μg·L-1,乳疾灵组E2为(10.21±2.65)ng·L-1,P为(12.56±2.24)μg·L-1,低剂量组E2为(13.21±9.61)ng·L-1,P为(12.73±2.23)μg·L-1,中剂量组E2为(12.59±3.72)ng·L-1,P为(12.68±2.19)μg·L-1,高剂量组E2为(9.19±2.49)ng·L-1,P为(12.22±2.49)μg·L-1;其中,空白组数据明显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意义(t=5.4938,P=0.0000;t=2.1732,P=0.0408));其乳疾灵组数据低于模型组(t=7.5713,P=0.0000;t=2.2547,P=0.0344);低剂量组数据低于模型组(t=6.3944,P=0.0000;t=2.1351,P=0.0441);中剂量组数据低于模型组(t=7.0964,P=0.0000;t=2.1792,P=0.0403);高剂量组数据明显低于模型组(t=7.7568,P=0.0000;t=2.4373,P=0.0233),实验组中四组数据均优于模型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乳腺增生是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临床对乳腺增生的治疗与干预十分重视[2]。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与患者体内雌孕激素失调有关,而当其形成后,内部组织结构从正常形态逐渐可能发展为肿瘤,而中医将乳腺增生归类于“乳癖”范畴,认为该病是因情志失调、乳络受阻所致[3]。中药组方合剂中的没药具有活血行淤,止痛生肌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疏散退热以及升举阳气的效果;川楝子具有清肝降火、止痛驱虫等功效,其诸药合用能够疏肝通络、行气活血,对于调控乳腺增生和平衡内分泌激素水平具有良好的作用。本研究中,给予实验组和空白组大鼠不同药物,可知实验组中应用中药组方合剂高剂量的乳腺增生大鼠,相对于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以及乳疾灵组,其治疗效果最为显著,表明中药组方合剂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中药组方合剂对于改善乳腺增生病变情况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张浩玲,谭正怀.乳腺增生症动物模型研究现状述评[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32(03):204-207.

陈奎铭,王小平,袁瑗,王徐红.乳腺增生中成药应用现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6):2961-2964.

陈鸿韬,杨爽,叶合生,胡琦,杨粤军.疏肝补肾中药配方对肝肾组织受损的乳腺增生大鼠的療效[J].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2018,20(02):23-26.

猜你喜欢
乳腺增生形态学病理学
上皮样胶质母细胞瘤诊断与显微治疗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一种改进的分水岭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乳宁颗粒联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显微互动技术在《临床检验基础》形态学教学中的应用
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150例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PBL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