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彧
[摘 要]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通过在词汇语法系统中的选择积极地建构现实。课题组从话语建构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专有语词“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如何影响东北区域形象构建的,从语言学的视角推动形成有关新东北形象的话语体系,启示相关机构、媒体等话语发声者积极建构有利于东北振兴的“新东北形象”的话语体系。
[关键词] 话语建构;区域形象;及物性;小句
[基金项目] 201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话语建构论视阈下的“东北形象”建构研究(L17BYY016)
[作者简介] 张 彧(1973—),女,辽宁沈阳人,英语语言硕士,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话语研究。
[中图分类号] H0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105-03 [收稿日期] 2020-06-15
一、引言
话语建构论认为,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通过在词汇语法系统中的选择积极地建构现实。话语具有表征现实经验的功能,但现实经验中的各种范畴和关系并不是自然“赋予”的结果。话语并不总是被动地反映现实经验,而是以词汇语法为动力主动地建构各种范畴和关系。话语建构论(discursive constructionism)是在社会建构论、批评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话语分析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话语不是被动地反映现实,而是通过在词汇语法系统中的选择积极地建构现实[1]。话语作为语言的使用,是一种行为,不同的话语建构的是不同的世界。语言使用者通过在语言系统中的选择进行话语建构,不同的语言选择所产生的建构效应不同,最终将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推动实践的实现。
基于话语建构论的话语研究对象多种多样,比较集中的如身份建构、关系建构、知识建构、价值观建构、地区或国家形象建构等。
在诸多形象建构的话语研究中有关国家形象的研究屡见不鲜。国家形象的建构离不开地区形象的建构。我国幅员辽阔,地域特点鲜明,但是有关地区形象建构的话语分析研究少之又少。相比东北农村形象研究,东北城市形象研究更少之又少。對外埠人来说,对东北的最大印象也许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名号。刘岩(2016)《“锈带”城市的生命政治与微时代的老/穷人》探讨了东北工业城市的社会在互联网新媒体以某种青年文化表象迅猛发展的微时代“锈带”城市的老/穷人的边缘性困境等[2]。颜秉鑫(2015)在其研究中的部分章节关注了东北工人积极形象在电视剧中的塑造[3]。
本文从话语建构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专有名词“老工业基地”是如何在话语层面建构东北区域形象的。东北地区要摆脱传统的落后形象,勇于从多年沉积下来的刻板形象破茧而出,发展出与当代东北振兴发展相一致的清新、健康的新东北形象。
二、研究框架
(一)总体分析框架
本课题通过研究话语建构论视阈下话语构建了怎样的东北形象,目标在于从语言学的视角推动形成有关新东北形象的话语体系,启示人们在社会的交往中应有怎样的言语行为,从而积极地促进有利于振兴发展的社会观念、认知和行为的发生,激发实现东北振兴的热情和行动力。
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话语建构论为指导,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理论为分析框架对含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小句进行分析。
及物性是语言元功能中的概念功能的核心,是表达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通过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的构型来建构经验世界。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即动作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动作过程是及物性系统中最主要的过程类型之一,可分为物质动作过程和社会动作过程。动作过程小句涉及参与者角色,包括施事、受事、创造物、范围、方式等。心理过程描述的是人们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是人脑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心理过程主要涉及感受者(senser)和现象(phenomenon)两个参与者。关系过程反映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等生理活动的过程。交流过程指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交换的经验过程,涉及交流方、交流内容和交流对象等参与者。存在过程表达“某处存在、出现某人或某物或某人或某物消失”。本研究目前先选取有关建构“东北形象”的专有语词“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分析对象,依据及物性理论,分析含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话语是怎样、如何建构东北形象的。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及物性分析
从语言学角度,官方话语是官方机构或官方人物在官方场合使用表达官方意愿的语言[4]。首先,基于官方话语语料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及物性小句进行细读式分析,重点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担的功能角色以及所在小句的及物性过程类别。
笔者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检索词在知网上的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搜到刊载在官媒的有关文件148篇,从《大连日报》《吉林日报》《黑龙江日报》《长春日报》《沈阳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改革报》等官媒筛选出47篇,时间跨度从2008年4月19日到2017年11月25日。经过整理,共得到含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小句168句。见各种及物性过程类别列表。
“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指代东北三省地域。以《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为例。在其引言部分,集中出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一词,共出现在十个小句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其中六个小句中,充当定语成分,在另四个小句中充当参与者。从及物性角度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受事参与者,其施事者不出现,充当过程成分的动词为“推进”“深化”“加快”“促进”“支持”“加强”“助力”等。在这些不断重复、反复出现的语句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已经固化为被动的受事者形象。上述动词具有“在一定基础上继续进行”的含义,而“老工业基地”的叫法延续至今,与这些表示动态延续的词汇形成矛盾而鲜明的对比,十分不利于“东北形象”的构建与改善。除了充当受事者,“东北老工业基地”还常作为定语成分出现在名词词组中,诸如“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老工业基地振兴行动计划”等。这种修饰语多年来一直被沿用,在经年累月的战略与计划的话语中,“老工业基地”即使已经取得一些振兴成就,在官方话语中仍旧被赋予“老工业基地”的标签,“老”字始终挥之不去,这在话语层面就构建了一种刻板的固定不变的“东北形象”。
在上表中,动作过程小句占比近四分之三,说明在这些涉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官方话语中,以描述东北地区的动态发展为主。这些动作过程可分为体现实体性动作的过程和反映社会领域经验的社会动作过程。例如“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坚持以推进全面振兴、建设具有独特优势和竞争力的增长极为目标”“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动作过程小句中,“东北老工业基地”充当施事者,建构起主动承担者的形象,但是由于动作过程实际是由人或组织实施,而“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抽象名詞,在实际的语义中并没有明确指出实施者,因而使得动作过程过于抽象和模糊,未能很好体现东北人民做事的决心。
关系过程小句占比16.67%,例如“东北,我国著名老工业基地”,在此句中,“老工业基地”充当了“属性”成分。这样的关系过程小句构建了东北地区的属性是老工业基地。
总之,在对168个有关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类小句进行了考查之后,我们可以归纳如下:动作过程和关系过程是构建现实世界的两个主要过程。无论在动作过程小句里,还是在关系过程小句里,“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熟词”已经非常频繁地出现在官方文件里,充当施事者、被施事者、环境成分、载体、属性等,构建了一个固化了的东北形象——老工业基地。
其次,从报纸、微信公众号等收集有关东北报道的语料,进行及物性分析。选取影响较为深远的东北都市报《辽沈晚报》《沈阳晚报》中关于东北的报道59篇,各种含有“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小句共计221个,进行统计列表(见表2)。
随机拣选各类过程小句如下:
例句1:当边缘化国营工厂在市场化改革中陷入困境,东北开始地方化。(动作过程)
例句2:1983—2013年三十年间春晚语言类节目中口音和人物形象,发现其中东北口音使用最多,且扮演最多的就是农民和都市工人角色。(动作过程)
例句3:东北地区的商业文明在最近几十年来确实不够发达。(关系过程)
例句4:他指出:要充分认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价值,在改造老工业基地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产业历史与产业遗迹。(交流过程)
例句5:东北曾被称作共和国长子,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工业化的地区,东北曾是我们的骄傲。(关系过程)
从表2可以看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动作过程,其次是关系过程。大量的动作过程小句体现了东北地区一直以来受全国关注,国家也屡次出台政策振兴东北,东北人民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推动东北的发展。关系过程反映的是两个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关系过程小句一般有两个参与者,即“某物被看作‘是另一物”。换句话说,某种关系在两个互相独立的实体之间建立起来[5]。例句6中,“共和国长子”“我们的骄傲”成为东北地区的属性。“乡土气息”“传统”“落后”“重工业基地”“东北民俗”“黑土地文化”是关系过程小句中常出现的属性,体现了话语塑造的东北形象仍然是刻板僵化的非现代化的东北形象。由于是媒体话语,交流过程小句占比也比较显著。报纸媒体语料中的交流过程通常用于给与信息,或提议某种行为。例如“他们一致认为:报告中提到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为吉林石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被构建为一个施动者形象,但是仍旧脱离不开“老”的形象定义,动词“加快调整和改造”与“老”字形成文字的刻板用法,互相映衬,构建出行动缓慢的施动者形象。
三、结语
有关东北的专有语词“东北老工业基地”经过时间沉淀,固化的了东北形象。从历史话语走出来到当代,专有语词建构了曾经的区域形象,又在当代话语中将形象强化。从话语建构论的角度看,无论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施政理念还是作为普通东北民众的热切向往和奋斗目标,东北振兴需要颠覆传统的“东北形象”,经历话语建构的过程。东北形象的构建应该包含指向美好未来的话语建构力量。德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恩斯特·布洛赫指出“期待、希望、向往,走向尚未实现的可能性的意向,不仅是人的意识的根本标志,而且当它们被正确地理解和把握,也是客观实在内部的一个决定性因素”[6]。我们应该思考,在建构新东北形象的话语中,类似“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这样带有浓重历史发展痕迹的话语是否还应该混用于指向美好未来的话语建构过程。
随着东北新一轮振兴与发展的全面铺开,东北的发展重新受到重视。在东北除了农村、工业行业外,还有很多新行业、新领域可以很好地体现“东北形象”。东北的都市、大学校园、机器人发展、新兴农业发展等都有其东北的特色,而有关这些方面的话语表征及建构十分稀少。
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官方话语、媒体话语思考如何发挥话语创造性地建构方式,利用固有结构之外的语词改变原有构建东北形象的话语结构,推动形成有关东北的新话语体系,发展与时俱进的东北精神文化,形成吸引人才、吸引资金、吸引技术的强大“磁场”,带动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苗兴伟.未来话语:中国梦的话语建构[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1):24-28.
[2]刘岩.“锈带”城市的生命政治与微时代的老/穷人——沈阳作为方法[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5):69-77.
[3]颜秉鑫.电视剧中的东北区域形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5]何伟.汉语功能语义分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
[6]金元浦.“中国梦”的文化源流与时代内涵[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7):4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