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 袁明煜
摘 要:本文旨在对我国城乡之间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进行阐述,探索了我国城乡学校体育平均化发展的差异,延伸了“协”与“调”的城乡师生权利与机会均等、“协”与“调”的整体化要求、解析了“协”与“调”的城乡师生权利与机会均等等方面的讨论,解析了体育场地器材、体育师资队伍、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实施方面的相关问题,构建了优策引资,强化城乡体育机制发展、树立协调发展规划,创建新模式、打造城乡学校体育共同体和体育资源体系等方面的相关决策,从而树立基本城乡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框架结构,完善和提高我国城乡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体系标准。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学校体育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20)06(c)-0201-03
Research o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hool Sport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GAO Zeng1 YUAN Mingyu2*
(1.Faculty of Sport Science and Coaching, Universiti Pendidikan Sultan Idris, Tanjong Malim, Malaysia, 35900;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a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China,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qualiz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in China, and extend the equal and equal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of urban and rur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une", analyzed the discussions on the rights and opportunities of urban and rural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association" and "tune," and analyzed the related asp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dium equipment, sports teachers,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Problems, constructing excellent policies to attract investment,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ports mechanisms, establish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lans, creating new models, creating urban and rural school sports communities and sports resource systems, and other related decisions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structure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school sports Improve and improve the system standard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urban and rural schools in China.
Key Wor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chool Sport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社会公平的基础表现是教育公平,这已经成为我国城乡之间学校教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手段。我国教育的组成包含了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亦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公平原则和协调发展在于我国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其内涵与本质隶属协调发展关系,协调发展的每一个基础层面都涵盖了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区域、城乡均衡的基础则是校际均衡的协调发展,而学校层面是学校体育均衡发展评价的基本层面。就上述理论研究而言,我国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发展,这使得学校体育在城乡之间教育的发展研究尚不均衡。本文旨在对我国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基本阐述,探索学校体育平均化发展的差异,根据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情况解析,树立基本的框架结构,构建我国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评价体系标准和对策。
1 城乡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和延伸
1.1 “城”与“乡”的“内”与“涵”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学校体育存在于不同系统,“城”与“乡”的区别在于城市化与乡村化的差异。在此提出“城乡”一词旨在两者相协调并融合发展于“一体化”,强调“城”与“乡”的结合发展,“内”与“涵”则是倡导城市、乡村共同协调学校体育促发展的理念与思想。两者在于互相促进、相互适应、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过程和状态。“城”与“乡”两者任何一方变化和发展均会产生一定前提的阻碍,“内”与“涵”两者任何一方的创造和发展均会产生彼此优厚条件,使之过去的失调现状进行缓解和纠正。
1.2 “协”与“调”的“延”与“伸”
1.2.1 “协”与“调”的整体化要求
对于我国城市和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构建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呈现了孤立、不同步、割裂、缺少联系的发展局面,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一定能够程度上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学校体育发展,但新模式呈现的不平衡又充分抑制了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新模式的介入随着时间的逐流将会呈现出一系列的矛盾,从中抑制和阻碍了我国城乡整体的学校体育发展。教育的组成元素——“文化”,增加文化时代的步伐,贯彻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发展,把各元素整体融合为一,将学校体育发展融合为一个整体,从多维度视角进行整体观发展问题,优化双向互动、优化配置的问题,例如哲学主义(即马克思主义)。
1.2.2 “协”与“调”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发展
呈现的平均化发展模式是单一的、狭隘的且呆板的一种发展模式,主要影响了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城乡以及校际的差距,绝非均等化。在大环境政策的引导下,城市和农村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群体,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也存在差距,同一城市不同学校,其学校体育状况不尽相同,使得不同区域城乡之间学校体育的差距,这也使得城乡学校体育的差距与差异性存在不同区域、同一城市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多样与差异,可以定期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尽量抛出和避免城乡学校体育的单一模式,从而促进城乡之间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
1.2.3 “协”与“调”的城乡师生权利与机会均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学校的作用就是保障学生学校基本的身体健康,使學生能够有保障的学习和锻炼。这是赋予学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权利和法律保障,这就不得不促使城乡之间学校体育之间快速的协调发展,将学校和政府以及教育部门充分保障学生体育锻炼的基本权利和机会,适当进行资源倾斜,在资源配置、经费投入上给予一定的补偿,加大学校老师与学校行政部门的说服力。
2 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解析
2.1 体育场地器材
保障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和基础场地与器材则是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多少或面积大小,此乃重中之重。在当前,我国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存在问题较小,基本上能够满足学校基本的体育课程的教学与运用,而我国学校体育软件设施存在问题现对较大,尤其是农村地区学校体育设施的基本保障,这已经成为影响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农村地区的学校体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体育设备老化等现象的存在,因此,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仍然难以满足学生基本的体育锻炼需求。
2.2 体育师资队伍
体育师资队伍是影响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体育教师职称。从我国整体上看,学校体育教师的职称缺乏科学性,主要表现在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重点学科倾斜培养,在高校中,这种现象也存在,尤其是在乡村的中小学,对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和突出,地方偏远,对人才的吸引程度较低,这导致了我国学校体育再次培训或培训或二次培训的机会与其他主要学科机会少,对于科研课题的申请难度就会加大。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教育程度、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水平和科研能力,尤其是从整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教师学历状况,城市的学校体育教师比乡村的学校体育教师学历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呈现出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均衡。
2.3 体育课与课外活动的实施
学校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与组织形式体现了体育教师对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的技术水平和课程设计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开外活动的兴趣程度。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应是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身体锻炼,对学生体育基本技能和的掌握,指导学生学习体育基本理论和身体健康知识,促进学校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国家各部门开设更多的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完善国家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积极按照国家学校体育课程标准执行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创新和发展多样性教学方法,在我国农村地区还仍然存在开课率和未执行国家学校体育课程标准的情况发生,这反映出我国乡村地区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课外活动时间满足不了基本的国家学校体育要求和标准。对于课外活动,则是对体育课上的身体锻炼的一种延伸,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体育活动或体育锻炼或体育课程兴趣的进一步培养和有效手段,增加指导方法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行机制,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运行效率,从而促使我国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和执行力度。
3 我国城乡学校体育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对策
3.1 优策引资,强化城乡体育机制发展
优良的政府决策将会促使我国城乡体育的协调发展,这是一种自上而下落实和实施的过程,而落实与实施的效率决定了城乡之间体育机制发展的速度快慢。因此,应积极引导和宣传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体育从业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与发展,使得城乡之间共同协调发展,加强我国城乡之间体育机构或者团体与政府之间的协调发展意识,建立和完善先存在的城乡之间体育的发展机制,以政策为主导,自上而下地进行实施和引导发展机制和运作机制,借助社会力量和市场的广阔性,培育和发展良好的积极作用和市场的良性循环,突破体育市场的竞争环境,培育优良的社会力量和市场发展,通过政府引进发印发相关社会团体或民间资本投资的相关文件或政策,从而使得政府能够给予大力度上的政策支持,对相关社会团体或民间资本进行政策扶植,根据实地勘察情况进行研发新的理念和观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相关的之策制定,合理有效的建设互利共赢的投资市场,开展城乡体育共赢的合理分配与体育场地建设,开展特色地区的体育文化活动和活动方案设计,提高和发展城乡之间区域重点的共同体育建设或项目,增加城乡之间学校体育教育的活力与动力。
3.2 树立协调发展規划,创建新模式
引进高端人才,根据城乡之间学校体育状况依附政府部门进行签发和组建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相关的高等人才,制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协同促进当地体育设施、企业、产业的共同发展,以不同视角、不同角度、不同位置对城乡学校体育进行合理规划,突破原有的单一模式的学校体育发展,立足城乡多元发展模式和多维度的治理的角度,以“健康中国2030”为基本的发展导向发展城乡学校体育目前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统筹发展不同方向、不同方面、不同目标和任务的长期发展纲要,打造城乡之间学校体育的配套政策和设施,有利于发展城乡社会团体组织、体育场地、人才配备等多个体育方面的体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3.3 打造城乡学校体育共同体和体育资源体系
充分利用和解读国家学生体质监测信息,每时每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开展城乡学校体育之间的基本数据库并存档,建立相关体育健康综合数据库,构成城乡一体化学校体育统一平台建设,将共享体育资源体系,合力打造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的新形象。依据不同地区特色与形象之间存在的风俗习惯与锻炼习惯,增加和开展相关学校体育传统特色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依托地域优势,发展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有政府牵头设立相关学校体育的特色健身地点,培养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力量和科学锻炼指导人员,从而进一步衡量我国城乡之间学校体育活动效果与发展势态。
参考文献
[1] 孙茂君,黄黎,朱海燕.首都城乡学校体育发展一体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2,16(3):45-51.
[2] 李宝松.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下探讨临沂市城乡初级中学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D].首都体育学院,2013.
[3] 徐振波.从共生理论看城乡学校体育的协调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2):100-102.
[4] 魏冰,李庶鸿.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3):99-103.
[5] 张敏.山东省临沂市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
[6] 蓝国彬.城乡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9, 30(5):56-59.
[7] 蒋为.重庆市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8] 魏冰,李庶鸿.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3):99-103.
[9] 张晓林.论学校体育中的强制与自由——由学校“强制体育”引发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
(12):78-83.
[10]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
[11]裴德海.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J].理论建设,2008(1):11-15.
[12]卢元镇.体育人文社会科学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魏冰,李庶鸿.城乡之间学校体育协调发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0,31(3):99-103.
[14]张敏,郑家鲲.城乡公共体育服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与路径研究[J].体育科技,2013,34(3):1-5.
[15]骆秉全,兰馨,李开颖.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2):20-27.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EB/OL].http://www.sport.gov.cn/fa-gui/fg001.htm.