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寿伟
【关键词】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病原菌特点
【中图分类号】R6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06-01
后腹腔镜手术是临床中治疗泌尿外科疾病中常用的手术方式,随着微创手术的不断提升,该种腹腔镜手术方式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手术伤口小,手术恢复的也很快。后腹腔镜手术中主要操作部位是在腹膜后腔部位,包含肾上腺和肾脏,手术过程虽然切口非常小,但是最难控制的是患者出血或者脂肪切除残留,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患者手术恢复。为了更进一步的说明上述问题,笔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形式,对于后腹腔镜手术做进一步的分析,针对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住院并进行后腹腔镜手术后感染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80例患者中,患者平均年龄为27-86岁(51.03±6.2)岁。其中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手术前体温为36.1℃-37.2℃,平均手术前体温为(36.4±2.3)℃;在80例患者中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为28例,肾囊肿切除术为33例,肾部切除术为19例。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手术种类以及患病种类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
40例患者纳入标准:医学诊断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患者临床依从性好;患者家属知情并同意手术
1.3排除标准
排除标准:患者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自我意识不清晰;患者存在血液系统有严重疾病;患者存在肝部以及肾部疾病。
1.4方法
在40例患者中,实施手术为:腺肿瘤切除术为8例,肾囊肿切除术为23例,肾部切除术为9例。患者手术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侧卧位并朝上,实施常规消毒以后,从患者腋中不中线髂嵴上2厘米位置行弧形小切口,切口长度约为1.5厘米,将皮肤以及筋膜切开,在腹膜间隙内传入10毫米的穿刺套针管,出现落空感收取出针蕊,将套管镜置入,并观察,看到黄色脂肪组织蠕动后说明穿刺陈工。后腹腔间隙内置入带水囊肾筋膜扩张管,见到此种状况需要缓慢注水约300~1200毫升,保留3分钟后,开始制备腹膜后间隙的相关操作,操作完成后将水囊取出,放置腹腔镜观察镜,建立CO2气腹后维持适当压力。检查后腹腔无脏器、腹膜受损、操作孔及穿刺点无出血后,肋缘下腋前线及腋后线取孔置入10、5毫米套管针,穿刺点依次放入相应操作器械,手术中维持观察镜事业清晰,依据患者病灶情况分别进行手术切除,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或者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1.5患者感染判断依据
手术完成后,进行术后护理。判断患者出现腹膜感染的依据为: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体温高于38℃;出现腹痛或者腹部反跳痛,部分患者存在包块抵触疼痛;存在腹水,患者白细胞高,多形白细胞比例为大于50%;穿刺抽取患者腹水进行病原菌培养,并进行病原菌分离。
1.6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的时间,后腹膜腔感染因素。病毒做统计学分析。
2.1患者出现病原菌感染分布情况
在本次病菌培养中,80例患者,并检测出分离出病原菌合计83株,革兰阳性菌58株。革兰阴性菌19株,真菌为6株,测试出革兰阳性菌58株(63.9%),其中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菌32株(38.6%)、金黄色葡萄菌21株(25.3%)、肠球菌3株(3.6%)、链球菌2株(1.6%),测试出革兰阴性菌19株(22.9%)相对比较少,其中大肠埃希菌8株(9.6%)、肺炎克雷伯菌6株(7.2%)、铜绿假单胞菌3株(3.6%)以及阴沟肠杆菌分2株(2.4%)。真菌检测出的比例最少为6株(7.2%)。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
2.2患者手术情况分析
在所研究的患者中,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手术的出血量、引流时间具体见表2.
表2 手术其他情况
患者手术中均无需输血、无肠管,无脾脏以及肝脏出现损伤。
2.3患者手术接入性操作
手术过程中,实施接入性操作包括止血、切除脂肪、引流。在选却的80例感染的患者中。46例患者存在止血不到位情况,22例患者出现切除脂肪存在残留的状况,12例患者纯在引流管不畅通的情况。从操作上看,上述内容应该为本次感染出现的主要因素。对患者实施缝线拆除后清理陈旧积血,充分引流,置入负压引流器和抗生素联合冲洗治疗,目前80例感染患者已经全部治愈出院,并无严重其他急症,也感染引发死亡病例。
后腹腔镜手术主要应用于肾部疾病的治疗,肾脏和肾上腺位置都位于腹膜后腔部位,传统的手术方式中,腹腔途径进行手术的距离也比较远,手术的操作也比较困难,患者预后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腹膜后间隙进行手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上述手术中出现的问题,也成为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泌尿外科手术的重要方式。手术通过对腹膜的后腔实施手术,手术的切口比较下,患者的损伤也比较小,同样减少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但是,由于操作或者存在介入的内容比较到,从根本上杜绝感染的出现是很难的。在手术过程中,空气或者所使用的器械都有可能存在病原菌,直接进入了患者的体内,导致患者出现腹膜腔感染的现象。在本研究中80例患者出现的感染中,在笔者所选取的是时间段中,所占的比例为8.36%。感染的概率比较高,虽然操作都按照无菌原则实施的,针对感染者抽取腹水进行培养,检验出病原菌合计83株,革兰阳性菌58株。革兰阴性菌19株,真菌为6株,测试出革兰阳性菌58株(63.9%),其中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菌32株(38.6%)、金黄色葡萄菌21株(25.3%)、腸球菌3株(3.6%)、链球菌2株(1.6%),测试出革兰阴性菌19株(22.9%)相对比较少,其中大肠埃希菌8株(9.6%)、肺炎克雷伯菌6株(7.2%)、铜绿假单胞菌3株(3.6%)以及阴沟肠杆菌分2株(2.4%)。真菌检测出的比例最少为6株(7.2%),说明患者存在多种感染的因素,不能单一的由于某项操作导致感染,经过分析笔者将感染的因素归结为止血不到位、引流管不畅通、脂肪切除不到位,但是不能作为全部原因,还需要与其他的因素结合,做进一步分析,才能确定。针对上述感染状况可以使用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氯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等进行抗感染资料。另外,由于革兰阴性菌数量相对少,在抗菌使用中,可以使用氯霉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等作为抗菌药物,都可以作为抗抗菌药物进行消炎治疗。
患者进过抗菌药物治疗后,抗菌能力有所提升,病原菌有所抑制,患者的感染状况得到治疗。在本次治疗中,很多操作速度非常快,分离组织也很小,对腹腔的干扰也比较小。后腹腔手术空间扩大,水囊的置入患者头侧,注入气体网站撑开腹膜组织,水囊置入患者头侧,注入气体撑开腹膜后组织,所以手术很容易导致腹膜出现感染,影响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综合产生的不良因素主要表现为止血不到位、引流不畅通、脂肪切除不到位。在后腹膜一次性扩张,存在对腹膜间隙的扩张,为了避免扩张导致大量出血,所以在腰背部位小切口,但是由于行动比较慢,导致切口过大,也会引起皮下水肿。腹腔镜手术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出血,应用超声刀分离组织,比较方面,但是手术需彻底止血,需要做好进一步控制。切除脂肪组织也需要做好处理,才能避免感染的出现。
就本研究而言,后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后发生后腹膜腔感染主要因素为止血工作未到位、切除脂肪存留和引流管引流不畅等,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做好相关预防措施,同时依据患者病原菌培养情况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
参考文献
傅维琴,梁文卿.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优质护理[J].健康必读,2019,(35):98,106.
杨娟玲.疼痛护理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4):125-126.
卢琪,陆明雅.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针对性护理[J].饮食保健,2019,6(37):128-129.
李小华.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泌尿外科老年患者后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家庭医药,2019,(11):349.
孙莉,郎燕,李敬宜,等.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后患者疼痛的针对性护理效果分析[J].
饮食保健,2019,6(38):136.
王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9,(4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