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勇
摘要:早晨是学生读书的黄金时间,抓好早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本文从创设良好氛围、明确早读目标、变换早读形式、丰富早读内容、加强朗读训练这五个方面,简要阐述提高小学语文早读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早读;效率;五法
早读是语文、英语等语言学科学习的一个重要阵地,是课堂必不可少的延伸与补充。早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积累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读背诵能力。然而,从日常的观察来看,我们的语文早读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许多时候只流于形式,很多学生课堂上滥竽充数,开口而不出声,有的甚至闲谈,做小动作,这样的早读效率肯定是不高的。针对笔者所在校早读课存在的问题,结合实践,笔者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有效提高语文早读课的效率。
创设良好氛围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良好的环境氛围对提高早读的效果有很大帮助。注重教室环境文化的创设,张贴一些有关勤奋读书的标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制作有关读书的板报、海报等等。保持教室的清洁卫生,营造优雅、宁静的读书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才会舒心、轻松地去读书。有了良好的环境氛围,还需要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氛围,也就是培养学生早读兴趣和自觉读书的内驱动力。教师要经常跟学生讲读书的好处,特别是大声朗读的好处。讲一些历代名人勤奋讀书的例子、积累有关读书好处的名言警句等来激发学生的早读兴趣和内在动力。
明确早读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明确的学习目标能促进学生奋发进取,进而产生为实现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力量。所以,教师必须要在学生读之前先确立本节早读课要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不然的话学生就没有压力,读几遍课文就草草了事,早读的实际效用就不大。因此,每天的语文早读课笔者都让科代表提前板书早读内容与任务,提醒学生早读须完成的目标。当然目标要适当,不能定得过高,要让大多数学生体验到那种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成就感,增强学生读书的信心。
变换早读形式
以往的早读的形式较为单一,多是以齐读或自由朗读这两种形式进行。笔者曾在班上做了一份关于学生对现行早读课看法的问卷调查,结果选“喜欢”的占全班人数的33.3%,选“不太喜欢”的占41.7%,选“极不喜欢”的占15%,选“无所谓”的占10%。这些数据显示了学生对这种单调的早读形式感到厌倦、乏味。其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课文内容以及体裁的不同,从组织形式或阅读层级等方面适当改变早读的形式,融入领读、小组读、比赛读、分角色读、配乐朗诵等形式。实践证明,风格各异的早读课,给学生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能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也必然能提高早读的效果。
丰富早读内容
语文学科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可供朗读的东西丰富多样,而且早读课不同于阅读教学,它是课堂知识巩固和延伸的重要环节,教师可利用一定时间安排其他早读内容,而不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的内容。例如,当前学校正在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笔者就将传统文化经典教材充实到早读的内容中去,以丰富学生早读的内容,润泽学生未来的人生。《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推荐的一至六年级75篇优秀诗词背诵篇目也进入了语文早读课堂。学生的美文佳作也在早读课上以朗读的形式得以展示。学生读得东西多了,而且经常轮换,就会有新鲜感,早读的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掌握一些朗读的技巧和方法。所以,笔者结合课标要求以及每学期课本编排的培养训练目标,利用早读课教给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如提出基本要求:语音规范,语气自然,语言流畅,做到“七不”,(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丢字、不颠倒、不重复、不中断、不拖腔),语义明晰,态势得体等。为达到基本要求在朗读技巧上进行相应的指导,如朗读中停连、重音、节奏、语调、语速的指导。学生掌握了朗读的方法与技巧,早读课中更容易披文入情,整体感悟,促进学生更深刻、更透彻地理解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既是学生感悟理解文本的有效手段,又是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新认识早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早读习惯,提高早读课堂效率。让琅琅书声奏响清晨第一声号角,让早读为语文教学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任晓琴.早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4(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莫村镇古有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