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观察

2016-08-11 22:04毕晶晶李娟张晶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乳腺增生中药疗效

毕晶晶+李娟+张晶

【摘要】 目的 探讨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行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6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患者进行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腺疾病常见类型, 在治疗中以预防为主, 没有明确治疗方法, 西医中主张采用激素治疗, 存在较多不良反应, 且疗效不明确, 易复发, 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但实际部分患者不愿口服, 还需要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低频治疗仪;中药;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29

本研究为分析探讨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行低频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 以乳房胀痛、胸胁胀满, 经前期加重等为主要表现。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80例。西医诊断符合中国医学会外科学会制定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符合2002年中国医学会制定中医辨证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20~50岁;②能够坚持治疗;③西医诊断符合中国医学会外科学会制定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④X线、超声检查符合乳腺病诊断标准;⑤符合中医辨证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标准, 乳房胀痛, 伴胸胁胀满, 善郁易怒, 失眠多梦, 舌质淡红, 苔白腻, 脉弦。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②不能按照规定治疗者;③年龄<20岁和>50岁;④妊娠期;⑤哺乳期;⑥合并心肝肾等严重衰竭;⑦恶性肿瘤晚期;⑧合并乳腺良性肿瘤者。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治疗:消乳散结胶囊[基本药物:柴胡(醋炙)、炒白勺、醋香附、玄参、昆布、瓜蒌、夏枯草、牡蛎、猫爪草、黄芩、丹参、土贝母、山慈姑、牡丹皮、当归、全蝎], 每次口服3粒, 3次/d。治疗组治疗:在对照组中药治疗基础上联合低频治疗仪治疗。打开低频治疗仪, 选择乳腺治疗通道, 耦合剂均匀涂在乳腺贴片上, 将乳腺贴片放置患者乳房, 绑带固定, 选择乳腺增生治疗模式, 分别调试输出功率, 以患者能适应为度。患者均治疗20 d。最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1. 3 疗效评定标准 分别在患者治疗前、治疗10 d后和治疗后20 d参照2002年中国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通过标准, 分析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变化, 改善率=治疗前后总积分改善/总积分×100%。改善率>90%为治愈, 改善率70%~90%为显效, 改善率30%~70%为好转, 改善率<30%为无效。总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对照组患者中, 22例患者治愈, 12例患者显效, 26例患者好转, 20例患者无效,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中, 36例患者治愈, 27例患者显效, 14例患者好转, 3例患者无效, 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情况。

3 讨论

乳腺是人类和乳房动物特有结构, 不同时期乳腺表现也不相同。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之一, 多见于20~50岁女性, 发病率在40%左右, 不少研究资料显示乳腺增生病患者乳腺癌风险比健康妇女高出2倍以上,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西医理论研究认为乳腺增生病是由内分泌失调、精神因素导致[1]。一般认为黄体分泌减少导致雌激素分泌增多是引起乳腺增生病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也有学者认为催乳素含量的升高也会引起乳腺增生病, 催乳素主要有垂体分泌, 促进乳房增生, 还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功能, 催乳素表达异常直接影响体内性激素代谢, 引发生理或病理作用。激素受体在乳腺增生病发病中也有重要作用, 一般认为任何引起神经、免疫等异常的因素都可能引起内分泌激素失衡, 进而引发乳腺增生病[2]。此外人生存的外部环境、人际关系等外界因素的变化, 也可能引起人体内环境的异常, 影响内分泌系统, 进而引发激素代谢异常, 出现乳腺增生病。

中医理论研究认为女子乳头属肝, 脾胃相连, 郁久伤肝, 肝气不舒, 不通则痛。《外科正宗》中提到忧郁伤肝, 导致经络痞涩, 《外证医案汇编》也有相同的观点, 认为肝脏郁结则为癖核, 气血瘀滞, 结聚乳房。乳腺增生病西医治疗主张采用激素制剂, 临床实践发现效果不佳, 而且复发率较高, 存在多种副作用[3]。国内乳腺增生病在治疗中通常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或者是中医治疗。治疗乳腺增生病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采用三苯氧胺间断给药或者是单纯中药治疗, 研究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 指出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纯中药或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 乳腺增生病为妇女乳腺疾病常见类型, 在治疗中以预防为主, 没有明确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中主张采用激素治疗, 存在较多副作用, 而且疗效不明确, 容易复发, 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但实际部分患者不愿口服, 还需要研究更好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蒋理靖. 逍遥丸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60例. 河南中医, 2014, 34(8):1607-1608.

[2] 肖洒, 刘丽芳, 丁玲, 等. 柴芍乳癖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50例临床观察. 湖南中医杂志, 2015, 31(5):58-60.

[3] 杨小红, 石岳. 消结膏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山西中医, 2014, 30(4):42-43.

[收稿日期:2016-03-10]

猜你喜欢
乳腺增生中药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乳宁颗粒联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150例分析
药物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