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目标设置启示

2020-08-13 07:19孔祥雪
卷宗 2020年17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中小学

摘 要: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中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教育基础中,基层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就目前来说,无论是课程设置、教学效果、目标完成度等都远远不够。本文将从我国基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目标设置、目标内容与教学方向这几个方面,联系《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第一章,浅析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简单谈谈作者的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目标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只关注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现代化的要求。在1997年4月,國家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明确规定在初中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与教育,内容包括:正确看待自己、磨练心理品质等,课时安排为一个内容4学时。教材选用主要是各省自编,没有统一教材。虽然目前各级学校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重点从课程管理与目标设置方面来探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1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管理

首先,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来说,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总目标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应惠及全体学生,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向心理素质、心理品质、健全人格的培养和潜能开发。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个性心理以及自我等方面所具有的基本特质和品质;心理过程即认知、情绪情感、意志活动。其优化和发展可视作潜能开发。个性心理(即人格)包括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发展特征,其优化发展可视为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细化来说,我们需要为全体学生制定发展性目标,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针对部分或个别学生,可以制定调试性目标,这些学生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针对他们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 基层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设置

我们在制定这些课程目标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课程目标的制定并不是为了要让教师做出怎样的行动,重点在于要让学生的行为模式发生显著的改变。”(《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因此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我们应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变成教学的主体,加强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来说,这门课程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相比较学科教育所注重的成绩、技能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习惯、情绪、品质、社交情况、认知能力、心理问题等,这就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目标是要与普通学科教学区分开来的。

泰勒在此书中提到了很多观点,我认为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要注重对学习者校外生活的研究”。其一,心理健康在作为一门课程的时候,能否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就是要在课余时间观察学生获得印证。我们必须了解到学生平时在课余生活时本来是怎样的,他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和调试的地方,我们应当指引他们向什么地方前进;其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正式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只有对学生的校外生活有了充足的了解,我们才能够有效的实施家校联动,更好的达到课程目标。

第二点我认为非常关键的就是: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我们要更加注重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置一般是基于保健与防范,以及授予认识调节手段与交往技能。那么,这个目标如何具体化,就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设置的一个难点。要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情况来设置课程目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通常来说,我们对于社会所广泛认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是有一个相对来说的标准与模范的,我们的课程目标就是帮助学生们减少他们与常模之间的差异。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信息的发达传播,孩子们受到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元化,这就导致了每个孩子的心理都成熟的越来越快。我们身为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以有利于选择学习经验和指导教学的形式陈述目标。”同时,目标要足够具体化,能明确陈述出要让学生发生何种改变,从而引发教师如何做的思考。在社会信息如此庞杂的今天,学生的心理健康更要从小抓起,设置特定的课程目标,帮助学生防范心理疾病,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普及专业知识,实现更好的自我。

最后,我们还应当熟练运用各种专业技能,制定课程目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完善知识。例如利用遗忘曲线制定复习目标,利用复述法制定背诵目标等,课程结束后,我们还要验证该目标是否达到、效果如何、多少学生可以达到、达到了多少等等,只有足够具体足够细致,学校课程目标才能起到与时俱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朝.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设计[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6,14:21-23.

[2]林斗秀,杨丽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15:134-135.

[3]雷巧丽.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8,19:166-167.

[4]夏江东.基本矛盾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设计例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9:35-37.

[5]吴际,罗伟.基于生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93-96.

作者简介

孔祥雪(1996-),女,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中小学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新说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