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
摘 要 凉山彝族地区的职教培训扶贫存在着参训人员覆盖面较低、校企与校地联动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不强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则主要源于思想认识不足、贫困人口自身接受能力有待提升、职教培训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有效协同不够等。基于此,探究提升职教培训扶贫工作效果的策略,以巩固脱贫致富成果,实现凉山彝族地区的短期脱贫和长远发展双重目标。
关键词 职教培训;脱贫攻坚;现状与对策;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5.078
教育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扶智的基础作用,对于阻断贫困的代际传播具有长远价值。在具体的教育扶贫工作中,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重要的扶贫力量,应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需求的人口为重点,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帮扶贫困人群掌握一技之长,依靠技能实现就业创业,带动稳定脱贫[1]。目前,在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脱贫攻坚实践中,以对口帮扶高职院校为扶贫主力,以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为重点的帮扶工作取得了大幅进展和较大成绩,但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在未来工作中加以解决和克服。
1 凉山彝族地区职教培训扶贫现状
过去,受限于教育条件与教育资金,彝区成年人平均受教育时间不足6年。近年来,随着凉山州精准扶贫进入最后攻坚阶段,四川省内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凉山彝族地区的对口职教培训力度,无论是大龄生学业补偿培训班、专业技术短期突击培训,还是打开外部世界的普通话培训,都取得了大幅进展,在个别地区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正面效应。但是,当前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也面临着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
1.1 职教培训覆盖面相对较窄
在凉山彝族地区的职教培训中,一些高职院校虽然积极与当地政府进行职教培训的组织实施对接工作,但是,受制于交通不便、经费不足、场地设备等因素,很多想参加培训的当地农民没有得到满足。另外,由于部分贫困户无法听懂和理解职教培训的基本内容,当地乡镇干部往往也会将培训名额重点倾斜给具备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彝族同胞,也客观上导致了资源分布的不均。
1.2 部分培训中反映出校企、校地联动不足问题
校地联动、校企合作能有效解决职教培训中内容设计、培训方法与当地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提高培训成效。但是,从当前职教培训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的培训存在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普遍适用缺乏因地制宜、重视培训数量轻视培训质量等问题,导致一些参训人员对知识的消化理解不够,对培训内容掌握和应用不足。
1.3 职教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能力仍有待提高
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开展职教培训,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农业人口中适龄人群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技能素质,鼓励农村就业人口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以摆脱经济困境。但从接受了职教培训群体的反馈来看,大部分人認为参加职教培训对于找工作有一定帮助,但绝大部分人在培训后却没有实现稳定就业或创业。由此可见,职教培训在凉山彝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带动能力仍显不足,有待提升。
2 职教培训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原因分析
2.1 思想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待提升
部分高职院校在职教培训扶贫工作中,对职教培训本身的重大意义和战略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多是为了完成对口帮扶工作年度考核对培训次数的要求。因此,在职教培训扶贫中,少部分高职院校缺乏与当地政府的充分沟通,缺少对当地产业发展现状和参训人员学习需求、接受能力的充分调研,进而导致培训学习效果不佳,难以真正促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2.2 凉山彝族地区的教育基础薄弱,参训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接受能力较差
培养出一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才能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2]。但是,凉山彝族地区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便、投入不足等原因,整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发展相对缓慢,很多适龄就业人员在语言交流、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对于职业教育培训带来的新技术、新知识、新理念的接受有一定难度,甚至由于普通话水平较低,部分参训人员都无法真正听懂培训内容,更无法成功走出大山、实现就业。
2.3 职教培训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有效协同不足,难以实现价值最大化
高职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涉及的参与者众多,不同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如果机制体制不畅通,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就会降低[3]。1)职教培训扶贫与思想扶贫的协同力度不足。职教培训中过于重视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而对其积极进取思想观念的激发不够,导致一些参训农民对将技能培训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缺乏基本认知和动力,很多培训知识也在参训后束之高阁。2)职教培训扶贫与产业扶贫的协同力度不足。职业院校往往具备特定的行业办学背景,遇到自身不太熟悉的领域则往往难以实现有效培训帮扶,如商务类职业院校无法开展农业技能培训,难以与产业发展进行同频共振,发挥培训作用。3)职教培训扶贫与就业扶贫的协同力度不足。负责对口支援凉山彝族地区脱贫攻坚的职业院校往往位于凉山州以外,他们的校企合作单位、实践实训基地等也难以为职教扶贫提供场地和人员帮助。
3 职教培训扶贫工作现存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了切实有效地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在凉山彝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作用,必须针对当前脱贫攻坚中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
3.1 转变培训者与培训对象的思想观念,提高对职教培训的重视程度
为了切实提高职教培训扶贫工作质量,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其有效作用,需要职教培训的提供者——高职院校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上重视职业教育对当地贫困户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进而在行动上改进工作质量。例如,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为定点扶贫地区设计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教培训内容。对于职教培训对象——贫困户,也要从内心深处理解和认同职教培训对自己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用,彻底抛弃“等、靠、要”的思想,自觉接受持续的技术帮扶和指导,用勤劳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梦想。
3.2 丰富职教培训内容体系,因地制宜创新职教培训扶贫模式与载体
凉山彝族地区属于深度贫困地区,贫困发生率较高,且致贫因素各不相同,参与职教培训的高职院校必须立足当地实际,精准识别当地彝族同胞的致贫原因和农业技术、就业创业、语言交流等培训需求,做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高职院校要和当地政府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开展相關职业资格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下岗职工培训、军队转业人员培训和普通话培训等。在职教培训中,高职院校还应该创新培训方法和载体,做到培训数量与质量并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切实提高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让职教培训内容真正转化为就业创业技能、农业致富技能,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其重要价值。
3.3 加强职教培训扶贫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之间的联动合作
职教培训扶贫重在技能扶贫,但是无论是农业技能,还是务工技能,最终都要通过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与就业市场中的劳动创造兑现其扶贫功能和价值意义。因此,高职院校要主动帮助贫困群众寻找和对接产业发展和就业扶贫通道,提高职教培训质量。一方面,与产业和就业市场对接职教培训,提高参训贫困户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贫困户的学习质量,培养出产业发展和就业市场、企业需要的合格劳务人员;另一方面,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突出特点,要强调知行合一、工学结合的实践取向[4]。职教培训需要充分加强职教培训与当地企业之间的联动合作,由企业提出自己需要的人才标准,与职业院校共同制定培训方案、内容等,并为培训实践练习环节提供设备与场所,而职业院校则为企业的“未来员工”提供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培训,在此基础上有效实现贫困户、高职院校、企业的合作共赢。
3.4 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职教培训与跟踪机制,巩固脱贫致富成果
随着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脱贫攻坚工作也将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对于凉山彝族地区的贫困户来说,他们仍然需要持续的职教培训,以保证技术和知识的更新换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高职院校也需要持续跟踪、观察接受过职教培训的参训者,更科学地评估前期培训效果,便于改进自身服务社会的职教培训能力。因此,构建常态化、制度化的职教培训与跟踪机制对于参训者和培训者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发布《关于办好深度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J].大视野,2019(6):6-7.
[2] 何燕,张平,陈艳琼.助力脱贫攻坚凉山农技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园艺,2019(20):225.
[3] 秦中应.高职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优势与实施对策[J].职教论坛,2019(1):42-47.
[4] 王路路,李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政策实效与路径开拓[J].当代职业教育,2020(2):23-30.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